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治理与晚清政局的互相影响

2021-11-08 00:14陈杰
人民黄河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故道决口政局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在历史文献中也常见“黄河自昔为中国患”之类的记载。黄河之所以为患,是因为其河水泥沙含量大,具有“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所谓“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面对黄河水患,中国历代王朝都将黄河治理视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国之大政。清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黄河在河南省兰阳县铜瓦厢决口,由于当时清朝政府正忙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无暇也无力对决口进行及时堵筑,导致此次决口最终演变为黄河改道史上第六次重大改道。20世纪30年代以来,学界对于铜瓦厢决口、改道有较多关注和研究,贾国静副教授所著《黄河铜瓦厢决口改道与晚清政局》一书即是此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书以灾荒史研究与政治史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透视荒政与河政两大要务在晚清动荡政治环境中的变化情况,探讨铜瓦厢决口改道与晚清政局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全书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有五章。第一章在梳理铜瓦厢决口、改道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考察清廷最终放弃堵筑铜瓦厢决口的原因,列举朝廷救灾乏力的表现,最后分析得出动荡的时局使得晚清政府无心也无力按照以往惯例及时对决口进行堵筑,是铜瓦厢改道发生的根本原因。第二章主要讲述铜瓦厢改道后清廷朝野上下围绕黄河是“复归故道”还是维持既有新河道这一重大分歧而展开的长期争论,较为详细地阐明了每次争论的契机、过程与结果,揭示出新旧河道之争背后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的矛盾及利益冲突。第三章在回顾清朝前期黄河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以铜瓦厢改道后原有黄河管理机构的裁撤与地方性治河规则为线索,考察中央政府退出、地方政府进入河务管理的过程,揭示出晚清动荡政局对河工事务具体而深刻的影响。第四章主要讲述民埝与官堤作为新河道治理的两种形式,它们的出现过程、防灾成效与运作主体,展现了晚清时期黄河治理的地方化趋向以及河务与政局变动的复杂关系。第五章主要讲述了捻军利用铜瓦厢改道后的地理条件进入山东发展壮大的过程以及清政府消灭山东境内捻军的经过,从一个侧面揭示了黄河改道对晚清政局所造成的深远影响。

1 晚清政局对铜瓦厢改道的影响

根据该书作者的观点,铜瓦厢决口原本只是一次普通的黄河决口。从决口塌宽规模看,咸丰五年的铜瓦厢决口没有咸丰元年的丰北决口规模大,也不及道光年间的黄河决口规模大,称其是一次普通的黄河决口符合史实。那么,这一次普通黄河决口何以最终形成一次大规模的黄河改道事件呢?作者认为,虽有自然因素即“天灾”的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时局之“祸”,即当时急剧动荡的政治局势间接促成了改道发生。

其实,咸丰朝政府应对1851年江苏丰北决口的对策已经体现出时局对晚清政府治理黄河的影响。丰北决口发生后,清廷最初准备立即对决口进行堵筑,但鉴于当时太平天国起义势头刚起,军务当头,只得暂缓堵口。这反映出此前一直受清政府格外重视的河务开始出现转折。因暂缓堵口,黄河漫流导致运河漕运受阻,而漕粮又关涉京畿所需,清廷转而重视推进丰北堵口工程。咸丰三年(1853年)正月,丰北堵口终于告竣,但三个月后丰北再次决口。面对丰北又一次决口,清政府决定对其“暂缓堵筑”。因为此时太平军已经攻占南京并且建立起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时局可谓异常严峻。太平军占领南京后将运河运输线掐断,清政府改行海运。此时对于清政府来说,河务、漕务都要让位于军务,因为定都南京后的太平天国已经严重威胁到它的统治。到1855年铜瓦厢决口发生时,清政府同样是先声明暂缓堵口,由于时局更为严峻,因此后来直接放弃了堵口工程。

铜瓦厢改道后,旧河道所经过的安徽、江苏等地摆脱了长期遭受黄河水患的困境,但新河道所经过的河南、直隶、山东等地则变成了黄河新泛区。其中,山东境内黄河河段最长,其受黄河水患的影响也最大。在铜瓦厢改道初期,朝野上下官员在参与黄河新旧河道之争时大多掺杂地方利益。尽管他们争论不已,但清廷对于这场争论一开始就有了定论。这是因为黄河改道已经成为既定事实,而改走故道则需要花费大量财力、物力去疏浚旧河道。另外,铜瓦厢改道后,捻军进入山东,清政府决定利用黄河新河道防御捻军北上。在这一背景下,新旧河道之争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在捻军北上威胁解除前,朝廷是不可能让黄河新河道这一天然军事防线改道的。其实,铜瓦廂改道前的黄河被明清两朝都视为捍卫京畿的一道天然屏障。根据《黄河铜瓦厢决口改道与晚清政局》的记载,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为严防太平军渡越黄河,威胁京畿,清廷采取了黄河禁运政策”。

2 铜瓦厢改道对晚清政局的影响

铜瓦厢决口、改道造成严重水患,黄河新河道两岸官堤迟至1884年才修筑完成;此前,新河道因没有大堤约束而长期泛滥,这使得河南、山东、直隶等地遭受巨大灾害。黄河水患不仅直接夺走了黄泛区大量人民的生命及财产,还造成受灾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基层社会秩序混乱,继而出现各种形式的反叛力量。原活跃于皖北一带的捻军乘机发展壮大起来,成为继太平军之后清政府的又一心腹大患。铜瓦厢改道前,由于黄河天堑的存在,因此捻军活动范围被限制在皖北、豫东一带。而铜瓦厢改道后,黄河旧河道干涸,捻军得以轻松跨越黄河故道进入鲁南及鲁西南等地。捻军进入山东后与当地的土匪等反叛势力结合,短短几年内发展成为一支战斗力较强、有较明确政治目标的起义队伍。

咸丰十年(1860年)年底,捻军倾巢北徙进入鲁南地区,并伺机渡过黄河新河道继续北上。捻军进入山东,距离京畿更近,黄河新河道的军事防卫作用当然会被朝廷格外重视。对此,清廷做出“以防止捻军渡越黄河北进为原则”的战略布局,可见黄河新河道被清政府视为保卫京畿的一道重要军事防线。在镇压山东境内捻军的具体战术层面,黄河新河道的军事壁垒功能也被加以利用。清政府先后派出蒙古亲王曾格林沁、曾国藩、李鸿章南下剿杀捻军。最后担此大任的李鸿章沿黄河、运河布防,修筑黄河河堤以强化黄河的军事价值。李鸿章利用有利地势,采取围剿策略,于同治六年(1867年)年底将东路捻军剿灭。从这个角度来看,捻军的兴亡和铜瓦厢改道有相当的关联。李鸿章因镇压捻军有功,加之他前期镇压太平天国的功绩,其越发成为影响晚清朝政的一员重臣。

3 晚清政局对黄河治理的影响

铜瓦厢改道后,清政府对于新河道治理同样是无暇顾及;不仅如此,朝野上下还陷入新旧河道之争。同治年间,清王朝的统治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新一轮的新旧河道之争再次出现。伴随着恢复漕运之议,这一时期的新旧河道之争看似围绕恢复运河漕运展开,其实最根本的争议还是要不要恢复黄河故道。期间,黄河两次决口成为此轮争论的重要契机。在这一轮新旧河道之争中,李鸿章、曾国藩两位晚清重臣所坚持的“黄河不能复故道”之意见起到影响中央决策的作用。李鸿章认为海运可以取代运河,彼时当务之急是兴办洋务。

光緒年间,黄河新河道水患严重,在讨论应对河患之策的过程中,挑挖减河说、复归故道说、分流南河故道等主张相继出现。由此,朝野上下新一轮的新旧河道争论又起。围绕分流南河故道的议题,朝野上下几经争辩与讨论之后出现了实践的可能性;但光绪十三年(1887年)八月的河南郑州段黄河南岸决口宣告这一方案破灭。1887年黄河郑州决口是“铜瓦厢改道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决口”,决口后黄河全河南流,铜瓦厢以下河南、直隶、山东段河道断流。黄河全河南流恰好与山东巡抚等人此前所持分减南河故道、河归故道说相符,新旧河道之争再起。面对这一局面,清政府堵筑郑州决口之意坚决,口门最终得以成功堵筑,黄河亦移归山东河道,牵动朝野的新旧河道之争亦就此逐渐平息。清政府之所以坚决反对黄河归复故道,是因为这一时期江苏、安徽在国家财赋体系中的地位比山东重要;加之新河道大堤已经修筑完成,如果黄河归复故道,旧河道疏浚等一揽子工程需要大量财政支出。综上可见,铜瓦厢改道后的黄河治理无论是因为前期的“军务”,还是因为后期的“洋务”,晚清政府都将其置于国家事务的边缘位置;但同时晚清政府也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总之,《黄河铜瓦厢决口改道与晚清政局》一书以黄河铜瓦厢决口改道与晚清政局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灾荒史研究与政治史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除了使用大量清代治黄档案史料外,还注重利用外文资料与地方志等多种文献,论证也较为严密。但正如该书序言中夏明方先生指出的那样,如果著者能够更加充分借鉴水利环境史、区域水利社会史等领域的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对黄河水文特性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分析的话,该书的研究将更为完善。

基金项目:信阳学院校级重点科研项目(2018WZD02)

作者简介:陈杰(1984—),男,安徽宿州人,信阳学院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学

猜你喜欢
故道决口政局
天人互动
秋风吹彻(组诗)
村翁雨中田间排水
宫廷政变与晚清政局
春天
黄河故道
黄河故道梨花开
明中后期政局的边际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