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住区园林景观精细化设计浅析

2021-11-07 00:52陈亮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1年10期
关键词:住区园林景观精细化

陈亮

现代住区是城镇居民生活及社交活动的核心场所,伴随社会经济水平的整体发展,以及地产开发的引导与竞争,现代住区内部园林景观的品质正日益提升,并成为人们追求居住环境质量的直接反映。在此背景下,作为影响园林景观品质的重要因素,景观精细化设计的水平也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重点。

1.景观精细化设计的理解

首先,景观精细化设计是动态的、全过程的,其时间轴贯穿于从前端设计到落地实施,直至交付后评估的全阶段。其次,景观精细化设计是合理的,有重点的,其涉及范围虽包含了从空间规划到细部构造等多方面内容,但都应基于参与者正常的生理和心理诉求,并收敛于合理的成本限额之内。可以说,精细化设计是平衡园林景观形式与实用的重要途径。

2.景观精细化的设计要点

2.1 场景规划精细化

广义上看,现代住区的园林景观就是场景的集合体,不同类型、不同属性的景观场景赋予了现代住区丰富的居住体验,精细化规划场景可重点从几方面着手。

2.1.1 匹配空间尺度

尺度直接影响参与者的空间感受,不同尺度的场景空间,需要采用与之相匹配的设计手法和设计元素。扬·盖尔曾提出:20m~25m 距离内,“大多数人能看清别人的表情和心绪,在这种情况下,见面才开始变得真正令人感兴趣,并带有一定社会意义”[1]。那么,在这个尺度下,选择设置开放型的小型活动广场或者会客中庭显然是较为合适的,反之,若运用墙体或绿化等元素将此空间切割成若干个围合型小区域,无疑将造成空间浪费,体验也会显得零散且趋同。

2.1.2 契合功能需求

不同的年龄分布、家庭构成、兴趣爱好等因素,将引导出不同维度的功能诉求。例如,在年轻人群集的情景下,开放的互动共享空间无疑是呼声最高的;而在爱宠人士聚会的情景下,半围合的萌宠乐园无疑才是最佳的选择。因此,通过精细化专项分析,推导契合功能需求的场景配置逻辑,方可达成较高的客户满意度[2]。

2.1.3 凝练故事脉络

精细化设计的策略首先要尊重住区所处地域的地理文化,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的解析与重构,提炼出景观主题及故事线,再借助合适的景观元素落位,赋予不同场景空间以个性及灵魂。

2.1.4 强调主次分明

住区景观的商品属性决定其在规划场景模块时,必须同步考虑成本分配,通过科学地分析思考,做到主次分明,适度适配。例如,在主入口、中心花园等重要场景部位,成本可适度倾斜,以配置丰富的景观元素;在次要的场景空间,如狭长的宅间花园、车行道周边等,可以绿化为主,弱化装饰手段。

2.2 细节推敲精细化

如果说场景模块是宏观层面上的精细化设计,那么景观细节就是微观层面上的精细化设计,一个优秀的住区景观往往就是在不经意间给参与者带来惊喜和感动。

2.2.1 侧重人性化设计

细节往往是参与者和景观接触的第一载体,直接影响参与者对景观的印象,对此,精细化设计要求充分结合人体工学、色彩学等原理,对诸如坐凳、台阶、坡道等景观细节形态、构造进行推敲,从材质的舒适性、尺寸的合理性、色彩的适配性等方面入手,实现以人为本的景观体验。

2.2.2 强调生态健康

在国家绿色、节能、低碳的宏观战略下,现代住区景观需要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贡献更多力量。在节点构造中融入雨水、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的回收利用措施,在饰面选材时采用低碳、可再生材料替换传统的石材等等,都将是景观精细化设计的内容。

2.3 植物配置精细化

植物组团是住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配置过程中,(1)要根据住区气候和地理特征,优先选用乡土苗木和常规苗木,以增强整体生态适应性;(2)可结合场景模块特征,选择主题植物,如竹境,樱花林,果木园等,以强化景观场景的可记忆点;(3)最后要重视色彩、季相、层次的综合搭配,通过植物落叶常绿的交叠、色叶花叶的穿插、高矮疏密的变化体现住区景观的丰富性[3]。

2.4 效果管控精细化

实践性强是园林景观最大的特点之一,效果落地过程也是再设计的过程,可以根据实施内容的复杂程度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1)对铺贴、安装、地被草坪种植等实施内容,其内部元素的品质、规格相对稳定,可通过设计选型定样、样板先行评估等措施控制落地效果。

(2)对地形、组团、假山叠石等实施内容,其内部元素的形态规格、组合形式相对灵活多变,则需要设计者结合实际的场地条件进行细致地分析推敲,有条件的还可运用软件模拟,以确定最适合的实施方式。

(3)对创新性、互动性的实施内容,如雕塑、装置等,设计者需要亲身参与体验,方可验证设计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3.景观精细化设计案例分析

璞悦山河项目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占地面积约30000m2,定位为刚改类,整体设计完成于2020 年,项目以“桃源雅境”为设计主题,通过“寻境——入境——乐境”的故事脉络,塑造了典雅恬适的现代住区景观

3.1 场景规划定位

本项目最大场地优势在于30m×25m的主入口空间以及50m×70m 的超大中庭空间,其余部位大都为以登高面为主的宅间空间以及环形车道,因此在设计伊始,即厘清了本项目的场景主次逻辑,即重点针对主入口、大中庭两个场景进行了精细化设计。

主入口,同时满足商业通行、社区围合以及形象展示是此场景的首要需求,因此通过设置景观门楼以及开放型广场,可充分释放尺度优势,凸显入口礼序及整体调性;对中庭,基于刚改定位的客群分析,强调氛围的生活场景会明显优于偏重形式的会客场景,于是,超尺度多功能阳光草坪结合大型社区活动场地便成为最佳选择,林荫绿草沐光树屋,老者闲谈稚童嬉闹,浓浓的桃源生活情景瞬间拉近景观与参与者的距离。

3.2 细节及植物定位

除却考究各景观节点的材质、尺寸、颜色以外,本项目的精细化设计更是与时俱进地引入智慧健康理念。例如,在住区入口,通过人脸识别、人车分流、无接触配送等细节设置,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接触。在慢跑道上,选择了透水防滑的饰面材料,采用鲜艳的色彩标示距离、方向以及对应消耗的卡路里数值,并配置了太阳能夜跑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植物方面,通过充分利用绿化空间,组合配置香樟、芒果、山樱花、茉莉等福建乡土植物,形成丰富的组团变化,有效提升空气更新效率及质量,引导参与者融入住区景观,营造出健康的人居环境。

图1 主入口夜景

图2 大中庭效果

3.3 效果管控定位

本项目的实施实现了有效的全程精细化管控,其中有三处关键性节点:(1)通过拟定的效果管控计划,明确了样板段的内容与制作标准,为批量实施打下基础;(2)对地形与变标高顶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模型推敲,在获取最优地形处理形式的同时,避免了最浅覆土厚度不满足规范要求的风险;(3)对个性化树屋和主题雕塑,协同专业厂家逐项落实材质、构造、灯光等工艺细节,让概念专项方案完美展现。

4.结束语

景观精细化设计也是动态的全阶段设计,需要落实到每个环节,做好前期调研、过程优化、后期评估;同时,需要匹配具体项目特征及需求进行合理化设计,做到有序可控、主次分明;最后,景观精细化设计更是未来的趋势所在,必将随着社会经济及生活水平的提升,实现发展完善,迭代更新。

猜你喜欢
住区园林景观精细化
环境要素与住区户外活动影响机制研究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基于最小开发单元模型的住区紧凑度测算与评价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房地产开发中园林景观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与控制
住区适老化改造的困境与规划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