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视听传播人才培养的路径与模式探析

2021-11-02 03:04黄钦李乐杨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融媒体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黄钦 李乐杨

摘要:融媒体时代的多平台信息传输与互联网技术的全面运用给传媒人才的传统培养模式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在此背景下,广西艺术学院“融媒视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以“价值导向、创新思维、视听表现、传播载体”为功能导向建构起“校企双轨,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艺术与传播相融合,打破学科壁垒,培养优秀跨屏视听人才,为互联网时代的融媒体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经验。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等教育;传媒人才;融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7-0082-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互联网+’时代运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传播人才培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JGA257

传统传媒人才的培养以媒介属性为边界,侧重于培养单一媒介从业人员。但是,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媒介融合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相应地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除了传统知识框架之外,融媒体时代的产品生产所需要的专业技能还包括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视听作品制作能力、对大数据迅速抓取收集处理并生成相应传播价值的能力,以及甄别网络信息中价值导向和富有创新思维的个人能力。其中,技术能力无疑是基础性能力,有学者甚至认为,技术尤其是新型信息技术仍然是主流媒体传播体系融媒体化的主要路径[1]。可以说,变动不居的业态客观上需要高校将这些能力要求融入传统教学体系当中,但是,国家专业目录和人才培养方案在客观上又需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系统性。因此,传媒人才的培养正面临理想与现实的脱节。一方面,这种多方面注重实操的新媒体能力培养在传统教学模式与学科专业壁垒中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媒介融合客观上要求将融媒体技能教育与价值导向和互联网思维训练相结合。正是在此环境下,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以广播电视学专业为依托,立项申请了校级“融媒视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面向全校各专业招募优秀学生进行为期两年的人才培养,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探索融媒体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互联互融全面网络时代:融媒体人才需求增长的机遇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较2020年12月增长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9.44亿,较2020年12月增长1707万,占网民整体的93.4%。其中,短视频用户8.88亿,较2020年12月增长1440万,占网民整体的87.8%。可以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不再局限于传统传播模式,而是融合形成了短视频、互联网直播、AR再现等众多新型媒介产品形式,这使传统媒体人才培养面临从生产到制作传播的全面革新挑战,对新型传媒人才的需求也随着这种技术环境快速增长。疫情期间,互联网媒体的活跃为防疫工作注入强大力量,高速的信息收集与制作传播串联起庞大的媒体平台与全国网络用户。在后疫情时代,互联网融媒体行业建设的逐步完善与全面创新发展成为更加迫切的媒体发展方向。

对于高校的传媒人才培养来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崛起,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首先,社会对融媒人才的重视将倒逼传统教育模式革新,业界与学界的资源整合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学科专业的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其次,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将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加切实和生动的教学平台,5G、AI、云计算、大数据等正在为传媒人才培养提供明晰的实践路径,这些技术手段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延伸了教学空间,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从广播电视走向视听传播:融媒体人才培养路径的转向

(一)融媒体技术能力

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信息。换言之,在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的时代背景下,技术即信息。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无疑是一种技术逻辑和技术哲学。有学者认为,融媒体的内在发展逻辑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媒介融合本质上由技术变革引起,强调技术认知对融媒体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2]。因此对技术的掌握、理解和运用是转变思维、提升综合素养的关键。传媒人才在社会就业发展时面对的是繁多的融媒平台与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传统的视听理论与技巧已无法满足如今的行业需求。在5G时代的互联网技术环境和融合媒体平台技术环境下,高校对传媒人才的培养视野应当及时由传统理论和校园模式转向技术培养与校企合作。只有在遵循传统新闻传播规律的前提下,根据融媒体技术特点改变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手段,从技术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融媒体运作能力,利用业界资源丰富学生的实操经验,才能满足当下社会对传媒人才的需求。

(二)正确的价值导向与国际视野

在“人人都是记者”的泛传媒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信息,传媒教育工作者在技术与业务教学方面力求卓越的同时,依然不能放弃新闻传播规律与伦理法规知识的传授,应该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传播价值观,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利用新媒体和新技术更好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人才培养的价值导向要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响应党中央对传媒人才的要求和期待,利用互联网技术向社会传递主流价值观,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传媒人才同样需要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在中国的话语权还不能与中国的大国地位相匹配的今天,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变得尤为重要。传播力不仅与国家形象密切相关,更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21世纪的传媒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筛查处理国际大量信息数据的敏锐洞察力与有效总结并传播中国力量的全球视野,需要具备跨文化传播的知识和能力,分析报道国内外局势,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三)传播与艺术的结合

有学者认为,新媒体的人才培养是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各专业的建设性行动,包括专业之间的融合、学科研究对象的变化、新研究范式的确立、教育理念的革新、课程体系的重构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等[3]。因此,我们应该拓展教育视野,结合高校专业特色,打破学科壁垒,实施多领域、多技术、多学科融合培养。其中,传播与艺术的结合是题中应有之义。在信息海量和审美生活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不仅关注信息内容,更注重信息形式。一篇让人赏心悦目的可视化新闻远胜过堆砌着大量数据的深度报道,一则构思精巧、构图精美、制作新颖的短视频也远胜过洋洋洒洒的文字报道。有学者认为,新媒体推动了文艺实践的意义载体和符号系统的剧变,图像符号实现了从手绘、机绘到数绘的技术性跨越,语言文字也从可阅读、可书写的物理形态转变为可操作、可交互的虚拟形态,语图符号彼此混融、“缝合”,乃至同构,共同参与新媒体文艺的意义建构[4]。各高校由于地域、文化、历史积淀和办学定位不同,学科和专业特色也不尽相同。在传播与艺术结合的当下,传媒人才的培养模式不应该千篇一律。综合类高校可以繼续坚持传播的人文特色,工科院校可以凸显技术特色,语言类高校可以彰显语言优势,而艺术类高校则可在视听艺术方面另辟蹊径。

三、“校企合作?四位一体”:融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针对互联网时代融媒体人才培养困境与机遇的探讨,广西艺术学院“融媒视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旨在为新时代传媒人才培养提供一种以技能专业、价值主流、思维创新为内涵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融媒视界”卓越班的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此项目立足于响应融媒体环境下传媒业人才需求变化,建立“校企双轨,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企业联合培养,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传媒行业人才需求断层问题,围绕“价值导向、创新思维、视听表现、传播载体”四个维度构建视听传播人才课程体系(见图1)。“融媒视界”卓越班以传媒行业对记者、编导人才的需求为着眼点,以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两个一级学科跨专业人才培养优势为立足点,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引入机制实现校企合作双赢,重点培养服务于地區经济、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跨屏视听传播人才。项目课程模块的设置应适应媒介融合与“多屏传播”对视听传播人才的需求,打破传统媒介之间的界限,强化互联网思维,形成价值导向、创新思维、视听表现、传播载体四个课程主模块。

(二)“融媒视界”卓越班的学员遴选与培养

在“校企双轨,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下,课程班级中的学生遴选将按照学生自主报名、命题考核、“学界+业界”导师组评分的形式进行,其得分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学生自我陈述,分数占比20%,包含学生个人特长介绍及专业发展规划,考察学生的个人情况、发展视野和基础表达能力;二是学生作品陈述,分数占比60%,考察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与创新思维能力;三是现场答辩,分数占比20%,考察学生的思辨逻辑能力与主流价值观取向。整个考核过程的评委由3~5名学界及业界导师组成,其中业界导师至少一位,考核内容共计100分,按照考核成绩择优录取。

项目师资团队结构根据“四维一体”课程体系分成四个模块,根据“校企双轨”的原则融合高校导师与业界特聘导师进行联合培养(见图2)。其中,项目依托部校共建、容艺短视频工厂项目,建立校外特聘导师队伍,创建实践基地,作为本项目学生外出考察与集中实训的基地。项目教师授课均安排在教师基本授课任务之外的时间,采用小组指导的方式以赛促教,利用寒暑假假期完成集中实训,在提供相关项目经费的前提下,依托影视与传媒学院现有教学设施(教室、实验室、图书资料等)完成卓越人才培养课程。

在项目课程模式的氛围营造上,采用项目进课堂的教学方法,以项目、赛事推动实践教学,通过赛事检验教学成果。一方面,卓越班通过参赛获奖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检验本项目教学成效,并提高本项目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卓越班采用作品展的方式展示卓越人才项目阶段性成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推动学生以成果为导向进行实践,并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运行机制上,将班级管理与小组管理相结合,入选卓越人才的学生根据人数组成卓越人才小组,设组长一名,每个小组均配备卓越人才培养导师,小组归属于所在年级班级,参加班级普通课程教学及各类集体活动。班主任与小组导师统一负责班级管理与卓越人才小组管理,建立卓越人才个人培养档案,记录学生培养过程、各门课程成绩、专业实践情况、参加比赛情况、综合考核成绩等。

(三)“融媒视界”卓越班的创新点

本项目有三大创新点。一是“融媒人才+中国故事”:根据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将融媒体人才培养与讲好中国故事相结合,突出人才培养的正功能和主方向。二是“艺术+传播”:立足艺术院校的专业优势,以视听传播作为人才培养方向,打破新闻传播、戏剧影视、音乐舞蹈、美术等领域的专业壁垒和学科界限,实现跨专业、跨学科的专业融合和学科交叉,整合优势师资和课程资源投入卓越人才培养。三是“学界+业界”:借助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广西艺术学院共建影视与传媒学院的契机,依托容艺短视频工厂项目,引入广西广播电视台、北海市广播电视台、北海日报社、容艺教育集团教育教学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业界师资、案例资源库、实践平台和就业渠道,通过项目制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四)“融媒视界”卓越班与广播电视学专业普通本科班的差异分析

“融媒视界”卓越班与广播电视学专业普通本科班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式、教程考核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第一,在培养目标上,广播电视学专业普通班立足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广播电视新闻采、写、编、评为基础,强调新闻类视听节目的传统生产能力培养,而“融媒视界”卓越班则立足新媒体平台,以创意短视频的创作能力培养作为主要着力点。

第二,在课程结构上,广播电视学专业普通班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中外新闻传播史(包括广播电视史)、新闻传播理论(包括广播电视理论)、广播电视新闻实务。“融媒视界”卓越班则以创造性思维训练为先导,通过形而上的视觉文化熏陶和形而下的短视频生产技能实训,让学生掌握新媒体平台的传播特性,锤炼短视频创作能力,在价值观、思维方式、技能训练、平台运用等方面获得全面提升。

第三,在教学方式上,广播电视专业普通班以课堂教学为主,“融媒视界”卓越班则引入业界的短视频制作项目,采用“课堂教学+网络课堂+调研采风+项目实操”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将课堂教学纳入项目管理,提高教学活动的指向性和目的性。

第四,在课程考核上,广播电视专业普通班主要通过“平时成绩+期末考核”的方式评定课程成绩,而期末考核又主要以考试或提交作业再由任课教师评定成绩的办法来完成。“融媒视界”卓越班则以短视频项目为依托,打通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区隔,导入社会评价的方法,采用“点击量+正评价+作品阐述”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评分。其中,“点击量+正评价”构成实践课程的得分,“作品阐述”构成理论课程的得分。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融媒人才培养已成为高校传媒教育的改革重心。如何顺应国家发展,把握技术趋向,培养高素质、全面型视听传播人才不仅是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也是党和政府做好新时代舆论宣传工作的时代命题。作为一种尝试和探索,广西艺术学院“融媒视界”卓越人才培养项目立足广西区位特点和学校办学定位,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和学科特色,建立“校企双轨,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融媒人才培养与讲好中国故事相结合,将传播与艺术相结合,打通学界与业界的壁垒,为融媒人才培养实践提供了第一手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张才明,褚婉宏,金韶.大数据时代主流媒体传播体系的融媒体化策略[J].编辑学刊,2021(3):40-45.

[2] 易龙,潘星宇. 5G时代融媒体人才新需求及培养策略[J].中国编辑,2021(1):82-85.

[3] 白寅.论融媒体素养对新文科人才培养的意义[J].中国编辑,2021(6):83-87.

[4] 鲍远福.新媒体文艺的跨媒介表意与传播范式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5):25-35.

作者简介:黄钦(1975—),男,江西瑞昌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与新媒体。

李乐杨(1997—),男,安徽阜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应用新闻学。

猜你喜欢
融媒体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