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掌村的日子饱满香甜

2021-11-06 09:33徐以立受访者提供
至爱 2021年10期
关键词:鲜食公益爱心

文|徐以立 图|受访者提供

01 杨其根走入田间地头,观察鲜食玉米生长势头

02 徐掌小学的新功能教室

走进徐掌村,一幅乡村振兴大美画卷在面前徐徐铺开:产业发展丰富多样,标准化学校宽敞明亮……谁能想到,这个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房乡西南部的偏远山村,曾是典型的贫困彝族白族聚居村,312户人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236户。

这些转变,要从上海市助力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上海昱程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昱程建设”)总经理、党支部书记杨其根来到徐掌村开始说 起。

2018年5月,在上海市闵行区援滇干部的牵线搭桥下,发起人杨其根带领上海闵行莘爱党工团公益联盟(以下简称“莘爱公益联盟”)首批帮困助学考察团,远赴徐掌村进行帮困助学考察。

“在那里,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家徒四壁’,有的房子甚至还没有屋顶。”通过挨家挨户走访慰问,他发现村里的贫困户数很多,捐资送慰问金只能救一时之急,不能从根本上让这些家庭摆脱穷困。“实施产业扶贫,能从源头上改变村子。”他暗自下定决心。但是现实情况是:徐掌村地处高原山区,雨水少,土层薄,属于旱地,可种植的农作物较少。

“到底什么样的产业才适合在徐掌村发展呢?”他又陷入了沉思。

从徐掌村回沪后,杨其根就开始积极想办法,找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的教授,找闵行区农委农村科技服务中心的专家……迸发出的一些设想受环境、资源的限制,最终没有实行。

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一条“上海交大新品鲜食玉米培育种植成功了”的新闻让他如获至宝:徐掌村多为山地,地质的属性适合种植玉米;如果把改良过的鲜食玉米引入徐掌村,能不能提升玉米经济附加值,从而调整当地产业结构,成为乡亲们脱贫的突破口呢?

于是,杨其根马上找到上海市农科院顶尖的玉米种植专家,组成上海市农科院鲜食玉米专家服务团赶赴云南。专家团队在多次深入徐掌村调研分析后与徐掌村达成共识,最终确定了“以种植带动养殖”的产业发展新路子:要种植适合城市居民口味的鲜食玉米,加工后销往城市,增加附加值;同时,扩大养殖肉牛与纯生态家禽家畜,玉米除满足食用外,盈余部分养殖业可以消化,实现更大的经济价 值。

2019年起,徐掌村开始试种鲜食玉米。同年10月的一天,昱程建设的会议室显得分外热闹。原来为了保障新鲜,杨其根自费将成熟采摘的鲜食玉米,从2500公里之外的徐掌村空运回上海。热心公益的员工们更是自愿自发地放弃了假期休息,帮忙打包鲜食玉米,以便销售。

“因为我们知道放进包裹的不仅是鲜食玉米,更是徐掌村的扶贫希望。”当时参与包装工作的昱程建设党支部书记窦霞说。“扶贫,就应该‘扶’到老百姓的心坎里,把帮扶对象当家人,把他们的事当自己的事。”杨其根说。

2019年,短短两三天就销售获款66 371元。金额虽不算多,但为产业脱贫开了一个好头。目前该玉米试种项目不仅被列入了沪滇扶贫协作项目,更作为科研课题成功申报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内科技合作项目“鲜食玉米绿色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2020年8月,杨其根又和上海市农科院鲜食玉米专家服务团再次来到云南,走进田间地头实地考察成果。令人惊喜的是,该项目同时开展了多元复合高效的鲜食玉米套种大豆等茬口种植试验,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希望村民们的日子能像这些鲜食玉米一样,饱满香甜。”他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 点。

2019年,《保山日报》收到一封特殊的读者来信。那是徐掌小学校长李有茶写给上海市闵行区委区政府、合作交流办的感谢信:“感谢你们辖区内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他们为徐掌小学和徐掌村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徐掌小学成立于解放初期的1951年,是较为典型的少数民族完全小学,学生均为彝族,通用彝语和汉语。由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该校只有4名正式老师、3名代课教师。由于统一补助的代课费较低,致使学校无法招聘到有教师资质的教师,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2018年5月,当杨其根和莘爱公益联盟的爱心企业家第一次走进徐掌村,就与该村党总支签订爱心帮扶协议,并展开了一系列帮扶行动。每年资助总计52 800元,直至孩子们完成学业。

“徐掌村的未来全靠这帮孩子。”他内心的信念很坚定。但是,看到他们不光没有校服穿,有的甚至还穿着破烂衣服、拖鞋来上课;校长、教师们都挤在约10多个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共同办公;代课教师宿舍由储藏室改成;缺电脑、课桌椅等教学设施,无音、体、美、图书室等功能教室……他和爱心企业家还是感到万分心疼。

为了切实提升徐掌小学的整体教学水平,2018年暑假期间,他和莘爱公益联盟回到徐掌村,带了一连串的好消息:他们为每个学生订购了两套,总计300余套校服;他们不仅为代课教师每人每月发放1800元的津贴,还招聘到具有教师资格证的3名大学毕业生来执教;他们帮助建立了一支15人的网络支教团队,以远程授课模式,进一步让学生们接触到更多更广泛的文化知识;20多个成员单位及其他爱心企业共同募集资金近200万元,为徐掌小学新建了一幢三层教学综合楼、一个体育场地和校门、围墙等设施。

如今的徐掌小学,从一栋矮小的砖木结构教学楼蜕变成拥有计算机教室、体育室、图书阅览室、音乐室和科学实验室的教学楼,孩子们也能在篮球场里快乐地满场飞奔。但最让杨其根高兴的是,学生的成绩得到明显提高,最好成绩从上一年的全乡倒数第一上升到全乡前十名。

“杨爷爷”“杨爷爷”……每次来到徐掌村,乡亲们和孩子们总是热情地邀请杨其根去家里坐坐、看看。他总是欣然应允:“不为别的,都是自己家里人。”同样是农民的儿子,看着孩子们茁壮成长、乡亲们的日子蒸蒸日上,他比谁都高兴。

看到捐了这么多钱,每年还用花这么多时间扶贫扶智,很多人以为他是家财万贯的大企业家。但笔者走进他的公司,走近他本人时,却愕然发现,他的公司并非那么财力雄厚,他也是衣着朴素、笑容质朴,是拖着一条残臂的老爷爷。但就是这样一位老爷爷,为了扶贫大业,不到3年时间里十进徐掌村,翻山越岭,撑起了一个地区、一代人的希 望。

“我走得动,我做得动,我就要去云南,我就要去徐掌村。”谈起未来的公益计划,杨其根说得很简单,“因为,我是党员呀。”

猜你喜欢
鲜食公益爱心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杨凌高叶酸鲜食玉米成健康餐桌『新贵』
狗的爱心
公益
公益
公益
爱心树(下)
全国鲜食玉米速冻果蔬大会举行
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