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钢结构厂房结构设计探讨

2021-11-03 13:52
有色金属设计 2021年3期
关键词:吊车支座屋面

王 俊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云南 昆明 650051)

0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钢产量的稳步增加,基建项目决策理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工业建筑采用了钢结构建造,形成了钢结构厂房。在钢结构厂房中,钢结构的优势也充分展现:钢结构构件强度高,适应大跨度;延性好,抗变形能力强,抗震抗风性能好;整体重量轻,节省基础投资费用;构件工厂化制作,挺高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加工精度,减少了现场焊接工作量,减少了劳动力成本;预制构件现场安装,缩短了建设周期短,减少银行贷款利息支付;施工噪音及“三废”少,符合绿色生态环保理念,符合碳中和,碳达峰节能减排目标;钢结构建筑完成使命后可全部拆卸回收,再次利用,真正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持续发展。

钢结构厂房有轻钢结构厂房和重钢结构厂房之分。一般根据吊车吨位和平方米含钢量来区分。平方米含钢量在75 kg、单台吊车起重吨位50 t以上可定义为重型钢结构厂房。

重型钢结构厂房需要进行结构设计,对结构刚度、强度进行控制,满足安全、经济、适用、可行等原则。对重钢结构设计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对类似工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可减少探索时间、加快设计进度,提高设计效率,更好地为业主服务,为国家建设服务。

1 设计基础资料

1.1 自然条件

建设地点云南武定,生产产品高钛渣,抗震设防烈度7度,基本地震加速度0.15 g,设计分组第三组,场地类别II类。基本风压0.3 kN/m2;基本雪压0.35 kN/m2(百年一遇)。

1.2 厂房布置

厂房长度120 m,宽度51.6 m,柱顶高度29.5 m,柱距12 m,18 m,跨度18.4 m,14.4 m,1层建筑面积5 058 m2。平面布置见图1,建成后厂房见图2。

图1 车间柱网平面图

图2 建成后的厂房图

1.2.1 柱距确定

厂房柱距根据生产工艺条件确定。如⑦~⑨线间DC炉车间局部伸入主厂房内,柱距布置为12 m,这样能满足8条DC炉轨道伸入主厂房内的要求;铁水运输区①~②线间需要布置18 m柱距才能满足铁水运输通道要求;其他部位布置12 m柱距可较好地发挥柱的承载作用,可减少基础数量,综合投资较省。

1.2.2 柱截面初定

柱截面大小需要考虑吊车荷载及吊车位置、最小净宽、屋顶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综合确定,结构剖面图见图3。重型吊车作用下的双肢柱,吊车梁宜放置在肢柱上,目的是减小吊车轮压因偏心对双肢柱的不利影响。

图3 结构剖面图

柱截面初步确定时按柱高确定,下柱截面高度取h=(1/15~1/20)H,上柱截面取h=(1/9~1/12)H1,上柱设人孔柱截面高度hc≥200+450+200=850 mm,柱截面宽度b=(1/2~1/5)hc及400 mm。

中柱下段最小截面高度为人孔柱截面高度加左右行车安全距离c加吊车轮中心到外缘距离b,hmin=b+c+hc+c+b=300+100+850+100+300=1 650 mm,实际取h=2 000 mm,吊车梁放置于支柱上,并使上柱留有吊车运行安全距离。

左柱、右柱下柱段最小截面高度hmin=hc+b+c=850+300+100=1 250 mm,实际取h=1 800 mm,符合最小柱高要求,柱截面尺寸见表1。

表1 柱截面尺寸

1.2.3 厂房跨度确定

厂房跨度根据生产使用要求,考虑人孔柱截面、吊车安全运行净空空间、制动板架选型标准后综合确定。

工艺生产要求吊车跨度S=16.5 m,考虑插入距后,取下柱中心为轴线位置,跨度L=0.9+16.5+1=18.40 m,标准跨度为18 m,多出的0.4 m(0.15 m+0.25 m为插入距。吊车外缘到左柱、右柱柱边的净距离600 mm,到中柱外缘柱边的净距离为200 mm,满足吊车运行最小净距离100 mm要求,对吊车运行增加了安全感。

1.3 起重设备参数

结构设计中,起重设备对结构强度和刚度影响的主要参数是轮压及支座反力,目标是确定最小轮压Pmix、支座上的最大最小反力Rmax,Rmin及纵横向水平刹车力T。

1.3.1 1区主跨设备参数

最小轮压Pmix=(Ge+g+Q)/n-Pmax

=(432.8+155+500)/2-377

=166.9 kN

支座反力Rmax,Rmin,采用图解方式求解。结构分析时,选择⑤线处进行计算。绘制支座反力影响线,见图4。左右跨度按实际绘制,1个轮压作用在支座上时,影响系数取为1.0,由1.0线的端部向左右支座连斜线,每个轮子接触面到斜线的竖直距离为对应轮压的影响线,各个轮压下影响系数之和为综合影响系数η,轮压P(Pmax,Pmin)与η的乘积为支座反力R(Rmax,Rmin)。轮压下反力影响线见图4,反力综合影响系数η

图4 支座反力影响线图(单位:长度-m,力-kN)

η=0.6+1+0.84+0.431=2.871

由此求得最大支座反力Rmax=ηPmax=2.871×377=1 082.4 kN

最小支座反力Rmin=ηPmix=2.871×166.9=479.2 kN

横向水平刹车力T=(Q+g)α

T=(500+155)×10 %=65.5 kN

每个车轮上分到的水平刹车力T1=T/n,每台吊车共4个车轮,因此n=4。

T1=65.5/4=16.4 kN

支座上水平刹车力Tmax=ηT1=2.871×16.4=47.0 kN

1.3.2 2区主跨设备参数

图5 75 t吊车轮压支座反力影响线图(单位:长度-m,力-kN)

最小轮压Rmin=(Ge+g+Q)/n-Pmax=(717+240+750)/4-285=141.75 kN

绘制反力影响线求得η=0.492+0.633+0.858+1.0+0.742+0.6+0.375+0.233=4.933

由此求得最大支座反力Rmax=ηPmax=4.933×285=1 405.91 kN

最小支座反力Rmin=ηPmix=4.933×141.75=699.25 kN

横向水平刹车力T=(Q+g)α

T=(750+240) ×8%=79.2 kN

T1=79.2/8=9.9 kN

Tmax=4.933×9.9=48.84 kN

1.3.3 单台吊车作用下的参数

吊车作用下位移控制仅考虑1台75 t吊车作用,同过反力影响线图6,求得:

η=2.983,Rmax=850.2 kN,Rmin=243.7 kN,Tmax=29.53 kN

吊车荷载简图见图6。

图6 吊车梁荷载简图

1.4 屋面布置及屋面荷载

屋盖按轻型屋面设计。屋面板为双层夹芯彩板,高频焊接H型檩条,12 m柱间及18 m柱间设置托架,托架中部布置屋架,目的是减少屋面檩条的计算长度,从而减小檩条截面尺寸,降低檩条含钢量。为保证屋架正常发挥承载力作用,屋盖需要形成空间结构,屋面上弦需要布置横向水平支撑及系杆,屋面下弦布置纵向、横向水平支撑及系杆。因为车间内布置的吊车起重量超过50 t,所以屋架应按计算内力重新新设计屋架。

恒载取值:包括屋面彩板、檩条、支撑、系杆、拉条、托架等构件的屋面恒载,初算时取0.6 kN/m2,活荷载取0.5 kN/m2。屋面荷载计算单元简图见图7。

①集中力传到屋架节点上;②集中力传到柱顶上。

托架上的荷载按节点力计算传到柱顶,檩条传来的荷载也按节点力传到屋架节点上。

托架传来的恒载集中力:

P1d=3×9.2×0.6+3×9.2×0.6=33.12 kN

P2d=P1d=33.12 kN

P3d=3×4.4×0.6+3×4.4×0.6=15.84 kN

P4d=P3d+P5d=26.64 kN

P5d=3×3×0.6+3×3×0.6=10.8 kN

托架传来的活荷载集中力:

P1l=3×9.2×0.5+3×9.2×0.5=27.6 kN

P2l=P1l=27.6 kN

P3l=3×4.4×0.5+3×4.4×0.5=13.2 kN

P4l=P3l+P5l=22.2 kN

P5l=3×3×0.5+3×3×0.5=9.0 kN

檩条传过来的恒荷载:

Ptd=1.5×3×0.6+1.5×3×0.6=5.4 kN

檩条传过来的活荷载:

Ptl=1.5×3×0.5+1.5×3×0.5=4.5 kN

屋面荷载简图见图8。

图8 屋面荷载简图

1.5 吊车梁截面确定

吊车梁标准跨度为12 m,选用12 m实腹式图集中重级工作制(A6,A7)Q345钢吊车梁,50 t吊车选用GDLZM12-11,截面工字形腹板-1 500×14,上翼缘板-550×22,下翼缘板-300×22,劲板-120×8@1 500;75 t吊车选用GDLZM12-15,截面工字形腹板-1 800×12,上翼缘板-550×22,下翼缘板-360×22,劲板-120×10@1 500。18 m跨和24 m跨吊车梁采用变截面,端部高度同12 m跨梁高,中部变高,高度按L/8取用。吊车梁复核时设置制动板、边梁、竖向辅助桁架、水平支撑,制动板板厚8 mm,边梁采用槽钢。吊车梁复核、设计采用PKPM钢结构工具设计。轨道选用QU100,截面150×150×100×38。

牛腿标高根据吊车梁高度、轨道高度和支座垫板厚度确定。

1.6 伸缩缝布置

热车间,纵向温度伸缩缝区段长度为180 m,横向温度区段伸缩缝区段长度为125 m,超过标准时,需要设置温度伸缩缝,设缝时,需要设置双柱、联合基础。该项目纵向长度120 m<180 m,横向长度51.6 m<125 m,故不需要设置横向及纵向伸缩缝。

2 厂房结构受力

排架结构需要取横向和纵向计算单元进行结构内力分析,不同跨度、不同柱距的计算单元要分别取出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取大值包络设计。设计时分别取出②线,⑤线,⑦线,⑧线,⑨线和线、线、Ⓒ线等计算单元进行分析,按不利的结构单元分析结果,确定构件截面尺寸,控制位移、强度、稳定满足规范限值。⑧线结构为抽柱结构,考虑屋盖空间作用,吊车水平刹车力、柱间风荷载等将通过柱顶屋盖刚度协调传给相邻的排架柱,故应按结构分担的荷载进行单元划分和刚度划分。

文中限于篇幅限制,选取⑤轴线单元做实例分析,建模进行结构计算。

2.1 模型建立

采用PKPM钢结构二维设计模块建立模型。在柱底、柱顶、牛腿处、屋面梁处设置节点。柱底标高取-500 mm,跨度按18 400 mm设置,将屋架建入模型中。屋架轴网参考梯型屋架图集中GWJ18详图轴线尺寸确定,屋架坡度取1:10,端部高度1 500 mm,节点间距3 000 mm,上弦节点间距1 500 mm。

构件截面:左、中、右柱采用格构柱,按表1中截面尺寸输入试算,不满足则调整。左、右柱截面外形控制600×1 800 mm,中柱为600×2 000 mm;上柱采用H型钢柱,柱中部设置纵向加劲用于满足腹板高厚比限值,加劲肋在腹板两侧成对布置,其一侧外伸宽度为板件厚度t的10倍,厚度为0.75 t,左右柱上柱段H900×300×10×16,中柱上柱段H1 000×300×12×16,加劲板-120×10,模型中按十字柱输入。

屋架构件上、下弦杆采用L120×80×10,斜杆采用2L80×8输入验算。

铰接处理:屋架杆件上下弦端部、竖腹杆和斜腹杆端部简化为铰接,柱顶简化为铰接。

计算长度:屋架端部竖杆及端部第一根斜杆计算长度取节点间距,计算长度系数1.0,其他腹杆计算长度取0.8节点间距,上下弦杆平面内计算长系数度取1.0,平面外计算长度取水平支撑点间距,上弦取3 000 mm,下弦杆平面外计算长度取6 000 mm。

2.2 荷载输入

恒载:见1.4节计算。

屋架上恒载由檩条传来Ptd=5.4 kN

柱顶集中力由托架传来P1d=33.12 kN

活荷载

屋架上活载由檩条传来Ptl=4.5 kN

柱顶活载集中力由托架传来P1l=27.6 kN

风荷载,见表2、图9。

图9 左风荷载简图

表2 左风荷载计算表

q=βμsμzWoL

式中:

β——调整系数,取1.1;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柱迎风面取0.8,背风面取-0.5,屋面-1.3,-0.7;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地面粗糙类别B类,15 m高μz取1.13,20 m高处取1.23,30 m高处取1.39;

Wo——基本风压(kN/m2),取0.35 kN/m2;

L——迎风面宽度(m),取12 m。

吊车荷载:吊车起吊时,最大最小轮压产生的支座反力最大值、最小值、水平刹车力计算见1.3节,吊车荷载简图见图4。

2.3 参数设置

结构类型参数:选择单层钢结构厂房,设计规范《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计算,执行《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设计控制参数,程序自动确定容许长细比,受压构件的容许长细比λ取150,受拉构件容许长细比200,柱顶位移和柱高度比1/400。

总信息:钢材钢号Q345(Q355),截面板件宽厚比等级S4级。

地震计算参数:地震影响系数取值依据10抗规(16年修订),地震作用计算: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抗震等级四级,计算振型数9个,场地类别II类,特征周期Tg取0.45 s,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12,周期折减系数0.8,阻尼比0.045,地震力计算方式振型分解法CQC法。

分项系数及组合系数见表3、表4.

表3 荷载分项系数

表4 荷载组合系数

2.4 结果分析

分析计算由程序自动计算完成。

(1)超限信息:柱构件、梁构件和柱顶位移均无超限信息,说明构件选择合理。

(2)水平地震标准值作用底层剪力:126.4 kN;底层最小地震剪力(抗震规范5.2.5条):52.6 kN。

(3)周期

第1振型周期0.92 s

第2振型周期0.43 s

第3振型周期0.256 s

(4)位移控制

1台吊车作用下牛腿处位移10.3 mm,与牛腿处柱高之比为1/1 886<1/1 250,满足限值。

左风荷载作用下柱顶位移为34.8 mm,与柱高之比为1/862<1/400,满足限值。

左地震作用下位移柱顶位移31.5 mm,与柱高之比为1/952<1/400,满足限值。

恒+活位移8.6 mm,与跨度之比为1/2 140<1/400,满足限值。

(5)柱平面内计算长度,见表5。

表5 柱计算长度系数表

(6)柱应力比

格构柱按压弯构件计算截面强度、弯矩绕虚轴作用平面内整体稳定性,计算结果见表6,弯矩作用平面外的整体稳定可不计算,但应计算分肢的稳定,分肢的轴心力按桁架的弦杆计算,计算结果见表7。

表6 格构柱的强度、平面内整体稳定计算结果表

(7)钢格构柱总量统计,见表8。

表8 单榀构件重量统计表

2.5 人孔柱验算

将人孔两侧的分肢视为单向压弯构件,计算每个分肢的强度和在排架平面内和平面外的稳定。每个分肢的计算长度,在平面内和平面外,均取人孔净高。人孔类型:圆孔,人孔钢号:Q345。

人孔柱内力取上柱最大内力,N=416 kN,Mx=-824.9 kN·m,V=117.7 kN。

人孔高l=2 000 mm,人孔宽W=450 mm。

人孔杆件HN1000×300×12×16,b=300 mm,t=16 mm,t1=t2=12 mm。

单肢内力

N1=N/2+Mx/y0

Mx1=Vl/4

V1=V/2

验算结果:

人孔单肢强度151.46<305 N/mm2,满足。

人孔单肢平面内稳定验算156.04<305 N/mm2,满足。

人孔单肢平面外稳定验算176.96<305 N/mm2,满足。

2.6 柱肩梁验算

柱肩梁的腹板近似地按简支梁计算,见图8。作用于肩梁上的力P1、P2按下列公式计算:

P1=N/2+Mx/h1

P2=N/2-Mx/h1

图10 肩梁计算简图(a)边列柱(b)中列柱

肩梁的强度按下式计算

抗弯强度

抗剪强度

h1=1 500,h2=2 000,Mx=1 687.8 kN·m,N=2 484.81 kN

P1=2 367.6 kN,P2=117.2 kN

左肢反力Ra=1 775.8 kN,左肢反力产生的弯矩M=887.5 kN.m

肩梁高1200,腹板厚度-16 mm,翼板-600×30 mm,Q345钢材

弯曲应力35.5<295 N/mm2,满足。

剪切应力101<175 N/mm2,满足。

3 重型钢结构厂房结构设计关键技术小结

(1)结构跨度布置时,应重点关注吊车水平净空和垂直屋架下弦净空要求。

(2)12 m柱距宜在柱顶设置托架或托梁支撑屋架。

(3)格构柱外形尺寸应与吊车梁选用图集配合确定。

(4)应根据影响线确定最大轮压和最小轮压作用下支座上的反力值。

(5)重型钢结构屋面荷载与一般轻型钢结构屋面荷载有所不同,需要注意。

(6)风荷载对结构影响较大,需要手工复核输入。

(7)应建立横向、纵向计算模型进行结构受力分析。

(8)输入参数应选择单层钢结构厂房,并按《钢标》进行计算。

(9)输出结果应首先检查是否存超限信息,若有,应修改设计,直到消除超限信息。

(10)位移指标控制,风荷载、地震荷载作用下柱顶位移应控制在1/400。

吊车位移控制,仅考虑一台吊车作用下牛腿处水平位移控制在1/1250。

(11)格构柱需要验算柱强度、绕虚轴整体稳定、分肢强度、分肢稳定、缀条稳定、平面内、外长细比、构件高厚比、宽厚比等指标。

(12)人孔柱需要对分肢进行强度和稳定验算。

(13)柱肩梁需要进行强度和稳定计算。

4 存在问题

因篇幅有限,仅选取1个计算单元进行分析。实际设计时,应对不同跨度、不同荷载分布单元、纵向等计算单元,建立计算模型,对结构进行分析,并取大值包络设计。

5 结 语

将设计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促进了设计人员对重型钢结构厂房设计研究,对厂房设计中结构布置、模型建立、内力分析、指标控制、节点设计、构造措施处理等结构设计关键点探讨,为今后工程设计提供借鉴参考。展望未来,大量的工业建筑采用钢结构设计,符合绿色生态环保,符合碳中和,碳达峰节能减排目标,对钢结构设计研究,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设计质量,更好地为业主服务,为国家建设服务。

猜你喜欢
吊车支座屋面
探讨老旧小区屋面防水修缮工程的质量控制
一种坡度自适应球型支座的力学性能研究
工业厂房大型钢结构屋面施工技术应用探讨
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高层住宅屋面工程细部创优策划
不同摩擦系数下双凹面摩擦摆支座耗能性能的研究
骄傲的大吊车
实例浅析桥梁盆式支座更换施工工艺
吊车梁形式与设计
常见的几种桥梁支座的布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