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八大以来 历次党代会农村思想的相关论述

2021-10-29 03:04杜鹏丽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党代会中国共产党

杜鹏丽

摘 要:党代会是中国共产党总结过去工作经验与展望未来发展方向的大会。党代会关于农村思想的相关论述体现了党对农村工作发展方向的总体把握。总结中共八大以来历次党代会关于农村思想的论述,发现历次党代会文本中农村工作发展贯穿着一条主线、一个重点、一个改革和一个转变。

关键词:党代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

一、发展历程

70多年来,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对中国农村产生了深远影响。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发展更关系到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回顾中共八大以来历次党代会报告文本,农村问题都被放在重要位置。

中共八大以来,历次党代会关于农村思想的论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八大到十一大(未提及农村问题)

八大报告将农业问题单独分出,提出关于农业发展的第二个五年计划,这是对农业工作作出的安排与部署,并提及相关农村工作。八大召开时,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农业被作为社会主义改造的重点。八大正确分析了土地革命及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极大作用,认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农村土地革命及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之上。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依靠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是该阶段农村工作发展的重点。

九大、十大放弃经济建设发展,转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大提出“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仍是将农业发展放在报告中,未提及农村工作。该时期忽视经济发展,农村及农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缓慢。十一大报告与十大报告基本一致,将农业发展作为重要工作全面推进。

总的来说,此时期虽然未提及农村工作,但农业发展就是该时期主要的农村工作,此时党的农村政策以人民公社的集体经济体制为主,农业生产合作社是该阶段农村工作发展的重点。

(二)十二大到十五大(关注点主要是农村经济工作及农村改革)

从十二大开始提及农村工作,十二大、十三大更多的关注点仍然在农村的经济工作。十二大开始提到农村工作,主要关注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提出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可以看到农业发展问题仍是十二大报告比较关注的问题,报告中还提及该时期农村计划生育问题以及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

十三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深化农村改革,强调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善是整个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十四大时,农村工作重点是改革,尤其是农村经济体制(经营体制、价格体制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造,强调农业发展是农村振兴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报告中开始关注经济工作以外的方面,即农村的政治工作,十四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农村基层党建的问题。

十五大报告仍强调农业发展,认为必须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到20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在报告中第一次提出。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党的农村工作将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机制改革作为重点,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为基础,强调深化农村改革,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完善农村发展。

(三)十六大到十九大(将“三农”问题放在一起,更多关注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注意农村的协调发展)

进入21世纪,党对农村工作的关注更趋全面,除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外,农村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逐渐被提到报告中。十六大将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放在党的农村工作的重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十六大报告还提出了农村社会保障、基层政治、农村教育及基层党建的相关问题。

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农业、农村、农民放在一起提出,此后十八大、十九大报告都将“三农”问题放在报告的重要位置,十九大报告更是首次提出农村生态问题,成为党的农村工作的又一重点。

该时期,农村发展滞后于城市。此阶段党的农村工作的重点是:促进农村发展、经济振兴,缩小城乡差距,完善农村的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工作,加大惠农力度,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

二、发展特点

八大到十九大,党代会关于农村工作的思想在不断发展与完善,党的农村工作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一条主线:农村现代化(目标)

始终将实现农村现代化作为党的历次党代会农村工作的发展目标。八大到十九大都着力促进农村发展,虽然直到十九大报告才明确提及将实现农村现代化作为发展目标,但其本质都是为实现农村现代化夯实基础,致力于实现农村现代化。

(二)一个重点:始终将农村工作放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

农村是社会主义建设不可忽视的地方,中国共产党历来非常重视农村问题,重视农民,保护农民的利益,始终将农村工作放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发展农村经济,颁布并实施各项农村政策,注重农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八大到十九大,除历史原因外,党代会报告中都对农村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且党代会报告中关于农村工作从“未提及”到只有经济层面再到涉及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到,党始终将农村工作放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

(三)一个改革:深化农村改革

改革也是贯穿党的农村工作的又一重点。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改革开放,农村都是必不可少的领域。八大提出,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定,农村率先改革,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启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成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转折。十三大提出今后工作的重点是深化农村改革,合理调整城乡经济布局和农村产业結构。要巩固和完善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十四大提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要把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十五大提出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十九大仍将深化农村改革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因此,八大到十九大,改革一直贯穿党的农村工作,并且农村的改革还将继续。

(四)一个转变:城乡关系

以十七大为转折点,农村与城市的关系发生转变。八大时期,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城乡的发展水平不高,为加快城市发展速度,必须以农村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重工业得到极大提升,而农村的发展相对来说问题多,城乡差距拉大。如何以工业发展优势带动农村建设,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成为党代会农村工作的重点。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八大、十九大报告更加强调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动乡村振兴。由此,城乡关系由原本农村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基础转变为城市反哺乡村,以此带动农村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三、结  语

一直以来,“三农”工作都是党关注的重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农村作为农业、农民发展的基石,必须给予重视。探索历次党代会关于农村工作的相关论述,可以为今后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基本遵循,即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工作更应该坚持党的领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於娟.新中国七十年农业农村发展历程及政策演变[J].农业经济,2020(10):35-37.

[2]原正军,冯开文.“中央一号文件”涉农政策的演变与创新[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02):58-62.

[3]张立梅.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演变及历史启示[J].理论学刊,2010(04):31-34.

本文为山西省软科学《山西乡村文化振兴内生机制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8041013-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党代会中国共产党
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解读
一图看懂十三届市纪委向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
一图看懂十三届市纪委向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