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控旺管理措施

2021-10-31 02:53刘文秀何见刘会侠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用药量施用量减产

刘文秀 何见 刘会侠

每年高温多雨的夏季是花生生长旺盛期,因此,做好花生种植区的控旺管理是花生优质高产的关键。控旺药剂的不合理应用及最佳控旺时间把握不准将导致花生减产。若控旺不及时,则达不到控旺目的;若控旺过早,花生植株过于矮小,荚果个小,也会造成减产,一般产量损失在10%以上。

对于大部分花生品种来说,花生收获时植株高度在45~50 cm时的产量最高。若花生出现疯秧旺长、茎叶过密的现象,后期一定会出现结荚少、结荚差、果荚发育不饱实、风雨后易倒伏等减产问题。因此,在花生的种植管理上,适时且正确做好花生生长期内的控旺管理,是增加花生果荚数量、提高花生产量的一个关键环节。

一、花生控旺条件

(一)花生控旺现状

一是花生喷施控旺药物后,却没能控制住花生旺长;二是花生喷施控旺药物后当时有效果,但不久后又再次出现旺长;三是花生噴施控旺药物后,不仅没增产,反而造成减产。

(二)花生控旺条件

花生控旺把握以下3个条件:一是高水肥田在花生株高长到30~35 cm时进行第1次控旺,一般肥力田在花生植株高度40~45 cm时控旺;二是田间开始封垄(花生秧基本覆盖地皮,看不到地面)时控旺;三是果针大量落地入土(10~15个果针)后,喷施1次控旺药物最适宜,且控旺增产效果最佳。

二、花生控旺时间和次数

(一)花生控旺时间

若在花生盛花期开始喷施控旺药物,或者在花生果针刚入土时进行控旺,虽然可以控制住花生茎叶旺长、降低植株高度,但控旺药物会对花生的正常开花、果针形成、果针伸长发育造成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造成结荚少、果荚小、果壳厚硬、果荚发育不饱实而减产。反之,若花生控旺药物喷施过晚,花生生长已经完成由茎叶营养生长向果荚生殖生长的转化,此时再喷施控旺药物起不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二)花生控旺次数

花生生育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喷施控旺药物次数。一般来说,喷施1次控旺药物就能完全控制住花生旺长。如果第1次喷施控旺药物没控制住花生旺长,或在第1次喷施控旺药物后下雨天较频繁,就有必要在第1次喷施控旺药物后10~15 d时,再次喷施控旺药物。若花生再次旺长,再间隔10~15 d或者花生株高50 cm左右时再次喷施控旺药物,此时应适当减少用药量,并最好把花生株高控制在55 cm以内。

三、注意事项及药物选择

(一)注意事项

一是喷施药时重点喷施花生植株的顶部生长点部分,喷雾要均匀细致,不重不漏,一遍而过,不可重喷,不可喷施下部果针;二是如果需要多次施药,应当按照少量多次的方法进行,以防单次用药量过大而导致控旺过度;三是如果喷施药后6 h内发生降雨,应当在晴天把用药量减少1/2再重新补施1次;四是喷施花生控旺药物时要确保土壤湿润不干旱;五是墒情较差、土壤水肥贫瘠、植株长势黄弱、田间干旱的花生地,不适合喷施控旺药剂。

(二)药物选择

花生控旺常用的药物主要有多效唑、烯效唑、矮壮素、甲哌鎓、调环酸钙等。一般来说,15%多效唑每667 m2施用量为20~30 g,烯效唑每667 m2施用量为15 g,50%矮壮素每667 m2施用量为30~40 mL,25%甲哌鎓每667 m2施用量为15~20 g,调环酸钙每667 m2施用量为5~6 g。

在花生控旺药物的选择上,大部分种植户习惯使用多效唑,但笔者推荐使用安全性好、药物活性强、控旺效果好、药物降解快且不易残留的烯效唑、调环酸钙(或其他含有这两种药物成分的控旺药物)。多效唑虽然控旺效果不错,但是它药物降解慢、残留时间长,容易影响下一茬作物,不建议使用多效唑。同时,如果多效唑施用量过大,非常容易导致花生出现果荚变小、果壳变厚、苗株早衰等减产问题。所以,如果用药量过大造成花生控旺过度,可每667 m2施用3 g赤霉素·吲哚乙酸·芸苔素内酯(或其他可缓解药害的药物),兑水15 kg及时喷施进行补救缓解。

猜你喜欢
用药量施用量减产
陈仓区苹果园用药现状分析及对策
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分析
半夏泻心汤临床案例用药量的聚类分析
日本油墨连续六年减产
旱田土壤调理剂改良酸性土壤的合理用量及蔬菜增产效果研究
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
磷肥不同施用量对辣椒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水稻钵体旱育栽培密度和氮肥施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