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巴金《家》中的父亲形象

2021-10-29 07:50杨李真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老太爷专制巴金

摘 要: 在现代文学史中,父亲与孩子的关系越来越引人瞩目。但值得注意的是,从新文化运动以来,父亲往往成为被攻击的对象。本文以文化转折下父亲形象的变化和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父亲形象为铺垫,主要围绕着高老太爷封建、专制、腐朽,觉新、克明、克安和克定等人物的命运来展开一系列的事件冲突,表现出父子间的矛盾,而且通过对其他父亲形象的描写,来揭示封建社会的罪恶。同时,通过这些子孙的悲剧命运,来控诉父亲的专制与腐朽,使父亲形象被赋予封建专制象征意义。

关键词:巴金 《家》 父亲形象

一、现代文学史中的父亲形象

(一)时代转折下父亲文化内涵的蜕变

自从周秦朝以来,我国就开始是了封建社会。在这个封建社会中奉行着一种“三纲五常”理论,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以在家庭中父亲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父为子纲”的社会,父权盛行的时期,父亲可以对自己的孩子随意打骂、支配,甚至买卖杀伤子女。费孝通先生曾经把传统的封建家庭称作为“父母子的三角”,“而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为配轴” a。但是在现在的大量文本中处在封建社会大家族顶端位置的父亲已经不再是家庭生活的重心,以及孩子生活与道德的指向针,他们成为作品中的反面人物,成了被大众嘲讽的对象。

从新文化运动以来,“父亲”这个形象在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是受到批判的。我们知道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同时又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受到了西方先进思想的洗礼,也是因为这些先進知识分子的影响,为新思潮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改变一部分人的封建思想。但是大部分人的封建思想并没有改变,我们从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学作品中就可以看出:比如《获虎之夜》的魏福生、《斯人独憔悴》里的化卿都表现了当时旧社会下父亲权力的强大与冷酷。在这一点上,这两个时期的父亲形象还是非常相似的。但是新文化运动比起“三纲五常”时期“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这个观念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文化运动中宣扬民主,重视人生存的权利,但是在专制这一点上这两个时期的父亲形象似乎没有太大变化的。

(二)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父亲形象

1.开明的父亲形象。在有一些作品中,父亲的形象是仁慈、善良、真诚的,为了自己的孩子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永远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冰心《去国》里就塑造了一位开明、慈爱、善良的父亲。文中的父亲朱衡时时都给自己的孩子传达出理性和冷静,不去太多地干预自己孩子的决定,给了孩子更多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就算他的儿子辞掉了可能是他这一生中最好的工作,他也只是淡淡一笑,并没有阻止他。靳以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前夕》这部作品中,静茵的父亲对于女儿婚姻前后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作家对传统文化态度的变化。在作品中父亲要求静茵按照他的意思成婚,她为了不与父母看中的人结婚,便与自己的爱人一起离家出走,所以父亲对女儿的背叛行为一直非常生气。但是在小说后来的发展中,在民族危急的时刻,父亲慢慢地摆脱了自己思想上的局限,然后破除了他们之间的阻力,通过“国家命运”这一宏大的主题重新走到了一起。父亲与孩子的关系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静茵的父亲在文中说出了他这一生以来最明白的一句话:“爸爸不是不明白世事的人,到时候总得放开你们,这份‘国破山河在的岁月,我把你们都留在家里干什么?从此你们一个个都是国家的孩子了。” b战争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除隔膜,使一个大家族重新凝聚在一起,同时也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2.专制的父亲形象。在现代的文学作品中,父亲形象总是与专制腐朽联系的。他们对孩子只有支配、控制,与我们一直所宣扬的“父爱”一词好像并没有太大关系。孩子对父亲来说只是他们的思想继承者,而且多数是没有自己独立思想的继承。在曹禺的《雷雨》中,周朴园在周家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在这个家庭中他就像是一个暴君,为了在家中显示他这个封建大家长的威严,他说的话就像圣旨一样,任何人不能违抗。在作品中,周朴园非要逼迫没有病的繁漪吃药,繁漪拒绝喝药时,周朴园就把周冲叫过来逼他母亲喝药,当得到繁漪等会再喝的回答时,他让周冲跪下逼母亲喝药,周朴园的这些行为把他专横暴虐的面目暴露无遗。胡适在《终身大事》中把田亚梅创造成一个中国式的“娜拉”形象,她不愿意被封建家庭所束缚,为了接受新式教育,去日本留学并且与自己的好友陈同学相恋,却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百般阻挠,田亚梅最后离家出走。这些作品中所塑造的父亲形象是专制腐败的,与《去国》中的朱衡、《前夕》里的静茵的父亲有极大的不同。

二、《家》中父亲形象的分析

(一)专制腐朽的化身 中国的封建家长制度开始于原始社会的父系氏族,传统的封建家长制度是凌驾于整个家庭之上的专制型的家庭结构模式。从古代开始,一个家族是否兴旺就是要看这个家族的人口多不多,所以“祖孙同居”的现象在封建社会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在封建大家族中。所以在这种大家庭中,世世代代、子子孙孙都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所有人都听从家族中的大家长统治、指挥,管理家中各种大小事务,使男性家长在家庭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且他们为了维护自己在家庭的专制地位,他们就在亲情的面具下利用封建道德来对自己的孩子实行专制式的统治。在这种封建式的大家庭中,他们支配、指挥、安排着家里的一切,具有绝对的统治权力,而这个统治权力主要表现在这些封建大家长对待孩子的方面:比如,控制着孩子们的生存权、恋爱婚姻自由权、职业权等。

巴金在反面人物形象的创造中,高老太爷无疑是最成功的一位,他在自己年少时努力学习读书,然后考取功名,他希望这个家族会按照他的意愿一直发展下去,所以他不允许任何其他意外的情况出现,“专制”就成为他最突出的特点。在文中高老太爷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说的是对的,哪个敢说不对?我说要怎样做,就要怎样做!”c觉慧作为那个时期的一个进步青年,参加了反抗军阀的学生运动。但是这种正义行为在高老太爷的眼中就是胡闹、目无王法,而且认为新式学堂只会制造捣乱的学生。在责骂觉新的同时还表扬他的五爸:“你看,你五爸没有进过新式学堂,他书读的也不错,字也比你们写的好。”d觉明在那个时期是一个个性主义者,他与琴是自由恋爱,但是冯乐山却在高老太爷的生日会上要把自己的侄女许配给觉明,高老太爷也就顺理成章地把这件婚事给接受了。在觉明知道这件事后反对不成功而离家出走,最后在高老太爷快临终的时候才答应取消觉明的婚约。高老太爷答应这门婚事并不是代表他真的同意,他只是想维护这个封建大家庭的安定。

除了专制以外,腐朽也是高老太爷性格的一大特征。他表面上一本正经,把仁义礼智信挂在嘴边,告诉自己的子孙要戒淫欲,但是他还是把浓妆艳抹的小旦叫到家里来照相。在自己六十六岁的生日宴席上,台上表演的节目是非常低级的、不堪入目的,高老太爷却在这个时候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同时,在他身边还有一位浓妆艳抹、一身香水味,讲起话来扭扭捏捏的陈姨太的存在,而且他还做过“发梨园榜”、找小老婆、侮辱丫头的龌龊之事。五老太爷克定在外面吃喝嫖赌、包养戏子,这也是高老太爷一手培养出来的。高老太爷希望能够长宜子孙,希望他的子孙能够按照他的道路继续走下去,但是他不知道他的金钱只会让他们堕落,他的专制只会激起孩子们的反抗。

(二)克字辈的父亲形象 高觉新是家里的长子,而且非常聪明,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经常受到先生的夸奖。但是在他拿到自己优异成绩的那个晚上,父亲却告诉他已经帮他看好了一门亲事,没问觉新的意见,只是通知觉新一声而已。他告诉高觉新已经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就应该成家,生子,了却父母的心愿,满足他们想要抱孙子的愿望。高克文就是高老太爷思想的执行者,高老太爷的一句暗示,高克文就开始为高觉新张罗婚事,抽签来决定高觉新的妻子,使高觉新与表妹梅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爱情走到了尽头。

高觉新没有反抗地接受了自己的婚姻,瑞钰的出现使父亲有了儿媳妇,自己的祖父有了孙媳妇,家中出现了短暂的欢乐,但是高克文并没有因为高觉新接受了他安排的婚姻就停止了对高觉新的管制。好景不长,在高觉新结婚一个月以后,父亲高克文又把他叫进了书房,告诉高觉新现在已经成家,就应该靠自己赚钱养活自己,不能总靠家里救济。就是在这样的铺垫之下,又强加给了高觉新一份工作。在高觉新上班的第一天回到家里,先去拜见祖父得到了一顿训斥,然后在父亲那里又是一顿训斥。高克文并没有去想要关心自己的孩子,问问上班的心情,有没有不适应或者有没有受委屈,他们只是想要維护自己在封建大家庭中的地位。

对于克明、克安、克定这些人物,克安和克定是旧时期封建大家族典型的败家子,在他们的一生中就是吃喝嫖赌、无所事事、坐吃山空,所以在他们的身上几乎找不到父爱。他们荒淫无度,在外面包养戏子,只管自己一时的快乐,并没有考虑自己孩子的感受。去。让人印象最深的一幕应该是高老太爷在发现克定背着家里,偷偷把妻子的首饰骗去当卖,然后去包养戏子,过着一种堕落腐败的生活。让人接受不了的应该是高老太爷训斥克定的那一个场面:他让克定自己打自己耳光,而且是跪着打自己耳光,更重要的是这个三十三岁的人还有一个十三岁的女儿。书中有着这样一段话:“居然挺直的跪在地上,自己打耳光,责骂自己,屈辱自己……他一点也不反抗,无论是在行为或在语言上,他做着他父亲所吩咐他做的一切,一点也不怀疑。”e在这个时候他根本就没有想到过自己是一个十三岁女孩的父亲,没有想到过自己身为人父的尊严,只是想着如何让高老太爷消气,获得钱财。虽然在文中描写克文、克安、克定的篇幅很短,但是把他们的形象却体现得很充分。

(三)年轻的父亲形象 高觉新作为一个年轻的父亲形象,与老一辈的父亲在对孩子的态度上有很大的差距。他的婚姻虽然是在父亲的意愿下完成的,但是他与自己的妻子还是非常融洽,在他们结婚不久后,有了属于他们的爱情结晶。在妻子怀孕期间,在他的父亲却突然去世,父亲的离世给了他很大的打击。但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这给他昏暗的生活中注入了一丝亮光,使他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以后的生活中他看到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从慢慢地爬到学会走路,从咿呀学语到了会说一些简短的话,这些都让他感觉到幸福。而且孩子也是非常可爱、聪明伶俐,高觉新几乎把自己所有的爱都放在了自己孩子的身上。他因为爱孩子,不愿意给孩子请奶妈,而且在每次睡觉之前,他总要看一眼天真烂漫的孩子的睡脸。他陪孩子一起玩耍,用亲吻来表达自己的爱,把自己的爱都倾注在这个孩子的身上。

高觉新是非常爱这个孩子的,但是他的爱并不是单纯的、简简单单的父爱。这个孩子刚出生就已经背负着他父亲所未完成的愿望。高觉新在父亲主张下,失去了自己的爱情和梦想,父亲去世之后他又承担起了守护整个家族的重任,他成为一个没有希望的人。但是在孩子出生之后,他找到了可以实现自己梦想的人,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所想做而不能做到的,应当由他来替我完成。” f他认为孩子完成父亲的心愿是理所应当的。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在小时候自己也曾经得到过父母这样的爱,也得到过父母充满感激和爱的语言。虽然他也接受过新思想的熏陶,但是他骨子里仍然是封建的。他的孩子也即将成为他的复制版,孩子以后的道路也将会跟自己的父亲一样,被父亲安排未来,只能实现父亲未实现的梦想,他自己意愿也将会被这个对自己倾注很多爱的父亲给抹杀。所以在这个方面,高觉新与自己的祖父和父亲并没有太大的差距。高觉新是疼爱自己的孩子的,虽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出发点是不同的,但是最后的结果都是束缚孩子来实现自己的意愿,所以我们也可以从高觉新的一生来看到孩子未来的命运。

三、结语

孔子和孟子都说做人一定要讲孝道,但是孝不一定要顺,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所认同的“父慈子孝”的基本内容是双向的,但是封建礼教所倡导的却是单方面的。在封建大家族所说的孝的意思是“绝对地服从”,正是由于具有这样的封建传统,才造成了儿女和其他的家庭成员都惧怕这个家族统治者。

《家》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一部,也是巴金作品中极富影响力的一部。高老太爷的专制腐败,与其他的子弟发生了一系列的戏剧冲突,同时也影响了几代人的命运,使一个封建大家族分离崩析。通过旧式封建大家庭的腐朽、没落,以及青年一代与封建家长的矛盾与冲突,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的腐败和吃人的本质。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到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 父子关系已经成为最具有深度和吸引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已经有很大的成就,值得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以及对这种封建家长制度的反思。

a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出版社2016年版,第58页。

b靳以:《前夕》,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11页。

cdef巴金:《家》,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3页,第54页,第278页,第33页。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2]葛红兵.葛红兵文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3]巴金.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曹禺.雷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5] 解浩.现代家族文学中的“父亲”形象浅析[J].中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2013 (9).

[6] 李吉.巴金小说《家》中的父子关系论述[J].文艺生活,2016 (9).

[7] 李艳平.巴金《家》中高觉新的悲剧形象剖析[J].安徽文学,2016 (20).

[8] 温倩.试析巴金《家》中的思想内涵与特点[J].南昌教育学院报,2017,32 (2).

[9] 贺仲明.论三十年代文学中的“父亲”形象[J].江苏社会科学,1997 (4).

[10] 牟书芳.论巴金小说中的家庭伦理观[J].东岳论丛,1989 (5).

[11] 陈瑜.想象父亲——论中国现代文学中专制型父亲的塑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5.

作 者: 杨李真,西藏民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老太爷专制巴金
《子夜·第一章》:吴老太爷之我见
一生
巴金的“不在意”
巴金人物轶事——因书得爱
三老太爷
从《悲惨世界》的人物塑造看雨果的宗教思想
左耳
小巴金“认错”
三老太爷
民主时代的新政治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