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下闽南惠安石雕的文化及艺术属性分析

2021-10-30 07:35张华达
名家名作 2021年10期
关键词:惠安石雕闽南

张华达

闽南惠安石雕从诞生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作为一种地方性民间工艺美术产品,惠安石雕已然成为闽南地区的艺术代表,在艺术界占有重要的地位。闽南惠安石雕传承千年,对其进行分析不仅能挖掘闽南地方文化的特征,也是新时期对闽南惠安石雕的保护。在传统审美文化视域下,艺术创作者要进一步加强对惠安石雕的艺术特征、历史演变的了解,强化闽南惠安石雕的审美要素,从而更好地将这门艺术发扬光大。

一、闽南惠安石雕的文化属性

中国诸多传统民间艺术都是所在地区文化和历史的沉淀,闽南惠安石雕亦是如此,探析闽南惠安石雕背后的文化属性,可以发现这一工艺美术类型中蕴含着非常浓厚的写意特征,从传统审美文化的角度欣赏闽南惠安石雕,能够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深厚底蕴。

通过学术界不懈的研究,当下我们对于闽南惠安石雕的理解已经较为深入。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闽南惠安石雕的发展和它的民间文化背景息息相关。民间文化中承载的是普罗大众的思想,展现的也是劳动人民千姿百态生活的本色,这些日常生活与劳作,以及人民群众朴实的诉求,都体现在了闽南惠安石雕艺术中。从历史发展可以看出,闽南地区由于距离皇宫较远,所以在思想上更加自由,受儒家礼教思想的影响较小,在这样的环境下,闽南百姓的思想观念更加自由开放,有着更强的个人意识,反映在艺术创作上,很多作品都轻松活泼,充满着个性美。正是这样的精神基础,使闽南地区成为闽南惠安石雕艺术的诞生土壤,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当地工艺美术的发展。还存在一种情况,即闽南地区临海,海运交通发达,受到了很多外来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各种宗教文化,闽南地区宗教的发展程度要比中原地区更加成熟,这一点可以从闽南地区很多寺院和道观看出。宗教文化除了影响了闽南地区劳动人民的思想认知之外,也在闽南地区的建筑中有所体现,很多寺院、亭桥的装饰上都有惠安石雕的出现,这些建筑都为惠安石雕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也正是在各种文化的碰撞下,惠安石雕的艺术题材越来越丰富,成为闽南文化独具特色的体现。总而言之,闽南地区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有力发展,都为闽南惠安石雕的壮大提供了条件,也成为闽南惠安石雕的文化属性所在。

二、闽南惠安石雕的艺术属性

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闽南惠安石雕同样如此。在闽南惠安石雕诞生初期,其并不是以艺术的形态出现的,人们更多的是运用闽南惠安石雕组成建筑,让房屋有顶、桥上有栏杆,此时的闽南惠安石雕是一种实用性的工艺品,称不上艺术品。后来随着闽南惠安石雕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在应用的同时融入了更多创意性的思考,在对亭台楼阁和宗教场所进行装饰时,人们发挥了自己的创新思维,绘制出了各种图案,也将自己的思考寄寓其中,此时的闽南惠安石雕成功地实现了工艺和艺术的连接。工艺更偏向于历史性的存在,反映的是社会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生产经验积累的结果。而艺术更强调个体的自我意识,艺术的形式更加多元化,尤其是其精神层面的含义,在应用的过程中被融入了审美需求,石雕也因此具有更多的精神内涵。

闽南地区地处沿海,能够用于建筑的树木并不多,而且也经常遭受台风的侵害,为了使建筑更稳固,石头房子便成了闽南建筑的特色。在装饰居住环境的过程中,石雕也应运而生,逐渐发展为独具闽南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石雕艺术有着特定的历史演化过程,从艺术题材上看,龙和狮子始终是闽南惠安石雕艺术的主要题材,特别是龙狮和龙柱,两者都代表了闽南地区惠安石雕的工艺审美特征,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文化结构意识的体现。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龙和狮子都是吉祥文化的象征,人们通过刻画这两类图案希望能够驱邪降福,龙和狮子也以美好的愿景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中。惠安石雕艺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作时也吸纳了这两个主要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民间智慧。例如,在作品《母爱》(如图1)中,笔者选取了母鸡和鸡仔的形象,既突出了主题,也将感恩情结融入其中,此时的惠安石雕已经不仅仅是一块冰冷的石头,而是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图1《母爱》

图2《自在观音》

惠安石雕艺术的风格和运作模式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除了对吉祥题材的吸纳之外,也有很多佛教题材的作品,这类作品和闽南惠安地区的文化发展有着直接关系,石雕艺术和佛教艺术的融合能够更好地突出佛教人物形象的庄严。例如,在作品《自在观音》(如图2)中,刻画出了观音柔美静谧的形象,雕刻手法非常细致,细节突出,立体感很强,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惠安石雕艺术在材料的选择上普遍选取白石和青石,这是因为这两种石材盛产于泉州,而且硬度较高,能够更好地发挥创作者的雕刻技巧,也正是基于惠安地区的石头材质的支持,惠安地区才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

在进行惠安石雕雕刻时,创作者往往会使用十几种不同的雕刻工具,大的有几十斤,小的不足50克,只有灵活地运用这些工具才能和石头产生更加密切的交流以及互动。惠安石雕的雕刻技法包括捏、陶、剔、雕等,惠安石雕匠人讲究精雕细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既要整体传神,也要在细节上经得住考量,这正是惠安石雕艺术的工艺属性体现。

近几年,闽南民间工艺美术界也在着力发展惠安石雕,虽然在运作模式上仍然是买家做主,但是很多惠安石雕匠人会将自己的思考融入其中,和买家进行商谈,最终完成创作,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惠安石雕艺术的审美价值以及传承属性。新时期惠安石雕艺术的更好发展离不开匠人们对自身雕刻技艺的打磨,只有基于传统文化进行创作,才能让惠安石雕艺术在新时期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三、结语

综上所述,闽南惠安石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审美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闽南地区民间文化的集大成者。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闽南惠安石雕艺术已经成为反映区域文化特征和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桥梁,既有着民间属性也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加强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分析,能够丰富闽南惠安石雕艺术的欣赏视角及维度,挖掘闽南惠安石雕的艺术特征和文化价值,让闽南惠安石雕艺术得以更加广泛、更为久远的传承。

猜你喜欢
惠安石雕闽南
惠安公司出刊系列丛书 献礼党的二十大
当代惠安石雕艺术造型研究
惠安石雕:千年技艺“点石成金”
闽南少年
曲阳石雕作品选
方兴未艾的曲阳石雕
石雕艺术品的生产亟待整顿
曲阳石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