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空腹血糖水平、超重及糖尿病相关性分析

2021-11-05 10:55王熙然郑程荣白玉蓉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亚组糖化感染率

王熙然,郑程荣,鞠 鹏,何 妍,白 帆,李 琳,白玉蓉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弯曲杆菌,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2002年~2004年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Hp的感染率为40%~90%,平均为59%[1-2]。Hp感染不仅可引起胃肠道疾病,还与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病等疾病相关,近期也有研究其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3-6]。Hp感染与血糖、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糖尿病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但他们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针对某部特定体检人群Hp感染,分析Hp感染与血糖水平、BMI及合并2型糖尿病的关系,为该部门Hp感染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18年5月~6月在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某部门干部1 803例进行横断面研究。1 803例体检者中,资料不完整者268例,根据既往病史排除36例,因服药因素排除4例,共排除308例,最终进行数据分析的为1 495例,其中男性1 236例(占比82.7%),女性259例(占比17.3%),年龄39岁~93岁,平均(54.74±8.75)岁。本研究获得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体检者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资料不完整者;(2)既往有肿瘤病史、胃肠道手术、慢性肝炎、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病、严重心脏疾病、肺部疾病、肝硬化、肾病综合征、妊娠女性;(3)1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及铋剂及糖皮质激素者;(4)近1个月有重大手术者和严重感染等应激状况者。

1.2 方法 收集所有纳入研究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既往病史、年龄、BMI、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FBG)和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所有检查在同一天完成。体检者均为空腹状态,抽取静脉血约15 ml后以离心半径19.0 cm、3 500 r/min离心10 min,生化检测4 h内完成,使用仪器为迈瑞BS-3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该分析仪的配套试剂(南京颐兰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3C-尿素呼气试验要求体检者空腹向第1个气袋中吹气至饱满并拧紧,服13C尿素试剂60 ml温开水后开始计时,静坐30 min后向第2个气袋中吹气至饱满并拧紧。检测仪器为HCBT-01型呼气试验测试仪(深圳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根据75 g无水葡萄糖负荷(既往无糖尿病史者采用)或2两馒头餐负荷(既往诊断糖尿病者)获得餐后2 h血糖值。上述检测均由检验科技师完成。根据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分为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再以是否合并患糖尿病分为糖尿病Hp阳性亚组、糖尿病Hp阴性亚组。

1.3 诊断标准 超重:按照1997年WHO标准,BMI≥25 kg/m2为超重,<25 kg/m2为非超重。糖尿病: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或排除糖尿病。Hp感染:13C-尿素呼气试验0~4 dpm为正常,>4 dpm为Hp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对Hp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的糖代谢指标的比较体检者的总体Hp感染率为(24.4%),其中男性Hp感染率为24.5%(303/1 236),女性Hp感染率为23.9%(62/2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的FBG水平高于Hp阴性组[(5.3±1.4)vs.(5.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在Hp阳性组[(24.3±2.9);(5.7±0.8);(7.0±2.7)]高 于Hp阴 性 组[(24.0±2.7);(5.6±0.6);(6.9±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糖尿病的关系 本组资料中糖尿病患者共91例,Hp阳性者与Hp阴性者中糖尿病的合并率分别为8.5%(31/365)和5.4%(60/1 13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糖尿病者合并Hp阳性的比率为33.7%(31/91)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者合并Hp阳性的比率[(23.8%(334/1 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Hp阳性亚组与Hp阴性亚组的FBG分别为(8.6±3.2)mmol/L和(7.5±1.9)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BMI、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水平在两亚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糖尿病患者临床糖代谢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糖尿病患者临床糖代谢指标比较(±s)

注:与Hp阴性组比较,a P<0.05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体质量指数 糖化血红蛋白(%) FBG(mmol/L) 餐后2 h血糖(mmol/L)Hp阳性亚组 31 60.3±11.1 25.2±2.4 7.4±1.5 8.6±3.2a 13.7±3.4 Hp阴性亚组 60 59.8±9.3 25.2±2.6 7.0±1.3 7.5±1.9 12.7±3.4

2.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超重的关系 本资料超重540名,非超重955名,超重组中的Hp阳性率为27.4%(148/540),非超重组中的Hp阳性率为22.7%(217/95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中合并超重的比例为40.5%(148/365),Hp阴性组中合并超重的比例为34.7%(392/1 13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Hp感染与空腹血糖水平的关系 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对Hp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把年龄、性别、BMI、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作为自变量,Hp感染作为因变量,进行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FBG水平是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147(1.030~1.278),见表2。

表2 Hp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目前我国成年人Hp感染率仍达约50%,Hp感染已成为公众健康的重大问题[7]。2009年北京的一项研究发现1 232名受试者中54.7%的平谷区居民和41.3%的海淀区居民检出Hp阳性,地理区域、教育程度和年收入较低是与Hp相关的重要因素,农村地区的男性比农村地区的女性更容易感染Hp,农村地区的男性和女性比城市地区的男性和女性更容易感染Hp(P<0.05)[8]。本研究发现体检人群中男性Hp感染率略高于女性,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率明显低于上述研究,考虑与本资料人群均为干部、女性偏少、居住在城市基本均为高学历、收入较高等因素有关。

肥胖和Hp感染之间的联系在文献中仍存在着争议。2014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研究结果显示超重组Hp感染率高于非超重组,BMI与Hp感染呈线性正相关,高BMI增加感染Hp的风险[9]。然而一项台湾的研究发现肥胖与Hp阳性呈负相关,他们推测Hp缺乏可能是导致儿童和成人肥胖的致病因素,即Hp缺乏(尤其是在儿童时期)可能会增加肥胖的风险,同时治愈Hp感染的患者体重增加[10]。2019年一项Hp感染与中国成年人肥胖关系的Meta分析指出,我国肥胖与Hp感染有关,Hp感染可能是肥胖的危险因素之一[11]。本研究发现Hp阳性组的BMI虽高于Hp阴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阳性组合并超重/肥胖比例40.5%(148/365)、Hp阴性体检者合并超重/肥胖比例34.7%,(392/1132);超重/肥胖组Hp感染率明显高于非超重/肥胖组,分别为27.4%(148/540)、22.7%(217/9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文献报道BMI与Hp感染有关,肥胖与Hp感染相互作用的机制可能为肥胖可以改变人的免疫系统,这些免疫改变使肥胖个体具有了更利于Hp感染的免疫环境[12]。Hp感染刺激一些细胞因子过度释放,如IL-6、IL-8、IL-1b和TNF-α等,导致慢性炎症,增加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风险[13]。Hp感染者血清瘦素水平较低,血清瘦素水平的降低能刺激食欲,过量进食导致超重和肥胖[14]。也有研究发现Hp感染也可诱导减少食欲的产生和分泌激素[15]。因此,肥胖和Hp感染是一个机制复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机制对肥胖和Hp感染的管理意义重大。

Hp感染与糖尿病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他们之间的关系目前尚存在争议[16]。一些研究发现Hp感染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比健康人或非糖尿病患者更普遍,Hp感染也可能与胰岛素抵抗相关,但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尚无统一结论[17-18]。有证据表明糖尿病可能更易伴随Hp感染,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和胰岛素抵抗以及Hp引起的胃炎可能有潜在的影响。肠道相关激素和炎症细胞因子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19-20]。Hp感染后可减少胃肠道运动和胃酸的分泌,增加了细菌的定植并削弱了清除,血糖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高血糖可以导致更多的Hp定植及繁殖,这可能是糖尿病患者更易感染Hp的原因之一[21]。相反一些研究并未发现二者具有相关性[22-24]。本研究发现Hp阳性组FBG高于Hp阴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91例糖尿病患者中,Hp阳性亚组的FBG明显高于Hp阴性亚组(P<0.05)。本资料Hp阳性者合并糖尿病的比例明显高于Hp阴性体检者;糖尿病合并Hp阳性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糖尿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Hp感染与FBG、糖尿病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FBG是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1.147。

Chen等[25]发表的Hp感染与糖化血红蛋白A之间关系的Meta分析发现,Hp阳性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Hp阴性组,提示糖尿病患者(1型及2型)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相关性。Dai等[26]2015年的Meta分析发现,在1型糖尿病儿童和青少年中,Hp感染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与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较差有关。2型糖尿病组Hp阳性和Hp阴性患者的FBG水平有显著差异。在3个月的随访期间,根除Hp并没有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FBG,根除Hp可能无法在短期随访期内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本研究发现Hp感染与FBG有关,而与糖化血红蛋白无显著相关性,和上述研究的结果一致。

本研究属于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属于特定的体检人群,并不代表所有中国成年人的感染情况。本研究未区分首次感染还是药物治疗后未根除的感染者。

总之,FBG、BMI、合并糖尿病与Hp感染有关,合并糖尿病者Hp感染风险增加,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合理控制Hp感染对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或许有一定意义。

猜你喜欢
亚组糖化感染率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槭叶铁线莲亚组的研究进展
艾灸神阙穴对不同程度力竭运动大鼠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正文见第45 页)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