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对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供应质量的影响

2021-11-04 09:16范瑞娟敖丽冰白少娃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腔镜器械供应

范瑞娟 敖丽冰 白少娃

腹腔镜手术的流行与开展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因手术器械的复杂性和高精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器械术后处理的难度。若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的供应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会增加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从而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1]。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腔镜器械供应质量方面予以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的实施,在各个环节中严格贯彻质控要求,做好器械的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能有效保证器械供应的及时性与安全性[2]。本文以使用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进行诊治的患者120 例为研究对象,探讨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的施行价值。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以2018 年5 月至2019 年4 月使用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的12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 年5 月至2018 年10 月和2018 年11 月至2019 年4 月的各60 例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32 例,女28 例;年龄20-75 岁,平均年龄42.31±8.05 岁。观察组中男31 例,女29 例;年龄21-76 岁,平均年龄42.42±8.14 岁。两组患者的性别比、平均年龄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认可,患者及患者家属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器械质量管理措施,定期安排护理人员对器械进行清洁消毒等。(2)观察组:应用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主要的干预措施如下:①构建质量控制小组:结合本院人员情况,实地构建质量控制小组,共涵盖区域负责人、组长和组员三类角色,区域负责人员具备副高以上的护理职称,组长具有主管护师及以上的护理职称,组员选择责任心较强,专业能力突出,工作年限在3 年以上的护理人员。②明确工作内容,责任到人:了解本院已形成规定的腔镜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技术规范,按照规范执行的同时,逐步完善相关规定制度;结合本院腔镜器械供应的实际情况,制定清晰明了的工作流程(灭菌手段、组件检查和发送流程等);区域负责人制定器械质量的监测体系和相关流程,严格把控器械质量,体系中提到的检查工作由各个组长严格执行;针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和总结归纳;定期组织召开有关器械质量监测的评估报告,并及时上报给护理部和医务科等上级部门,按照上级部门提出的要求及时调整质量监测方案,严格监督组员认真执行。③严格落实工作内容:在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需对腔镜器械进行预处理和清点;在器械清点结束且未发现问题时,立即将器械按照一定的顺序标注和归置;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将腔镜器械送往去污区域,对其进行最小单位的组件拆卸,防止配件丢失;将配件统一收纳至加盖密篮筐内;借助低纤维棉布蘸水的手段对器械的光学目镜、导管等进行清洁,并将其放置在多酶清洗剂(按照1/200 的比例配置)中浸泡10 分钟以进一步清除污垢;浸泡结束后,采用75%酒精进行器械消毒;选取五倍的放大镜对器械的咬合程度和表面污渍进行查看,当用手触摸呈现光滑感且污渍清洗完毕则被视为清洗合格,在器械组装包装时,注意防止滚落和碰撞等意外事件发生。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感染发生率越低,则器械供应的质量越好;(2)两组的管理质量评分;(3)使用满意度(包括服务态度、无菌物品供应及时、有效沟通)。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应用卡方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感染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发生感染11 例,占18.3%,观察组发生感染2 例,占3.3%,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9878,P<0.01)。

2.2 两组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对照组管理质量评分为80.93±6.87 分,观察组管理质量评分为90.35±8.06 分,观察组的管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6.8897,P<0.001)。

2.3 两组使用满意度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使用满意度比较[n=60,例(%)]

3 讨 论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的职责是所有科室的物品清洁、消毒以及灭菌。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可谓繁忙、单调又极具风险性。众所周知,医院各科室用过的器械物品,均需要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及时回收、分类、清洁、消毒、干燥、灭菌及储存等诸多环节。如此,在某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均有可能导致本部门发生质量问题,导致患者使用物品后发生不良反应,如感染[3]。因此,在消毒供应中心设置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保证整个医院物品的干净性,能有效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4,5]。有研究表明,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若未实现工作内容的责任到人,会影响器械和物品的消毒水平,在手术效果和患者生命质量等方面也会产生消极影响,而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的实施,正好可弥补上述缺陷[6]。通过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质量把控的知识教育、提升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成立质量把控小组,以人员分工负责的模式做好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督检查,完善质量评价标准等措施,能实现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达到甚至超过预期水平,提升器械使用的安全性,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管理质量评分和使用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提示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能让工作人员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相关流程,能显著提升腔镜器械的供应质量,提高使用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供应质量管理中实施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能有效降低患者感染率,提升管理质量评分和使用满意度,建议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腔镜器械供应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供应足 需求旺 老百姓“菜篮子”拎得很舒心
机器人在辅助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PDCA循环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硬式腔镜管理中的应用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高原地区与非高原地区胸乳路径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对比研究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健身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