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作文有时会辜负你的努力

2021-11-05 17:11仇士鹏
意林·作文素材 2021年19期
关键词:竹笋气质议论文

仇士鹏

2021年中考,四川省遂宁卷选用了我的《竹笋印象》作为现代文阅读理解题,亲戚知道后,就让我帮她看看她家正在念初二的小曦的文章。很多同学平时在作文方面同样下了苦功夫,积累素材、学习技法、背诵优美段落……但有一些共通的问题,想来平日里不易被重视,从而导致作文分不高,为什么你的作文有时会辜负你的努力?以下这些问题应当慎重对待。

常见问题1:东拼西凑,看似花枝招展,实则不伦不类

如果把天下最美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就一定能组装成世间最美的存在吗?肯定不能。比如把孔雀的尾羽移植到北极狐的身上,北极狐就成了四不像。

由此类比中学生写作。中学生作文常常显得涣散和松散,因为行文时,学生常会强行插入一些自己觉得很“炫”的句子、段落——可能是来源于平日阅读的积累,也可能是写到此处的灵机一动,他们觉得能够为文章锦上添花就塞了进去。但是它们和文章的主旨并没有关系,这就会变成拖泥带水的废话,不仅会分散读者的精力,而且会产生错误的引导,让读者走上理解的歧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看似热闹,但读者怎么知道“哪颗珠子”才是文章的核心呢?

解决方向

在写作的时候,要抓住文章的核心部分,即能够承载、深化立意的部分,或者冲突、矛盾集中爆发的部分,由此进行前因后果的叙述。

实例:比如为了表达母亲对“我”的关爱,以枇杷树作为主要写作对象,那么在写作的时候,重点部分,或者说主要篇幅要集中在这些点上:

母亲一生好强,却甘愿为了“我”放下面子,向别人讨要枝条,表现母亲无怨无悔的爱;写在母亲的关爱下,枇杷树长势多么喜人,表现母亲照顾它的细心程度,而这源于母亲为了让“我”日后能吃上质量上佳的枇杷;写母亲绞尽脑汁,做出创意十足的枇杷美食,写“我”吃到后的满足,表现母亲对“我”的用心……

但不能着力于写为什么“我”喜欢吃枇杷,枇杷树在风雨中如何历经磨难地生长,枇杷在古诗中承载了怎样的文化内涵等。它们虽然和枇杷有关,但在这篇文章中,既不能推动情节发展,也不能深化文章的抒情效果,只能起到凑字数的作用,而且会让读者对文章的中心思想产生错误的判断。因此,无论那些句子语言多么华丽,内容多么高端,能彰显你多么广泛的阅读面,都要删去。

技法总结:好文章不是堆砌出来的,而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由舍而得。我们写作应当结合主题,筛选合适材料,再用逻辑的绳子把它们串联在一起。面面俱到的,不是作文。在写作的时候,应该问清楚自己,每一段究竟有何作用,就像做阅读理解题一样,思考在结构、内容和情感上有没有意义,要是没有的话,再好的句子都要舍弃。

这类问题,有个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在写作之前,用一句简单的话把主要内容写出来,然后不断在前后增补。在最凝练的状态下,你自然会知道逻辑是否通顺,内容是否契合,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常见问题2:为了议论而议论,油水分离

小说中的转折前,都会有铺垫或者伏笔,产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这叫水到渠成。写作文时,说理也当如此。任何说理都不是在叙述完成后,强行塞一段议论,它必须是有理有据,水到渠成的。

解决方向

用观点统率描写与记叙。在写景、写事的时候就可以进行铺垫,并写一些浅层的思考,然后在后面进行深层论点的阐释。

实例:以《竹笋印象》为例,这篇文章写的是竹笋带给人的思考,我这样写道:

“嘴尖皮厚腹中空”,竹笋着实其貌不扬。母亲时常对我开玩笑说:“你以后要像竹笋一样,做事有冲劲,但又不招摇。”她说,不能像花花草草那样,个子长不高,心思全都放在花香上了。看看竹笋,不妖不艳,踏踏实实,长大后还十分虚心,所以才能冠名“竹林七贤”,为历代隐者所钟爱。当然,还要有足够厚的脸皮。每次下雨后,竹笋就一个赶着一个地冒了出来——它们可不会在这时候“孔融让梨”,把生存的机会拱手让人。早一点破土,多长高一点,就能吸收到更多的雨露。

此段通过引用古语和母亲的教诲,用对比和拟人的手法,夹叙夹议,表现出它干实事、有冲劲的特点,并阐述要珍惜机会,事事争先的道理。在这里,每一句话都有强烈的目的性,服从于想要表达的观点。叙述和议论同时进行、互不分家,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这便揭示了一个技巧,就是在议论的时候,可以借助对事物的拟人化描写,或者比喻、联想等,将观点“融”入,让描写中有论点,让论点中有内容,这会极大地提高叙述与议论的结合度,让文章结构更加紧致。

相反,如果单纯进行描写,从五官感受等方面着墨,写竹笋的形状、质地等,然后另起一段,用“在我看来”这类句子突然引出“行动比漂亮的言语更有力,我们要珍惜机会,事事争先,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论述,大谈社会现象,而只字不提竹笋,就会显得僵硬且突兀,形成为了描写而描写,为了论述而论述的各自为营的局面。

这两种写法对比,前者如血肉相连般贯穿文章,后者则是上菜式的叙议分开,自然是前者更加圆融自如。

技法总结:在描写、抒情的时候,要想清楚,这些不是为了将事物的特点展现得更生动、更全面,而是为了引出后文的议论,它们的存在是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所以,寫作时要强化三者有共性的地方,在衔接紧密的地方用力,并令三者相互穿插,夹叙夹议,保证文章前后不断照应、叙议多处呼应,才能使文章更加凝练、集中。

常见问题3:前言不搭后语,议论不到点上

议论是对一段内容的总结与升华,也是承载文章思想节点与脉络纽带的部分,如果议论和前文的叙述并不一致,就会让文章失去最根本的逻辑性和严密性。这种情况的出现多是因为学生想到观点之后,并不能找到合适的材料将它引出,于是生搬硬套,让内容无法衔接,甚至自乱阵脚。

猜你喜欢
竹笋气质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AUDI Q7 无畏,是我一贯的气质!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受得起,也是一种气质
竹笋
竹笋
小竹笋的梦
挖竹笋
WHAT’S INSIDE DOESN’T 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