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的两次婚姻

2021-11-06 13:22徐廷华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魄力淑芬梁漱溟

徐廷华

梁漱溟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他曾自称最讨厌哲学,结果却讲起了哲学;他在学校里根本未读过孔子的书,结果开讲起孔子哲学;他未读过大学,结果偏教起了大学生;他曾经发誓一辈子不娶,结果却结了两次婚。

勉强成婚后渐生夫妻情

梁漱溟年轻时一心向佛,无意于婚姻和家庭。1921年初冬,梁漱溟28岁,曾发誓一生食素、终身不娶的他,在其父死后,自咎未成家生子的不孝,开始考虑终身大事。彼时,在军界的朋友伍庸伯把自己的妻妹黄靖贤介绍给了梁漱溟。

伍伯庸问梁漱溟的择妻条件,梁漱溟说:“在年龄上、容貌上、家世上全不计较,但愿得一宽和仁厚之人。不过,单是宽仁而缺乏超俗的意趣,似乎亦难与我为偶;所以宽仁超俗而有魄力者,是我所求。这自然不容易得,如果有天资大略近乎这样的,就是不识字亦没关系。”

黄靖贤小梁漱溟一岁,长相一般,为人也缺乏热情,还不聪慧。由于出身名门,从小茶来伸手、饭来张口,因此对家务更是一窍不通。对于这位姑娘,梁漱溟也并不特别在意,但他不想让伍庸伯为难,有负朋友的一番美意,还是娶了她。

两人于1921年11月成了亲。成婚之夜,梁漱溟与黄靖贤谈及上面说的宽厚、超俗、魄力三点。“她不晓得魄力一词,问此二字怎样写。”由于文化差异,梁漱溟与黄靖贤两人感情平淡,精神上很少交流。梁漱溟一开始对黄靖贤并不十分满意,说她虽没有读过书,但识得字。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几年的磨合,二人越往后越生出爱意来了,属于那种典型的“先结婚后恋爱”。

尤其在黄靖贤去世前4年间,夫妻感情弥笃。梁漱溟在得二子后,还想要个女儿,因此黄靖贤在两度小产后再次妊娠,终因“胎盘前置”的难产,于1935年去世,年仅42岁。梁漱溟痛苦不已,并决定以后不再续娶。

无奈中续娶却情投意合

梁漱溟自己也沒有料到会续弦。如果说,他的第一次婚姻平平淡淡,那么,这一次则是沸沸扬扬。

抗战开始后,许多文艺家和学界名流齐聚桂林,梁漱溟也归返故里。1943年夏,年届半百的梁漱溟偶然结识了在桂林当教员的“老姑娘”陈淑芬。陈淑芬47岁,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尚未婚配。她长得较漂亮,也会打扮,虽年近半百,但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十余岁。有才有貌的陈淑芬一心想嫁给哲学家。两人一见钟情,你来我往,形影相随。不久,他俩的爱情竟然成了一则闻名广西的新闻。桂林的报纸以幽默风趣的口吻,大量地报道他俩颇具浪漫色彩的恋情。

1944年,梁漱溟和陈淑芬热恋半年后,在友人的家里举行了传统的婚礼。婚礼由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李济深主持,当时在桂林的文艺界和学术界名流100多人参加了婚礼。

来宾发言完毕,大家纷纷要梁漱溟报告恋爱经过,梁漱溟无法推脱。他说:“我听说现在谈恋爱要花很多钱,上馆子、看电影、听戏,给女友买东西等,我却囊中羞涩,不好意思谈及此事。但我的确给她写过信,邀约她在天气晴朗时一起去经山村的河边散步。可是约定的那天,天公偏偏不作美,恰逢阴天小雨。她是否会应约前来呢?我犹豫了一会儿,拿着把伞就出门了,半路上,我很高兴地遇见了她。于是,便打开雨伞和她一起到河边去散步。这是我一生中最有趣的一次散步,是在雨中。后来,雨大了,我们便到路边的小亭子里坐了一会……”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段恋情在梁漱溟心中是多么的甜蜜。梁漱溟报告了与陈淑芬的恋爱经过之后,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抒情小调”。唱完了歌,梁漱溟突然向来宾高声宣布:“我们现在可以走了!”话音一落,他牵着陈淑芬的手迈出了宴会厅。这个婚礼,据说是当时桂林文化界最有影响的一件盛事。

厄运中是妻子坚守陪伴

梁漱溟与陈淑芬的婚礼虽然举行得十分热闹,婚后却不是那么幸福。梁漱溟是个社会责任感很强、做事认真的人。他一旦投身事业和工作,很少顾及家庭。正像他在《寄宽恕两儿书》中所说:“我不谋温饱,不谋家室。”

尽管梁漱溟对后来这次婚姻不太满意,但他还是很感激陈淑芬,因为她是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与他结婚的,陪伴他从中年进入耄耋之年,并为他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因此当陈淑芬1979年去世时,年已86岁的梁漱溟为她诵经守灵。

猜你喜欢
魄力淑芬梁漱溟
谁更需要读书
致新敏队长
梁漱溟的“不贪”
捡到十块钱
我要读一年级了
下课时间
粱漱溟:金钱哪有人才重要
向改革者致敬
雅致之旅
阎淑芬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