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焦离子束的微米铝粉界面结构制备和氧化特性研究

2021-11-01 09:24王敬凯睢贺良索志荣
含能材料 2021年10期
关键词:铝粉切片老化

王敬凯,陈 捷,刘 帅,睢贺良,索志荣,银 颖,

(1.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四川 绵阳 621999;3. 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1 引言

金属铝粉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在空气环境下极易发生表面氧化而形成“金属核/氧化层”的核-壳结构[1-2],且高温、高相对湿度及高比表面积等条件均会加速其氧化过程[3-4]。表面氧化层将对微纳米尺度下金属铝颗粒的化学活性、燃烧特性及导热系数等性能造成不良影响[5-8]。因此,精确表征铝粉颗粒在不同环境下的表面氧化层结构,将为提高其在严苛条件下的服役性能提供重要参考。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RTEM)能够实现对纳米级铝颗粒微观结构的直接表征[9-12],然而,当铝颗粒尺度处于微米或亚微米量级时,电子无法穿透样品导致其内部结构无法成像,严重限制了对铝粉颗粒表面和内部结构的有效分析。同时,由于加工精度的限制,传统的离子减薄、双喷等手段也无法满足TEM 样品制备及表征的要求。因此,选择先进的微纳米加工技术,开发针对微米尺度材料的结构表征新方法,对研究铝粉在不同老化条件下的结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聚焦离子束(Focused Ion Beam,FIB)技术是把离子束斑聚焦到亚微米甚至纳米级尺寸,通过偏转系统实现微细束加工的新技术,可实现对材料微观区域的高精度减薄、刻蚀等功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微/纳米加工领域[13-14]。然而,借助FIB 技术对微米铝颗粒进行高精度微纳米加工,实现其“金属核/氧化层”表界面结构的有效表征,目前相关的研究工作仍未开展。为此,本工作通过联用FIB-HRTEM 技术,探索了不同粒径铝颗粒的最佳切片方法与工艺,制备了不同老化条件处理的铝颗粒切片样品;在此基础上,对切片样品的微观结构、结晶性和元素分布等进行了详细表征,直接获取氧化层的厚度信息,从定量水平建立了不同老化条件下铝颗粒氧化层的演化规律,为评估铝粉的老化失活和性能退化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仪器

铝粉,2~8 μm,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微观形貌的表征: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型号为FESEM,日立S-4800,测试环境温度为21~25 ℃,真空度高于5×10-4Pa;微米铝颗粒刻蚀和减薄:聚焦离子速(FIB)系统,型号为FEI Quanta 3D 600 型,离子束最大电压为30 kV,最大电流密度为58 A·cm-2,最小束斑直径为5 nm,液态离子源选用Ga 和Pt 低蒸汽压金属,真空度高于10-4Pa;内部结构和元素分布表征: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型号为JEM-2100UHR STEM/EDS,真空度为5×10-4Pa。

2.2 实验过程

2.2.1 铝粉老化实验

将2~8 μm 铝粉分别放入75 ℃和95 ℃烘箱,氧化气氛为空气,恒温保持40 天;另取2~8 μm 铝粉置于室温环境40 天。

2.2.2 铝颗粒的FIB 加工与结构表征

首先通过SEM 表征铝球的形貌特征,确定微球的尺寸,并据此选择FIB 切割过程中选用的机械臂针尖型号、离子束流大小等工艺参数。通过FIB 技术对铝球进行微区切割,操作流程如图1 所示。步骤1:通过Pt 沉积,将机械臂针尖与待切割的单个铝球焊接固定,移动机械臂将铝球取出(图2a);步骤2:通过离子束切割,将未固定端减薄至接近半球面处(图2b);步骤3:通过离子束切割将针尖与样品分离,再次使用Pt 沉积将针尖焊接在半球面位置,重复步骤2,得到厚度在100~200 nm 左右的圆盘状薄片(图2c 图2d);步骤4:移动机械臂,将样品转移并水平焊接在半分载网的标记处,随后通过离子束将针尖与样品切割分离,样品即制备完成(图2e 图2f)。最后,将载有样品的载网置于高分辨电镜观察区,采用HRTEM 观察样品边缘区域,通过晶格高分辨图像、EDS 线扫描及元素面分布扫描等多种元素组分、晶体结构分析方法,共同确定样品边缘氧化铝层的厚度,从而得到铝球表面的氧化层厚度的定量数据。整体实验流程图如图2。

图1 实验流程图Fig.1 Flow chart of experiment

图2 聚焦离子束切割法制备微米级铝颗粒切片的流程示意图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lice preparation of micron aluminum particles by FIB process

表1 FIB 技术对铝球微区的切割工艺参数Table 1 Cutting process parameters of aluminum ball micro area by FIB technology

3 结果与讨论

3.1 铝粉的微观形貌表征

为了对选用的微米铝粉样品初始状态进行表征,采用不同放大倍数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的形貌、尺寸和分散性,结果如图3 所示,图3a~图3c 均为2~8 μm 的SEM 图。可以看到,样品为规整球形,表面较光滑,分散性较好,无团聚等现象。

图3 铝粉样品的SEM 形貌(放大倍数不同)Fig.3 SEM images of aluminum powder(with different magnification)

3.2 铝颗粒的FIB 加工及其结构表征

采用FIB 直接切割与剖面减薄相结合的方式处理2~8 μm 铝粉颗粒样品,如图4 所示。首先,将样品分散在微栅铜网上,选择形貌规整的铝球作为待加工样品(图4a);将针尖预热后伸出,为减小FIB 切割过程中对样品表面氧化层的破坏,先用电子束沉积约1 μm左右的Pt 保护层(图4b);然后选用较大的FIB 束流依次将需要加工铝球的两侧掏空(图4c图4d);再用较小的FIB 束流将样品减至厚度为100 nm 左右(图4e);图4f 为样品夹持器上的FIB 减薄后样品。

图4 利用FIB 对2~8 μm 铝颗粒的加工过程(a)选择样品;(b)Pt 保护层沉积;(c~d)样品粗切;(e)局部减薄;(f)样品转移及固定Fig.4 FIB process of 2~8 μm aluminum particles(a)Select the sample;(b)Deposition of Pt protective layer;(c-d)Sample rough cutting;(e)Local thinning;(f)Sample transfer and fixation

图5 为切割后样品的低倍TEM 图像。可以看到,样品减薄区清晰可见,且形貌呈规整的半圆形(图5a),氧化层界面明显(图5b、图5c),这表明在FIB 切割过程中界面结构未受到破坏。进一步地,图5d~图5f 展示了样品的元素分布面扫描(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结果,可以看到Al 元素均匀分布于样品内部,而Pt 元素分布于样品表面,样品与保护层间的界面明显。上述结构特征表明,经FIB 加工后的铝颗粒样品具备良好的电镜表征条件,可进一步采用HRTEM 对其表界面结构进行分析。

图5 FIB 加工后铝颗粒样品的TEM(a~c)及EDS(d~f)图像Fig.5 TEM(a-c)and EDS patterns(d-f)of FIB processed aluminum particle

3.3 不同老化条件下铝颗粒的界面结构表征与分析

采用上述微米铝粉的FIB 工艺方法,分别制备了不同老化条件(未进行热老化、75 ℃热老化和95 ℃热老化)处理的铝粉颗粒2~8 μm 减薄样品,具体的老化条件见实验部分2.2.1。

3.3.1 微观形貌(SEM)表征及分析

针对不同老化条件下的铝颗粒样品,首先采用SEM 对其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如图6 所示。从图6a1~图6a3以及图6b1~图6b3可以发现,样品均呈现规整的球状形貌,直径均在9 μm 左右,且颗粒之间分散性好,无团聚现象,老化前后颗粒的表面粗糙度变化不大。因此,仅从SEM 的表面形貌结果上,难以观察到样品在老化前后的明显区别。进一步地,通过对铝球表面进行切片,可获得较为规整的圆形薄片样品,如图6c1~图6c3。薄片样品的表面平整,无凹陷、裂纹和破损等缺陷,氧化层与铝颗粒基体之间的界面清晰可见。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老化温度的升高,可以明显看出氧化层厚度增大,这表明通过对铝颗粒的切片和内部结构表征,可以初步获得氧化层厚度随老化温度的相关性,为了解氧化层的变化规律提供一定的实验信息。

图6 未经热老化、75 ℃和95 ℃热老化下铝粉颗粒的SEM 图像(a1~a3);单颗粒SEM 图像(b1~b3)和FIB 切片SEM 图像(c1~c3)Fig.6 The SEM images of aluminum powders(a1-a3),a single particle(b1-b3)and a FIB slice(c1-c3)that before thermal aging and after thermal aging at 75 ℃and 95 ℃

3.3.2 微观晶格结构(HRTEM)表征及分析

从SEM 图像明显可以看出,其仍无法给出在氧化层和界面处的更精细的微观结构特征。为了进一步获取氧化层和界面处的微观结构及其结晶性等信息,我们采用HRTEM 对上述切片样品进行了更详细的表征,结果如图7 所示。通过比较图7a1~图7a3TEM 图像,可以发现未进行热老化样品的氧化层厚度最低,并且与金属铝基体的交界面模糊不清,这是由于在自然氧化作用下氧元素缓慢扩散至铝颗粒表面所致;而随着温度的升高,氧化层厚度逐渐增大,且氧化物与金属基体交界面越来越清晰;未经热老化样品切片氧化层看到有明亮条纹,可能属于微小缺陷,意味着在低温条件下形成的氧化层并不均匀;随着温度的升高,明亮条纹逐渐消失,形成更为均匀的氧化层结构。从金属铝核/氧化层界面的高分辨图像图7b1~图7b3(红色框区域放大图)和图7c1~图7c3晶格条纹成像可以看出,结晶态金属Al 的晶格条纹清晰可见,晶面间距约0.21 nm,表明晶面为Al(111)晶面;而在氧化层区域则未见晶格条纹,表明氧化物为非晶态。

图7 未经热老化(a1~c1)、75 ℃(a2-c2)和95 ℃(a3~c3)热老化下切片样品的界面结构。TEM 图像(a1~a3)、红色框区域放大图(b1~b3)和晶格条纹成像(c1~c3)Fig.7 The interface structure of slice samples before thermal aging(a1-c1)and after thermal aging at 75 ℃(a2-c2)and 95 ℃(a3-c3). TEM images(a1-a3),the magnification of area in red frames(b1-b3)and lattice fringes(c1-c3)

有理论研究表明,当铝颗粒热氧化所受到的温度较高时,在金属核-氧化层壳之间可形成间隙结构[15-16],这是因为当温度足够高时,核内铝原子快速往外扩散,并超过氧原子向核内的扩散速度,导致核-壳间隙的形成[17-18]。然而,结合上述SEM 和HRTEM的实验结果,本研究中所有样品的结构特征均未出现铝核/氧化层间的间隙结构,这表明在本研究的老化温度条件下,未发生核内铝原子的快速扩散,氧原子扩散占据氧化反应的主导过程,遵循Coulet M V 等[18]提出的低温氧扩散机制。

3.3.3 元素分布(EDS)及分析

在微观结构的表征基础上,进一步获取氧化层及核-壳界面区域中的元素分布,可以为更加深入地理解氧化机制,以及定量分析氧化壳层的厚度演化过程等提供重要依据。为此,对不同老化条件下的切片样品进行元素能谱线扫描表征,以分析Al、O 等元素在界面结构中的分布规律。

如图8 所示,对于不同老化条件下切片样品,其氧化层中的Al 元素相对含量均在径向上体现出梯度分布的特点,即从基体内部向表面方向上,Al 元素的浓度逐渐减少,且Al 与O 的元素占比明显偏离Al2O3化学计量比,这意味着微米铝颗粒的表面氧化层并非均匀的Al2O3,而是以非晶态AlOx的形式存在,同时物质组分自内而外从富铝相逐渐向贫铝相转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工作之前,这种元素呈现梯度分布的氧化层结构特征尚未被观察到,目前已有的文献中大多认为铝颗粒的表面氧化层为均匀的非晶态Al2O3[19-20],这种梯度分布的氧化层结构将对铝颗粒化学反应性产生何种影响,尚未被研究和讨论。

图8 (a)未经热老化,(b)75 ℃热老化和(c)95 ℃热老化后铝颗粒切片的EDS 线扫描曲线Fig.8 The EDS line scanning curves of aluminum powders before thermal aging(a)and after thermal aging at 75 ℃(b)and 95 ℃(c)

对于不同样品,O 元素相对含量在径向上的分布趋势也是一致的,均表现为逐渐从贫O 相向富O 相转变(由内到外),这与Al 元素分布规律正好相反。值得注意的是,切片样品中O 元素浓度随深度的变化则存在一个明显的峰值,通过比较Pt 元素(保护层)分布,由于沉积过程中Pt 具有一定的动能以及切割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热量,部分Pt 进入氧化铝层。因此,一般认为O 元素峰值所对应的位置就是氧化层的外表面,即O 峰值所处的横坐标与坐标原点之差为氧化壳层的厚度。

通过对比不同热老化条件切片样品的O 元素分布,可以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O 元素的计数峰值逐渐升高。具体地,O 元素的峰值从5(未经热老化)升高至12(75 ℃热老化),并在95 ℃热老化后进一步升高至14。由于峰值处对应于氧化层外表面,这表明表面Al 和O 原子的配位受温度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Al 和O 的配位显著增强;从氧化层Al 元素的强度值也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在氧化层最外层处的Al元素的强度从10 逐渐降低至大约4,也进一步说明了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更多的O 元素与其配位。

另一方面,O 峰值处的径向距离(横坐标与坐标原点之差)对应于氧化层的厚度,可以看到随着老化温度的升高,氧化层的厚度逐渐增加,这与低分辨TEM 与SEM 观察到的结果一致。具体而言,未经热老化的样品的氧化层厚度约为12.0 nm,而75 ℃热老化样品的氧化层厚度约为30 nm,95 ℃热老化后样品氧化层厚度增加至约为50 nm。由于热老化氧化过程遵循的是氧扩散机制,因此随着温度的升高,O 原子的扩散程度越大,导致氧化层厚度增加。

元素面扫描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氧化层的厚度和元素分布,图9 为铝颗粒切片表层元素能谱面分布表征结果,从未经热老化、75 ℃和95 ℃热老化样品的Al 元素和O 元素的能谱面分布可以看出,随着温度升高,Al 元素和O 元素所在的氧化层区域逐渐增大,注意到氧元素存在明显的富集区域,且浓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加,与线扫描的峰值(图8)相对应;同时,可以看到在径向方向上Al 元素的计数强度自内而外逐渐下降,意味着在氧化层区域Al元素的浓度出现梯度下降的趋势,这与图8 中的结果一致。

图9 (a)未经热老化,(b)75 ℃热老化和(c)95 ℃热老化后铝颗粒切片及其EDS 面扫描结果(紫色框图区域)Fig.9 EDS area scanning of slices of aluminum particles(area in purple boxes)before thermal aging(a)and after thermal aging at 75 ℃(b)and 95 ℃(c)

根据图中O 元素富集区域的尺度范围,结合图8中结果,可定量地表征出铝颗粒表面氧化层的厚度。为降低单次表征的随机误差,并验证定量表征方法的有效性,对75 ℃和95 ℃老化后样品均选择了两组样品分别进行切片和表征,结果如表2 所示。可以看到,未经热老化样品的氧化层厚度仅约为5.4 nm,而75 ℃的样品的氧化层厚度约为32.0 nm 和36.2 nm(计算平均值为(34.1±2.1)nm);95 ℃的样品的氧化层厚度约为49.1 nm 和53.5 nm(计算平均值为(51.3±2.2)nm)。

表2 不同条件下铝颗粒表面氧化层厚度表征结果Table 2 Characterization of oxide layer thickness of aluminum particle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4 结论

借助FIB 微纳加工技术,成功建立了针对不同粒径尺寸铝粉颗粒的切片和减薄方法,通过进一步联用SEM、HRTEM 以及能谱线扫描及元素面分布表征等多种手段,获得了不同老化条件下的铝颗粒“核-壳”界面的微观结构、结晶性和元素分布等信息,从定量水平获得了铝颗粒氧化层厚度随老化温度的变化规律。

(1)针对2~8 μm 铝颗粒样品,通过FIB 直接切割与剖面减薄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可以获得“核-壳”界面清晰的切片样品。

(2)发现不同老化条件切片样品,其表面氧化层均呈现元素梯度分布的特征,即氧化层中Al 元素的相对浓度在径向上自内而外梯度递减,且Al 与O 的元素占比明显偏离Al2O3化学计量比,意味着表面氧化层并非均匀的Al2O3,而是以非晶态AlOx的形式存在,同时物质组分自内而外从富铝相逐渐向贫铝相转变,热老化氧化过程遵循氧扩散反应机制。

(3)在试验温度范围内,铝球表面氧化层厚度与热老化温度正相关,即老化温度越高,氧化层厚度越大。未经热老化样品的氧化层厚度仅约为5.4 nm,而75 ℃老化样品的氧化层厚度提升至(34.1±2.1)nm,95 ℃老化样品的氧化层厚度进一步增加至(51.3±2.2)nm。

上述结果对建立老化条件下铝颗粒氧化层的演化规律,以及铝粉老化失活和性能退化评估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铝粉切片老化
新局势下5G网络切片技术的强化思考
5G网络切片技术增强研究
网络切片标准分析与发展现状
纳米铝粉对RDX基炸药爆速的影响
节能技术在开关电源老化测试中的应用
浅析5G网络切片安全
考虑知识老化的知识网络演化模型
考虑知识老化的知识网络演化模型
基于20 L球形爆炸装置的微米级铝粉爆炸特性实验
片状铝粉的制备及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