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的效果

2021-11-08 02:58陈秋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0期
关键词:内分泌卵巢综合征

陈秋玲

(惠阳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惠州 516211)

0 引言

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常见于中青年女性群体[1],患者发病时一般表现为体内雄性激素分泌异常、促性腺激素水平异常等,同时出现内分泌紊乱、胰岛素抵抗异常及代谢紊乱等病理变化[2]。患者会因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发生月经异常、增胖、毛发生长旺盛、卵巢增大等临床症状,病情严重时会引起患者不孕,发病患者常因家庭和社会压力影响身心。临床上传统的药物保守治疗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常用治疗手段[3],但临床常规治疗药物的有效性不太理想,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深入,更多的治疗方法得以面世并获得理想的治疗成效,胰岛素增敏剂被认为是当前治疗该疾病的有效药物之一[4]。本研究为了再一次验证胰岛素增敏剂的实际应用效果,对我院收治的62例该类患者行增敏剂和常规药物治疗进行对比分析,现有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6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患者,将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了观察组(n=31)与对照组(n=31),观察组年龄22~43岁,平均(28.1±4.1)岁;病程1~17个月,平均(5.2±1.1)月;其中有已婚女性19例、未婚女性12例。对照组年龄21~45岁,平均(28.8±4.5)岁;病程1~18个月之间,平均(5.3±1.3)月;其中有已婚女性20例、未婚女性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所有入组患者均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5],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月经不调、雄性激素水平异常、排卵异常等症状,超声波诊断显示患者存在多囊卵巢特征。排除有精神疾病史、合并有其他严重并发症、存在药物禁忌证等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开始于经期后的第5天,每天口服1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生产厂家:Schering GmbH & Co.Produktions KG,国药准字:J20140114),连续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3周。观察组患者同样给予每天口服1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治疗方法同对照组一致,同时患者每天口服500mg的二甲双胍(生产厂家: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0),每天早中晚口服3次,连续口服二甲双胍治疗3周。

1.4 观察指标

不同治疗方案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治疗显效、治疗有效、治疗无效3个治疗效果标准来判定[6],其中显效为患者经超声检查显示多囊卵巢特征完全消失,月经恢复正常;有效为患者经超声检查显示患者卵巢形态基本恢复正常,3个月内月经的情况恢复正常;无效为病情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患者数×100%。临床一般指标包括患者的总治疗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时间。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满意度进行判定[7],问卷满分为100分,其中90分以上为满意,70~90分为一般,69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率=(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患者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胰岛素增敏剂和常规药物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3%)高于对照组(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胰岛素增敏剂和常规药物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2.2 胰岛素增敏剂和常规药物治疗患者的临床一般指标对比

经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对比,观察组总治疗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胰岛素增敏剂和常规药物治疗患者的临床一般指标对比(±s,d)

表2 胰岛素增敏剂和常规药物治疗患者的临床一般指标对比(±s,d)

组别 总治疗时间 症状消失时间 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时间观察组(n=31) 18.2±2.3 10.6±2.4 5.3±1.3对照组(n=31) 23.9±2.2 17.5±2.4 8.2±1.3 t 10.544 7.013 3.862 P<0.05 <0.05 <0.05

2.3 胰岛素增敏剂和常规药物治疗患者的满意度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满意率(96.8%)高于对照组(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胰岛素增敏剂和常规药物治疗患者的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临床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具有高发性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8],患者发病时会出现持续性的无排卵情况,病情的拖延会引起患者子宫内膜生长过度,最终形成子宫内膜癌,对患者的健康安全威胁极大。目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的手段较多,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中医汤药治疗均能取得一定成效,但整体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找到一种效果特异的治疗方法仍然是临床关注焦点。近些年[9],国内外学者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研究中取得了新的进展,他们认为胰岛素增敏剂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胰岛素增敏剂能够起到促进内分泌紊乱症状改善的作用,同时具有提升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二甲双胍是胰岛素增敏剂中的重要类型,该药物具有抑制肝脏葡萄糖合成、促进内分泌紊乱状态改善、帮助代谢恢复至正常水平等作用。研究表明[10],二甲双胍具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具有特异性,从而促进患者生殖功能、月经、激素水平等的快速改善,对患者内分泌紊乱的恢复起到积极促进效果。本次研究发现,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高,结果证实胰岛素增敏剂具有治疗可行性及有效性。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证实胰岛素增敏剂对患者的快速康复起到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加快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促进了患者体内激素水平恢复,加快了患者的恢复速度。研究还发现,经对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更高,结果说明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较好,更容易接受胰岛素增敏剂治疗方案,对治疗效果更为满意。

综上所述,胰岛素增敏剂应用疗效确切,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中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够起到促进患者症状改善、激素水平恢复等作用,对患者的快速恢复有积极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较小,也没有对胰岛素增敏剂应用时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下一步可对胰岛素增敏剂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患者中的应用性再次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内分泌卵巢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保养卵巢吃这些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
Chandler综合征1例
卵巢多囊表现不一定是疾病
人文护理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
考前综合征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稳住内分泌
卵巢按摩保养效果没想得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