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住的大院

2021-11-07 10:35魏红艳
回族文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馓子大院里哈萨克族

魏红艳

小时候我们住在县政府家属院里。大院里居住的民族特别多,有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等。大院里的孩子也特别多,每家大大小小都有三四个孩子。记得我家过年的第一盘油馓子就是一位同院的维吾尔族大婶帮我们炸的。

以前,每到过年,妈妈都是带着我们兄妹几个自己炸油果,后来,妈妈发现,维吾尔族大婶乌帕家的馓子炸得特别好吃,摆得也特别好看,就请前院的乌帕大婶来我家给我们炸油馓子。炸油馓子比我们炸油果子要复杂得多,费时也很长。

记得那是一年的春节前夕,乌帕大婶来到我家,指导我妈先用花椒水、油和鸡蛋和面,和好面后发面。乌帕大婶把发好的面切成几块,让我们反复地搓揉。然后她把每块揉好的面都切成面剂子,让我们揉成圆饼放到面盆里备用,每个面剂子上还要抹上油,不让粘连。

一切准备停当,乌帕大婶让我妈妈起火上锅。妈妈在炉子里添了几块煤,然后往锅里倒了些油。这时,我们学着乌帕大婶的样子把醒好的圆面饼中间用手指穿一个洞,捏开捏长,搓成筷子粗细后交给她。只见她把面条用双手盘绕十几匝后拉细,移到两根长筷子上抻长,然后将一端放入油锅里稍炸,等起小泡后提起,再炸另一端;随后,将中段入油稍炸后再全部入油把两根筷子错开合起来,抽出筷子,用筷子拢住面条,使其形状成半圆形,等炸至金黄色时捞出摆放在大圆盘里。她的动作很娴熟,我们一边望着她炸馓子,一边搓面,搓得手都困了,她看我们慢下来了,就不厌其烦地催促我们,让我们快点搓。就这样我们使劲地搓,她快速地绕。她绕一个炸一个,她把炸好的馓子一个挨着一个,围摆成圆形,大圆盘里一层又一层,摆出了一个高高的梯形塔,在最上面她又放了一个圆的。

“嗯,好得很!漂亮得很!”炸完馓子的她自豪地说,说话时双手朝上扬了扬。“都是你的功劳!大大的!”我妈妈说道。乌帕大婶一听笑了。她炸的馓子不仅味美酥脆,色泽黄亮,而且造型美观,光看着就眼馋。

乌帕大婶有两个漂亮的女儿,大年初三她就打发两个女儿来我们家拜年。一进我们家,她的两个女儿恭恭敬敬地给我妈妈鞠了一个躬。妈妈笑呵呵地拉着她们坐下来,让她们吃我们家里好吃的年货:瓜子、糖、馓子、油果子,还有一盘杏干和桃皮。妈妈又给乌帕大婶的两个孩子口袋里装了些糖果。

乌帕大婶的两个女儿问我们去不去拜年,一听说有人陪我们去拜年,我们可高兴坏了。大院里住了好几年了,除了亲戚家,我还从来没有给同院子里的人家拜过年呢。

我们挨家挨户地去拜年。到每家去,主人都给我们塞一两颗糖,我们就高兴得不得了。一出门就拿出糖来比,看谁的糖多,谁的糖纸好看。我发现我的糖多了,就给她们分一两颗,她们好高兴呀!比完糖大家急切地往嘴里塞一颗糖,咂巴咂巴嘴,吃得津津有味。

現在回想起来,觉得妈妈就是民族团结的带头人,她在我们心中种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她学习其他民族优秀的饮食文化,请乌帕大婶来我家炸油馓子,本身就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住的大院是一个民族团结的大院,桩桩件件,大事小事都很令人难忘。

我家旁边还住着一户哈萨克族人家,我们和他家小孩一起跳皮筋时,我们喊的是“小皮筋,相交哩,马莲开花二十一……”他们喊的是“拜了、也克、唔系……”各喊各的,非常有意思。由此我们也跟着他们学会了哈萨克族的一、二、三等数字。如果我们到他们家里去,哈萨克族大婶就会停下手中的活计,带着我们跳哈萨克族舞蹈。她双手叉腰,给我们教抖肩的方法,一俯身一仰身,节奏感很强。她双手从外往里绕,给我们教绕手的方法,我们就跟着她比画着学她的样子跳,有时又觉得不好意思跳了,嘻嘻哈哈地笑着就跑走了。

童年的一幕幕,早已在脑海里定格,这一幕幕民族团结的画面时时在心中泛起涟漪,一波一波荡漾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猜你喜欢
馓子大院里哈萨克族
“一亩三分地”的由来
新疆哈萨克族鹰舞
适彼乐土
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的发病特点与饮食结构分析
常吃常香常想的“馓子”
山河故人,不过一碗馓子茶
哈萨克族舞蹈的艺术魅力与艺术价值
山河故人,不过一碗馓子茶
山河故人,不过一碗馓子茶
《高墙深院里的科学大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