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经筋推拿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患者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效果观察

2021-11-08 21:14李斌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2期
关键词:针刺

李斌

摘  要:目的  对针刺结合经筋推拿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患者上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7月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缺血性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和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刺结合经筋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肢痉挛程度和生活质量,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障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上肢痉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其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缺血性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开展针刺结合经筋推拿治疗的临床疗效可观,值得在临床中普及应用。

关键词:针刺;经筋推拿;缺血性卒中;上肢痉挛性瘫痪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2-0007-02

缺血性卒中指的是各种脑血管病变所致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其主要特征为起病急、患者可迅速出现局限性脑功能缺失征象或者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在临床中属于发病率极高的神经系统疾病[1]。上肢痉挛性瘫痪为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一种常见后遗症,关节僵硬、肢体疼痛以及肌张力持续提升为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其可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活动能力产生严重不良影响[2]。为此,临床医务人员需要尽早为缺血性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开展合理的治疗干预,以促进肌肉痉挛状态以及患者预后改善。本文主要分析针刺结合经筋推拿的临床应用价值,详细研究内容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7月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缺血性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占35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62.46±2.87)岁;病程(14~65)d,平均病程(45.93±1.65)d;依据上肢痉挛程度分级Ⅱ级3例,Ⅲ级7例,Ⅳ级8例,Ⅴ级9例,Ⅵ级8例。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62.53±2.75)岁;病程(12~60)d,平均病程(45.86±1.54)d;依据上肢痉挛程度分级,Ⅱ级2例,Ⅲ级9例,Ⅳ级10例,Ⅴ级8例,Ⅵ级6例。两组缺血性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资料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可开展科学比对。本研究经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同缺血性卒中相关诊断标准相符,使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价其上肢痉挛程度,且分级在Ⅰ级以上的患者;②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晰的患者;③对研究知情并且自愿加入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有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病,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②重要脏器存在疾病的患者;③局部皮肤溃破,不适合接受推拿治疗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和针刺治疗,为患者使用降压、降脂以及抗痉挛药物治疗的同时,将顶颞前、后斜浅作为头针,取颞三针于病灶侧,对肩髎穴、曲池穴、合谷穴、外关穴、肩髃穴、后溪穴、风市穴、血海穴、梁丘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丰隆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太溪穴、昆仑穴、太冲穴以及丘墟穴开展针刺治疗,使用0.25 mm×40 mm毫针刺入穴位4~6 mm,手法为平补平泻法,留针时间为20 min。6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8个疗程,各疗程之间休息1 d。

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刺与经筋推拿治疗,针刺措施、疗程均与对照组相同,将患者的体位调整为平卧位,充分暴露患侧肢体,于上肢肌肉实施推方法、揉方法、按方法和拿方法,随后帮助患者放松肌肉,维持掌心朝上前臂外展位,取潤滑油经手太阴肺经、手阙阴心包经以及手少阴心经开展交替推法,2次/d,约30次/min,10 min/d,6 d为1个疗程,连续开展8个疗程治疗,每个疗程间休息1 d。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统计两组缺血性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上肢痉挛程度。应用改良Ashworth量表进行评定,分为Ⅰ~Ⅵ级,级别越高代表痉挛越严重。②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分值为0~45分,得分越高代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用平衡评估量表(Fugl-Meyer)评定运动障碍程度,满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越占据优势;以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表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满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能力越好。③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用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估,涉及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满分均为100分,均以分值越高代表越占据优势。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上肢痉挛程度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肢痉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神经功能、运动障碍、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和MBI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Fugl-Meyer和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物质生活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不良影响。上肢痉挛性瘫痪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病理性改变,恢复难度极高,该病症的发生同上运动神经元受损有密切关联,上肢运动受限、筋脉和筋肉拘急为主要临床表现[3]。

中医学将痉挛性瘫痪划分为“经筋”的范畴中,认为该病症的发生与风痰流窜经络、血脉受阻、经络痹阻等因素有关,针刺治疗可激发经气,改善血管壁通透性,利于局部炎症的吸收和受损组织与关节功能的恢复,对肌肉拘急状态有良好的改善作用[4]。而经筋推拿治疗可以调理手三阴经经气,通过推拿手法促进局部肌肉松弛,以获得营气外荣肌肤、阴阳调和、活血舒筋等作用,有利于气血运行,减轻肌张力,改善患肢血液循环,对肢体功能康复、手功能协调等均有重要作用[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该研究结果提示,为缺血性脑卒中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实施针刺结合经筋推拿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肢体功能、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其原因可能为针刺结合经筋推拿治疗可以调理手三阴经经气,松弛局部肌肉,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痉挛症状。同时,经筋推拿治疗可以促进患肢血液循环、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的改善,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肢体功能障碍对其正常生活产生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缺血性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中应用针刺结合经筋推拿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有进一步实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刚,李雪岩,李翠,等.齐刺电针拮抗肌腧穴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癱痪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8,34(8):44-47.

[2]顾云龙,施婕妤,孙萍萍,等.推拿点穴疗法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8,52(6):50-52.

[3]石杰,袁爱红,杨骏,等.针刺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8(3):58-61.

[4]赖彦娜,马桂芳.通脉解痉汤联合针刺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9,37(4):129-131.

[5]张敏,赖丽,邬政.血府逐瘀汤联合芍药甘草汤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2):121-123.

猜你喜欢
针刺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清明的雨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针刺秩边穴治疗跟腱炎51例临床观察
植物也有记忆力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63例
新疆抓获75名“针刺”嫌犯
针刺治疗术后尿潴留68例
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