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黄河入画来

2021-11-05 11:58肖寒
走向世界 2021年40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黄河生态

肖寒

告别“万里沙”

初秋时节,黄河位山湿地公园少了往日人群的嘈杂,多了几分别致的美。清风微微荡开泛黄的芦苇,小船悠悠穿梭其间,平坦整洁的道路蜿蜒伸展,木栈道纵横交错于碧波之上,时有游人来往……

“以前,这里流传着‘每人一天二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的说法。大风一吹,黄沙漫天,‘打得眼睛都睁不开。”今年75岁的张立生是聊城市东阿县姜楼镇王小楼村村民,他曾眼看着村庄所在的位山灌区沉沙池一天天“长大”,成为占地3.5万亩、总泥沙量达3.66亿吨的黄河下游乃至全国最大的沉沙池。“60多年来,村民先后尝试过挖台田、在河堤种树、平整土地种粮食作物、种果树等,但因治沙经验不足,效果都不好。”张立生与所有居住在沉沙池区的民众一样,盼望着有一天能敞着锅盖吃饭、打开窗户乘凉。

2016年,聊城通过覆淤还耕、植树绿化等举措,围绕引黄泥沙治理,将防风固沙、工程改造与水景观打造、水文化展示、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服务乡村振兴等相结合,探索出了引黄灌区生态建设新路子。而今,张立生与村民的心愿终于得以实现。经过多年持续的治沙增绿,这片滋润着540万亩鲁西大地的全国第五大灌区、山东省最大灌区,满眼遍地黄沙、尘土飞扬已消失不见,风起处水波荡漾、珍稀鸟类翔集。

与位山灌区沉沙池情况相似,“一起风,这里就黄沙满天飞,黄河岸边也只有柳树,而且遍地垃圾。”地处淄博市高青县的黄河第九道湾——安澜湾,多年前也曾是灌区引水沉沙池,由于常年引水,淤积沙土大量堆积,极易形成扬尘。

“我们整合黄河、湿地、温泉、乡村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打造综合文化旅游产业园区,还打造了天鹅湖温泉慢城项目,规划面积50多平方公里,核心区湿地面积达5000余亩。”高青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付萍介绍,截至目前,当地恢复湿地面积200万平方米,形成绿化面积160万平方米,建成绿道20公里。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100多种鸟类“安家”,当地成为震旦鸦雀、天鹅等珍稀鸟类的重要栖息地。

生态得以改善,民众受益,良禽择佳地而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从黄河入鲁第一村,到入海处的东营市垦利区,山东在黄河流域生态建设的棋局上,一步步精准落子,生态魅力得以展现。

修复“绿色屏障”

东平湖地处鲁西南,从湖边望去,近处芦苇金黄,小船摇曳;远处碧波万顷,白鹭翩飞。就在近期,有摄影爱好者在东平湖接连拍到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据专家介绍,目前青头潜鸭全球数量已不足2000只,这次在东平湖发现300只以上的青头潜鸭群,着实让人欣喜。

东平湖是黄河中下游重要的蓄滞洪区,也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枢纽。近年来,东平县在全域范围内进行生态项目整体化布局,总投资32.14亿元,生态环境得到了大幅提升。通过拆除网箱、砂场清理、拆违清障等行动,东平湖水质稳定在国家地表水Ⅲ类水标准以上。为把好湖水质量,东平县在戴村坝修复了790亩湿地生态圈,有效减少了水污染,更让这里成了动植物的乐园。

水质好了,湖水清了,东平湖就像一颗嵌在鲁西南大地上的蓝宝石。为了给这颗宝石镶起一道“花边”,东平县大力建设环东平湖生态隔离带,74公里的生态防护林悄然成景。

今年3月,泰安东平湖环湖防护林带及山体绿化提升一期项目开工,项目总投资3.5亿元,建成后,将新增森林面积2000多亩,打造成集生态旅游、娱乐为一体的绿色生态长廊。

东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生广说:“通过对背湖侧构筑生态湿地水系,按照对氮、磷污染吸收降解能力,选择多种乔、灌木和水生植物栽植,项目建成后,将彻底解决农业面源污水直排入湖的问题,改善周边生态环境。”

沿黄区域是生态环境相对比较脆弱的区域。多年来,山东科学编制黄河流域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加快推进沿黄流域生态系统修复。而加强黄河生态保护,更离不开沿黄各市的密切合作、一体推进。今年3月31日,沿黄9市集中开工的93个生态保护项目,有52个纳入了省级重点项目,涵盖了黄河三角洲、东平湖、黄河滩区和小清河、南四湖等重点区域。9月18日,193个项目在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上集中开工,总投资1261亿元,生态保护类项目占开工项目总数的一半以上。

作为全国率先践行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项目,济南国际生态港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宏志介绍,济南国际生态港项目采用PPP模式,总投资91.8亿元,建设11个子项目,2025年全部建成投用。其中,将投资8.57亿元建设稼轩湖生态涵养修复工程项目,既能美化园区景观,又能调蓄洪涝。

构筑生态廊道

建设黄河下游绿色生態走廊,承载着实现黄河下游长治久安和滩区居民安居乐业的梦想,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任务,是统筹发挥黄河下游防洪护岸、水源涵养、生物栖息功能的重点工程。

去年,山东已明确提出把黄河生态廊道建设纳入全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的重点行动,到2025年建成初具规模的黄河生态廊道,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1049条河道管理范围宜绿化率达到95%以上。山东将在黄河沿线厚植生态底色,真正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从滨州市滨城区渤海十八路南首出发,沿南外环往东约2公里右拐下坝,道路两侧绿草葱葱、植被茂盛。沿着距离黄河仅20米的骑行道往北500米,穿过绿色长廊,就走进了滨城区市西街道唯一位于黄河滩区的小街村。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黄河生态
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
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
黄河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黄河流域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研究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
渡过黄河看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