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的探讨

2021-11-05 02:33张梦月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28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张梦月

摘要:为了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阅读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读与写都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看似相互独立但其实相互联结。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阅读为基础,再通过写作促使学生提升阅读能力,让读与写有效结合。在写作中感悟文章的深层含义,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读写结合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基于此,本文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模式,对其进行相关探讨,这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读写能力有一定的作用,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让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提高。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的意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是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阅读与写作无论在学习的哪个阶段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教师要尤其重视。阅读是充实知识储备的途径之一,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经验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坚持写作训练,获得更多的阅读技巧。阅读与写作看似独立,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恰当方式将两者结合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意义很大。因此,小学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实现读写结合的模式。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的现状分析

(一)意识不到读写结合的重要性

从目前教学状况看,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阅读与写作结合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将两者分离开来,一直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认为阅读与写作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所以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过于解读文本,重视阅读技巧,忽视了通过相应活动来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同样的,在写作教学中也只是进行写作技巧和方法的讲解,与对应的阅读活动相脱离。

(二)读写训练的机械化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非常重要,但是部分教师采用的方式太过机械化。例如,教师让学生按照范文进行仿写,限定好结构,给定好思路,学生只是死板地将内容填充在框架里,甚至是机械式的背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范文应该有所取舍,扬长避短。长此以往,学生在机械化的重复过程中失去了写作的兴趣。阅读环节亦是如此,教师讲解文章时一味地灌输写作技巧,并没有进行具体讲解与示范运用,学生自然也不懂如何合理地将阅读中所获取的知识运用在写作中。

(三)缺乏读写结合的指导方法

有些小学语文教师意识到读与写之间的关系,也知道如果能将两者结合就会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重要的突破。但是如何在阅读环节开展写作,在写作环节融入阅读,或是将阅读环节顺利转化成写作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弊端,无法合理地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教师没有找到适用于小学阶段读写结合的方法,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的具体措施

(一)培养阅读兴趣,用读促写

兴趣是关键,培养阅读兴趣,用读促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運用的有效措施之一。教师留心学生的兴趣爱好,以此找到学生喜欢的阅读内容,运用适当的方式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接着抓住机会,教师指导学生在自己的阅读素材中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谈一谈、写一写。

例如,小学生都比较喜欢童话故事,在遇到童话类的课文时,我们可以抓住学生的兴趣以读促写。在教学《卖火柴小女孩》时,由小女孩的彩色插图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阅读课文,结合课题了解小女孩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激发学生往下阅读的兴趣。故事中小女孩十分〖JP〗可怜,那作者是如何表现的呢?教师进一步引导,让学生明白可以通过环境烘托、人物动作、语言等刻画人物形象,再让学生用这些方法进行创作,发挥想象编写一个与小女孩一样可怜的人物故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进行读后感训练

读后感是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具体体现。学生在阅读之后心中就会有所思考,有自己想要表达的情绪,这个时候是激发学生写作的最好时机。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情感的变化和内心的真实想法,将感触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读后感。不过,部分学生在写作中无法准确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无法真实记录自己的感想,这时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读后感训练。比如《梅花魂》一文表达的是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深深眷念之情,老人对祖国深沉而热烈的爱让人动容。教师讲解课文背景及内容之后,让学生分组自行讨论,谈谈在这篇课文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新的认知,写写内心的想法。学生在平时阅读中一定也会遇到爱国主题的文章,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读后感训练,通过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学会续写、改写或仿写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时,就可以抓住课本中的典型故事、典型人物进行续写、改写或仿写。而要做到这一点,要先对原文的写作方法、人物特点等进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学生一边研究一边思考,再将收获融入自己的写作中,内化成自己的文字,从而体会写作与阅读之间的关系。比如《凡卡》这篇课文就适合学生进行续写,它以凡卡的梦境结束,那是凡卡想象的画面,我们可以接着续写,如果爷爷收到了信,结局会不会发生改变,凡卡的命运会不会有转折,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从而提升写作能力。

(四)感知生活,多写体验日记

日记是积累写作经验的有效方式。课文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的,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文章关联起来,这样学生就会意识到自己在写日记时应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表达真情实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小学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增加生活体验,在个人感情基础上记录生活中的事情,多观察,多思考,实现读写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理解阅读和写作,感受阅读和写作带来的愉悦体验,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小〖JP〗学阶段,学生最爱写的日记题材就是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就可以作为学习的范例,课文中使用的游览顺序以及抓住重点景物来写的方法都值得借鉴。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游玩经历,写出自己的旅游日记,表达真实的情感体验。

结语

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的运用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意义重大,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推进,点滴渗入。结合学生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通过培养阅〖JP〗读兴趣,坚持读后感训练,学会续写、改写、仿写,感知生活,多写体验日记等方式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赵文静.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6):8586.

责任编辑:唐丹丹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