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个人防护设备穿/脱流程督导的效果分析

2021-11-02 08:39管骅赵文英张莹陈荣昌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1期
关键词:隔离区督导组方舱

管骅,赵文英,张莹,陈荣昌

(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广东 深圳 518020)

0 引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又被称之为新冠肺炎,是继中东呼吸综合征以及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之后的严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自从2019年12月在中国武汉首次报道以来,随即开始出现蔓延,最后引起全国多个地区的流行,目前已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中所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且按照相关规定,针对该病需按照甲类传染病实施管理。有效隔离病人,阻断传染途径,成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环节。其中,方舱医院建立和使用为有效的控制疫情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方舱医院收治大量的病人,如何预防工作人员感染,是方舱医院运营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回顾分析武汉客厅方舱医院设立“进入病人隔离区个人防护设备穿/脱帮助督导组(简称督导组)”对流程规范正确执行率和工作人员心理负担的影响,旨在为新冠肺炎的个人防护设备的穿/脱规范和实施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场所和对象

武汉客厅方舱医院进出病人隔离区的人员。按照督导组成立时间,区分为督导前期(2020年2月7日至2020年2月12日)和督导评估期(2020年2月15日至2020年2月20日,简称督导期)。在督导前期和督导期进行的督导检查中,分别对323名和312名进出隔离区工作人员进行个人防护设备穿/脱的规范性和心理负担进行评估。

1.2 预设的个人防护设备穿/脱流程

按照方舱医院对所有进入病人隔离区的工作人员设定了《个人防护设备穿/脱流程》如下:

(1)穿防护服流程如下:穿洗手衣→进入舱间→速干手消毒→佩戴N95口罩→佩戴医用帽子→穿鞋套→穿隔离衣→佩戴医用手套(保证手套压在洗手衣或隔离衣外面)→穿防护服→穿第二层鞋套→佩戴外层手套→佩戴外层帽子→佩戴外科口罩→佩戴护目镜或面屏。

(2)脱防护设备流程:①一脱间流程如下:手消毒→松解鞋套系带→手消毒→脱护目镜或面屏以及外科口罩→手消毒→脱外层帽子→手消毒→脱外层手套→戴外层手套→拉开防护服拉链→手消毒→脱防护服以及外层鞋套→手消毒→脱外层手套→手消毒→进入二脱间。②二脱间流程如下:进入二脱间手消毒→脱隔离衣→手消毒→脱鞋套→手消毒→脱帽子→脱N95口罩→手消毒→戴外科口罩→走出二脱间。

1.3 防护设备穿/脱流程的培训

为落实做好防护设备穿/脱流程,通过微信平台公示《防护设备穿/脱流程》、《医疗废物处理流程》以及《护目镜清洗消毒流程》。同时在微信平台进行的统一培训。在进入病人隔离区的入口及脱衣间上墙公示《防护设备穿/脱步骤》。利用微信平台对抽查督导中发现的个人防护设备穿/脱不规范的问题进行点评和提醒所有工作人员注意。

1.4 防护设备穿/脱流程的监控和督导

所有进出病人隔离区人员都需要登记,每日由医院的院感组定期例行检查和督导。在2020年2月15日开始设立“进入病人隔离区个人防护设备穿/脱帮助督导组(简称督导组)”,其目的是协助工作人员穿/脱个人防护设备和确保流程的正确。

1.5 心理负担和满意度的评估

心理负担在对工作人员抽查督导时进行评估,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心理状态评估表[2]。上述两个量表均包含项目20个,SAS/SDS所有项目得分1~4分/1~3分。得分越高反映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以满意度评估量表完成对受试者满意度的判定[3]:分为“十分满意,较满意,不满意”3个选项,以十分满意与较满意人数总和与总人数的比值,再乘以100%计算出满意度。设立督导组前后工作人员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主要是通过中文版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评估[4],该量表主要囊括10个项目,每个项目均通过Likert4级评分法进行评估,1分为完全不正确,2分为部分正确,3分为基本正确,4分为完全正确,总分10~40分,得分越高反映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人员的人口统计学数据

见表1。

表1 调查人员的人口统计学数据

2.2 督导组设立对穿/脱防护设备正确率的影响

督导组设立前后工作人员穿/脱防护设备正确率见表2,可见,督导组对保证穿/脱防护设备的流程正确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总的来说,督导期前,有5%左右的错误率。穿戴防护设备最常见的错误分别为:①穿隔离衣后再穿第一层鞋套;②佩戴的第一层医用手套,手套没有按照要求压在洗手衣或隔离衣外面;③外科口罩佩戴在外层帽子的里面。脱防护设备过程最常见的错误为:①每脱下一层,都要先进行严格的手消毒,容易忽略;②在一脱间,拉开防护服拉链前,脱外层手套后,会忘记更换新的外层手套;③在一脱间,脱防护服时,使帽子翻转清洁面朝外脱离头部动作不标准,污染内层帽子或者隔离衣;④由上向下边脱边卷防护服污染面向里动作不规范造成隔离衣污染。

表2 督导组设立前后工作人员穿/脱防护设备正确率对比[n(%)]

2.3 对心理负担的影响

督导组设立前后工作人员SAS、SDS评分对比见表3。可见,督导组的设立可以显著降低工作人员的心理负担。

表3 督导组设立前后工作人员SAS、SDS评分对比(±s,分)

表3 督导组设立前后工作人员SAS、SDS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督导期前 323 30.19±7.37 31.05±6.20督导期 312 21.75±5.29 23.04±5.02 t值 - 16.529 17.856 P值 - 0.000 0.000

2.4 对满意度的影响

督导组设立前后工作人员满意度的变化见表4。可见,督导组的设立可以显著提高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表4 督导组设立前后工作人员满意度对比(n,%)

2.5 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督导组设立前后两组工作人员自我效能感评分对比见表5。结果显示,督导组的设立可以显著提高工作人员的自我效能感。

表5 管理前后两组工作人员自我效能感评分对比(±s,分)

表5 管理前后两组工作人员自我效能感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管理前 管理后 t值 P值督导期前323 31.92±2.85 35.61±3.11 15.721 0.000督导期 312 32.01±2.79 38.47±2.05 32.958 0.000 t值 - 0.402 13.633 - -P值 - 0.688 0.000 - -

3 讨论

在收治新冠肺炎的医疗机构中,出现院内传播,导致疫情扩散,已经有不少的案例报道。本研究总结分析武汉客厅方舱医院进入病人隔离区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设备穿/脱流程督导组的设立,可以更好保障穿/脱流程的正确,降低心理负担,提高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感。有效的落实个人防护措施,避免工作人员的感染,才能更好的战胜疾病。个人防护设备穿/脱流程的规范和有效落实,为此次在方舱医院工作的所有人员实现了“零感染”的效果做出了贡献。

单纯依靠建立规程并不能够保障流程的正确落实。进舱(进入病人隔离区)人员并非全是经验丰富的医务工作者,亦包括未经过正规培训的警察、志愿者、保安人员、记者以及保洁人员等。尤其是记者以及保洁人员是医院感染预防重点关注的对象,存在较高的暴露以及被感染风险。督导组的设立虽然表面看起来较为简单,不过是在他人穿脱防护服过程中给予帮助和监督。然而,从我们的分析数据中可以看到,未设立督导组以前,大约有5%的穿/脱流程不规范。督导组的设立后,降低到<1%。而且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有助于保障工作人员安全的同时,有效降低心理负担,提高自我效能感。

出舱时的防护设备可能已被污染,所以脱除过程的规范是防控感染的重要环节。每脱一件物品均需严格执行“六步法”中所制定的≥15s洗手。而从舱内脱去第一层鞋套开始直至最后脱掉外科口罩过程中,总共约有30个动作,共需洗手11~12次。其中一脱间的步骤最为关键,因此从这个步骤后工作人员的皮肤开始暴露,此时被细菌污染的风险最大[5]。督导组人员在旁协助工作人员完成防护服的穿脱过程,有利于避免工作人员独自进行上述步骤时出现的失误,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予以纠正和指导,继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督导人员的协助和保障流程的正确,对工作人员心理负担可能有影像。本研究的数据显示,督导期的心理评估显著优于督导前期,支持这一观点。督导组的设立可促使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感受到源自同僚的人性化关怀,继而有效减轻不良情绪。

此外,督导组的设立可能有多方面的正面影响,包括提高工作人员自我效能感和工作的积极性等[6]。本研究的结果支持这一观点。

综上所述,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科学设立“个人防护设备穿/脱过程督导组”对防护设备穿脱流程进行全程管理后,有效提高流程执行的正确率,降低心理负担,有效缓解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提高其工作满意度以及自我效能感水平。这一策略可能对避免方舱医院内的院内感染起到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隔离区督导组方舱
传染病隔离区护理人员心理状态质性研究
方舱日记
情满方舱
情满方舱
中国英雄
中央扫黑督导组,每天都在忙什么
动物园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类型化与规则设计
一种整体式垂直扩展方舱结构设计
宝鸡“铁面”督导从严务实
轻车简从下基层俯下身子听民声
——乌兰察布市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督导组基层调研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