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糖尿病老年人脂蛋白(a)水平升高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2021-11-04 09:05杨世亮温立强包金兰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载脂蛋白基线脂蛋白

杨世亮 温立强 包金兰*

研究表明,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水平升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1]。目前尚不清楚Lp(a)水平升高是否促进了静脉血栓的风险[5-8],而且研究结果不一致[2]。最近一项荟萃分析纳入1826 例静脉血栓栓塞和1074 例健康人,研究发现Lp(a)水平升高增加静脉血栓栓塞风险1.87(1.51-2.30),P<0.05[2]。但另一项前瞻性研究报道证实,Lp(a)水平升高与静脉血栓栓塞之间没有关系[3,4]。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非糖尿病老年人中Lp(a)水平升高是否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们纳入304 例,年龄60-70岁,无糖尿病患者,2017 年10 月至2020 年10 月就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均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152 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DVT 组,152 例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对照组,两组间年龄、性别完全匹配。我们排除了糖尿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肿瘤、长期卧床、手术、化疗和创伤病人。Lp(a)≥30 mg/dL 定义为Lp(a)水平升高。所有参与者分为Lp(a)升高组和Lp(a)水平正常组。

1.2 收集血样及生化指标 所有患者均禁食8小时,次日晨取上肢静脉血4 ml。送实验室检测脂蛋白(a)(Lp(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E(apoE)、血糖(FPG)、尿酸(Uric Acid)等生物指标。免疫比浊法测定Lp(a)水平。

1.3 DVT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本研究主要测量髂静脉(Iliac vein)、股静脉(Femoral vein)和腘静脉(Popliteal vein)血栓形成情况,定义为下肢DVT。

1.4 其他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40 mmHg 或/和舒张压≥90 mmHg 或长期服用降压药物。高脂血症:LDL≥3.37 mmol/L 或药物降脂治疗。高尿酸血症:尿酸≥360 μmol/L 或药物治疗。

1.5 统计分析 连续变量以()表示,两个独立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分类变量以n百分比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Lp(a)升高与DVT 风险的相关性,校正TC、LDL-C 水平、高脂血症、吸烟。所有统计均采用SPSS 23.0 软件进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病例-对照组临床基线资料比较 表1。

表1 病例-对照组临床基线资料比较(%or ±s)

表1 病例-对照组临床基线资料比较(%or ±s)

注:BMI:人体体重指数;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男性,n(%)年龄BMI,kg/m2高血压病,n(%)高脂血症,n(%)高尿酸血症,n(%)吸烟,n(%)饮酒,n(%)TC,mmol/L TG,mmol/L HDL-C,mmol/L LDL-C,mmol/L apoA1(g/L)apoB(g/L)apoE(mg/L)Lp(a)(mg/dL)FPG(mmol/L)尿酸(μmol/L)DVT 组(N=152)95(62.50%)64.76±2.65 23.52±1.36 60(39.47%)23(15.13%)*15(13.64%)49(32.24%)*13(8.55%)5.42±1.13*1.55±0.61 1.32±0.30 3.41±0.80*1.33±0.23 0.93±0.16 37.18±9.14 49.20±29.77*5.54±1.07 376.22±86.17对照组(N=152)102(67.11%)64.51±2.59 23.21±1.54 54(35.53%)11(7.24%)19(12.50%)32(21.05%)8(5.26%)5.07±1.18 1.66±1.06 1.27±0.30 3.17±0.91 1.28±0.24 0.94±0.25 38.02±14.17 37.40±24.22 5.35±0.75 359.88±106.25

2.2 不同Lp(a)组间临床基线资料比较 见表2。

表2 Lp(a)升高组和Lp(a)正常组间临床基线资料比较

2.3 DVT 发病率 见图1。

图1.Lp(a)升高组和Lp(a)正常组间DVT 发病率分布。两组间,DVT 患病率有差异,P=0.015。Lp(a)升高组中,股静脉DVT 发病率显著高于腘静脉血64.55%vs 9.09%,P=0.001。DVT:深静脉血栓形成。

图1 Lp(a)升高组和Lp(a)正常组间DVT发病率分布。两组间,DVT 患病率有差异,P=0.015。Lp(a)升高组中,股静脉DVT 发病率显著高于腘静脉血64.55%vs 9.09%,P=0.001。DVT:深静脉血栓形成。

2.4 Lp(a)水平升高与DVT 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见表3。

表3 Lp(a)升高与DVT 发病风险相关性

3 讨 论

目前对于Lp(a)水平升高是否促进静脉血栓形成仍未有定论[2-4]。Francesco Sofi 等[2]人的一项Meta 分析纳入6 项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826 例静脉血栓栓塞和1074 例对照,在固定效应模型下,Lp(a)水平>30 mg/dL 与静脉血栓形成显著相关,OR 95%可信区间1.87(1.51-2.30),P<0.001。而在LITE 研究中,纳入了19,921 名基线时无静脉血栓栓塞史、未服用华法林并测量Lp(a)的参与者,在187,044 人年的随访中,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尿病和Ⅷ因子等校正后,Lp(a)>30 mg/dL 与≤30 mg/dL 组间静脉血栓发生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6]。我们的研究提示,非糖尿病老年人Lp(a)水平升高会增加其发生DVT 的风险,其中股静脉血栓形发病率显著高于于腘静脉,结果与之前研究相近[5]。

Lp(a)已被证实具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凝血和促炎作用[6]。Lp(a)由与糖蛋白载脂蛋白(a)结合的低密度脂蛋白颗粒[APO(a)]组成,其结构类似于纤溶酶原[1-2]。Lp(a)中的APO(a)组分可通过干扰纤溶酶介导的纤溶作用促进血栓形成,其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载脂蛋白A1 水平降低可能在静脉血栓形成中起作用[6]。提高载脂蛋白A1 水平可能是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途径。

除了载脂蛋白A1 可能可以预防静脉血栓,载脂蛋白B 也有类似的作用。在一项静脉血栓形成的多重环境和遗传危险因素评估研究中,通过纳入分析2234 例首次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和2873 例对照组,载脂蛋白B 和载脂蛋白A1 水平降低与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增加相关[7]。这表明脂类在静脉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学中可能发挥作用。进一步支持本研究结论。有研究发现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与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降低相关[8]。

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Lp(a)水平升高是非糖尿病老年人DVT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如果通过降低Lp(a)水平,如口服他汀类药物,是否可以降低非糖尿病老年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是值得后续进一步探索研究。

猜你喜欢
载脂蛋白基线脂蛋白
高度角对GNSS多系统组合短基线RTK影响
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与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脂蛋白(a):携带武器的坏蛋
磷脂酶相关脂蛋白A2在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时的应用
化验单上的载脂蛋白是什么意思
化验单上的载脂蛋白是什么意思
GNSS 静态相对定位精度分析与比较
新版GAMIT10.70解算GPS/BDS基线精度对比分析
基于虚拟基线的相位干涉仪阵列优化设计
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