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技术研究

2021-10-29 09:16
四川水泥 2021年9期
关键词:软基施工现场路基

汪 胜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8)

0 引言

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利好背景下,我国公路工程项目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不论是建设的历程还是与之相关的技术都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但由于我国不同城市地区具有不同的地质条件,在建设公路时出现了很多软土地基,其具有压缩性高、透水性小以及强度低等特点,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需进行特殊设计,这样才能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从而满足交通运输的实际需求。

1 案例概况

平潭综合实验区环岛公路(金井湾大桥及接线工程)A10合同段为平潭环岛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平潭综合实验区西南部,主线起点位于娘宫码头南侧,与环岛路娘宫互通主线衔接;路线终点位于安海澳山体边缘台地,与环岛路安海澳段顺接。本次设计范围为如意路至安海澳段,施工图纸设计文件桩号范围K+413.9~K4+620,全长3.206m。

2 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概述及特点

2.1 软基概述

软基即软土地基,具体指的是土壤中含有大量水分,使得土壤的强度和硬度变低,最终导致土壤松散的现象,在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大困难。也正是由于软土地基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公路路基路面的抗变性[1]。另外,由于软基的承载能力和抗压能力远远低于正常条件下的土壤,所以又会面临沉降、碎裂等现实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影响了路基路面的质量,还给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埋下巨大安全隐患。为了合理避免这一问题,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和掌握路基路面的特征,并结合本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处理技术,以此提升路基路面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对我国公路行业领域的长足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2 软基特点

在公路路基路面设计工作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其中,软基隶属自然因素的范畴,由于其具有压缩性高、透水性小以及强度低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路的施工难度,特别给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为了保证路基路面的质量,作为设计人员在工程项目开始建设之前,要严格按照软基的特点展开设计工作,并理性面对软基问题。除此之外,设计人员应结合工程项目所在区域内的地质、地形条件,帮助施工企业选择出既经济又可行的处理技术,从根本上保证路基路面的质量[2]。

3 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现状

3.1 软基设计问题未能得到高度重视

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环境、施工条件相对其他工程项目,各个施工节点比较复杂,其地形地质条件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其中很多影响因素都会给本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其中软基作为一种最常见的因素,如果软基设计问题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将导致路基路面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就目前的公路施工企业与设计人员的配置来说,对于软基的问题尚未形成一个专业的处理部门,这也是软基设计问题未能得到高度重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3.2 软基的处理技术不够科学与合理

虽然我国目前的路基路面软基处理技术可以为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多种方案,但在软基处理技术的选择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1)施工企业在面对不同软基时难以正确划分,在选择软基处理技术时通常选择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方法,使得软基处理技术难以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相符合;(2)施工企业与设计单位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加之设计人员对施工现场勘察不够全面,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缺乏针对性,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工程项目的质量也难以得到根本保证。如果软基处理技术不够科学与合理,或者不能以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作为支撑,软基处理效果则差强人意。

3.3 软基处理技术人员自身水平低下

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技术离不开设计人员的参与,相应的也对软基处理技术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更需要设计人员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明确软基现状。由于一部分设计人员自身水平低下,设计方案偏差现象层出不穷,影响软基处理效果,导致软基工程项目质量不达标。

3.4 对施工现场的勘察不够仔细认真

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技术需要建立在完善的施工现场勘察基础上,针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的软基选择不同的施工技术。但是,在某些时候设计人员直接抄袭之前的设计方案,对于工程项目实际的地质情况以及相关资料信息搜集不积极,十分容易导致设计方案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出现偏差。

4 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技术

4.1 回填土软基处理

对于当前的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的软基处理技术,为了充分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效果,必须根据软基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技术,在整个软基处理工作中,首先解决回填土软基处理,具体施工步骤如下:(1)将软基区域中的软土全部挖出,通过晾晒或者换填的方法处理挖出的软土,再通过分层填筑的方法作回填处理;(2)在回填处理工作完毕之后,使用压路机进行压实,使路基路面的平整度满足本工程项目的施工标准;(3)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合理把控压路机压实遍数,保证回填土的压实效果;(4)按照设计图纸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只有材料达标,路基路面的强度才能达到预期标准。

4.2 砂垫层软基处理

在本工程项目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处理技术工作中,含水量大和路基结构薄弱的软基是一大难点,设计人员结合含水量和路基结构的特点,灵活运用砂垫层软基处理技术。将沙垫层铺设在软基上方,结合软基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铺设层数,在砂垫层的影响下,软基的结构强度得到不断提升,这对于降低软基中的含水量也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

4.3 表层排水软基处理

在具体的路基路面软基处理过程中,为了保证软基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结合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表层排水技术,降低软基中的排水量[3],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选择性质稳定的添加剂加入软基土壤中,提升软基强度,在运用表层排水软基处理技术之后,不仅可以增强回填土的稳定度,而且进一步提升了软基的压缩性能;(2)对于路基路面出现的软基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使用一些抗拉性能强的材料以提高路基路面的稳定性。灵活运用表层排水技术,可以大幅提升公路路基路面的支撑力,提高其自身的承载能力;(3)地基表层的软基来说,设计人员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路基路面进行合理设计,这样施工人员才能根据施工设计方案选择合理的表层排水技术。

4.4 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在本工程项目的路基路面设计工作中,深层水泥搅拌桩软基处理技术是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项核心技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利用主机上的悬挂吊锤调整水泥搅拌桩的垂直度,使其最大限度满足工程项目建设要求;(2)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健全与完善的监督管理措施,通过定期检查的方式全面检查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特别注意严格把控水泥的用量;(3)严格控制水泥搅拌的配合比,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设定水泥的配合比。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流程图

5 软基的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

5.1 加大对石灰原料的处理

石灰是现阶段公路工程项目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原材料,在使用石灰的过程中,保证石灰得到充分的消解,如果消解程度不能满足标准,一旦遭遇雨雪天气,路基路面就会出现严重的膨胀现象,进而给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造成深远影响。同时,由于石灰比较容易受潮,因此在存储过程中,一方面做好相应的防潮处理工作,另一方面合理控制石灰中的含水量,含水量是影响公路路基路面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石灰中的含水量较高,会降低工程项目的使用性能。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即使是施工现场的温度很高或者是路基路面完全处于干燥的状态下,石灰内部的含水量依然很高,会对软基处理的质量带来巨大影响,为此必须加大对石灰原料的处理力度。

5.2 深化路基路面设计质量

在本工程项目的路基路面设计中的软基处理工作中,设计人员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自身业务素质与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息息相关。为了实现预期设计效果,在充分了解施工现场软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组织和开展设计工作[4]。注意在整个设计工作中,如果工程项目所在区域内有河流或者护坡,设计人员还应综合考虑路基路面的稳定性问题,并加大对路基中含水量的检测;如果在对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中发现部分地质条件无法满足施工标准,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以此避免和减少路基路面不均匀问题,保证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5.3 贯彻落实安全监管内容

在面对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问题时,除了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之外,还应贯彻落实安全监管内容。作为安全监管工作人员,要敢于承担自身的责任,从多个方面和多个角度对软基处理技术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5]。另外,为了使安全监管内容落到实处,监督与管理路基路面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等方面的内容,减少和降低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保证本工程项目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经常会遇到软基,影响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必须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技术予以解决。在未来时期内,施工企业还应更进一步加大对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处理的研究力度,为行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软基施工现场路基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市政工程中软基的处理方法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筑方法
公路路基沉陷的处理技术
路桥过渡段软基施工技术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