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环境检测质量的因素和改善建议

2021-11-09 08:09季阳
魅力中国 2021年37期
关键词:布点样品人员

季阳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生态环境监测站,江苏 盐城 224700)

环境监测中心站的主要工作就是对环境的检测,具有及时性、准确性以及真实性等,为环境质量监测和科研性检测提供相关的数据支持。环境检测结果是影响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等的重要因素。但是,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关注与重视,环境检测数据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也对环境检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增加环境检测工作任务的同时也对检测工作质量和效率带来了不良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检测人员必须运用有效措施来保障环境检测质量,满足人们的需求,有效提高环境检测水平。

一、影响环境检测质量的因素分析

(一)检测布点

检测点的位置设置是影响环境检测质量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环境检测工作要选择良好的天气状况,比如晴朗无风的天气,天气良好时大气环境相对稳定,有助于检测工作顺利开展。检测项目的不同应选择不同的检测布点方法,比如水环境检测,就应该将检测点选择为水体分布均匀的位置;检测大气环境时,选择的位置应确保检测点周边50 米范围内都没有污染源,避免对最终检测质量产生影响。

(二)样品采集

环境检测点位的选择是影响检测结果质量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检测点位选择在污染源附近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等情况,这样不够科学合理的检测点设置不能实现理论上的完美检测布点,需要因地制宜,选择其他合适的点位来检测,检测点设置的科学合理性是影响样品数据真实性的关键。样品的采集时间和污染源现场的情况是影响样品的关键问题,采样时的气候环境和样品的保存也是影响样品检测结果的重要原因,在检测工作的开始环节就有的误差很难引起检测人员的关注与重视,对环境检测质量带来了不良影响。

(三)环境检测的操作方法

目前我国的环境检测工作虽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工作方法,但这套工作方法针对的是标准检测环境下的操作流程,而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操作方法受到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在检测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都有可能导致检测数据不够准确,最终得到的检测结果对检测的影响很难有准确的判断。首先,工作人员对国家环境检测的标准规范是否了解,一些工作人员并不了解检测流程中的各种要求,对环境检测工作中设置的浓度范围是否进行了严格的核实,这些都是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需要严格把控的环节。其次,环境检测的方法对检测对象的影响是否经过仔细分析,比如检测对象采集后的性质变化等,这都是需要检测人员制定不同的检测办法。另外,分析方法是否规范也能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分析样品时对样品的保护、样品随着时间而发生质量改变等都是检测人员需要考虑到的影响因素,都是检测人员需要增加在规定的检测流程中。

(四)仪器设备

环境检测过程中,环境检测仪器很可能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比如温度、盐度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检测结果,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类型的环境检测仪器在精确度和灵敏度方面也有所不同,仪器设备在运输过程中也可能因为意外碰撞或磨损等情况影响其精准度,在检测仪器的实际应用中得到的检测结果也会有着差异。另外,环境检测仪器设备在日常管理中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与保养,引起仪器设备的精确度产生严重偏差,对环境检测质量带来不良影响。

(五)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环境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是检测工作的重要执行者,参与到环境检测的各个工作环节中,比如使用环境检测仪器设备、采集样品、分析检测结果等。所以,环境检测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是影响环境检测结果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对环境保护问题十分重视,各环境监测中心也投入了各式各样的新型环境检测设备,而检测人员对这些新型设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在仪器设备的操作、相关参数的准确读取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导致检测人员在一些情况下不能对环境检测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工作,为环境检测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有效改善环境检测质量的相关建议

(一)科学设置检测布点

环境检测人员在设置检测布点时,要充分结合环境检测的质量保障需求,选择科学合理的检查布点。环境检测人员应充分考虑到检测项目的性质、项目规格、检测环境质量等各个因素,科学选择检测布点,让检测布点符合环境检测的需求。在确认检测布点的数量时,检测工作人员也要结合检测地点的污染程度、项目登记、项目的复杂程度等方面,科学选择布点数量,保障检测工作能顺利进行。如果是要检测水环境,选择布点时应选择水体分布均匀的位置,还要充分考虑到水样溶解氧的饱和情况,而水样溶解氧浓度与水的温度关系密切,水样溶解氧的饱和程度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表1。因此,环境检测工作人员在选择水样时还要测量其温度,尽可能地减小水样检测结果的误差。

表1 水样溶解氧与温度的关系

(二)完善样品采集工作

检测工作人员要保障采取样品的质量。比如,检测人员在采集空气样本时要充分利用动力采样系统的气密性强、应用性能稳定来采集样品,才能确保样品的精度,保证样品误差在合理范围内。与此同时,如果采集相同批次的样本,检测人员应先采集空白样本,样本检测合格之后再选择最佳样品进行采集,还要精确换算样品的体积,认真计算样品浓度,保障样品的质量,以满足环境检测的相关需求。除此之外,检测人员还应做好样品的保存工作,从样品的控制运输、储存容器、储存条件等方面入手。在样品运输过程中,检测人员要将样品放置在较为稳定的容器中,避免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剧烈震荡或遭到破坏,降低其检测的准确度。检测人员还要尽可能地保证样品储存容器的气密性,确保其不会对样本有吸附作用,也不会有任何化学反应。另外,检测人员还应严格按照样品的标准要求,合理控制样本的保存时间,尽量做到当天采集,及时完成实验检测与分析,确保保存过程规范化。

(三)更新检测仪器设备

环境检测工作中应用了各种先进设备进行环境检测,检测设备的精确性与便捷性是保障环境检测质量的必备条件。先进的检测设备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以往检测时各种因素的影响,环境监测中心要确保检测仪器的渠道品牌的正规性。由于环境检测工作的流程较为复杂,因此对收集检测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作为环境检测质量的专业设备,要精确地分析出样品的各项数据,完成检测后要将样品进行科学无害的处理。与此同时,仪器设备的每一次使用都需要专业人员来维护与管理,定期检测老旧设备的检查性能,检测后的样品要及时进行清理。相关单位应积极促进检测仪器的更新,同步同行信息,促进现代化环境检测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选择科学合理的环境检测方法

我国环境污染情况形势严峻,相关检测部门应选择科学合理的环境检测方法,提高环境检测质量。常用的环境检测方法包括标准检测方法、非标准检测方法、地方标准检测方法、行业标准检测方法。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在检测范围和检测值方面都会有所不同。检测人员在检测方法的选择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优先选择国家发布的检测方法,或者优先选择执行规定的检查方法。第二,根据采集的样品情况,选择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的检测方法。第三,直接选择某个样品检测中最新的检测方法。检测人员在选择合适的检测方式后,要仔细验证,合理控制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充分考虑到影响检测结果的各个因素,提高样品的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精确度。

(五)加强对环境检测人员的素质培养

影响环境检测质量的人员因素,即我国环境检测人员的实际素质条件,为了提高环境检测质量,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环境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检测管理部门应在实施过程中制定严格的环境检测人员从业标准,针对环境检测门槛有具体的要求,比如在学历、职业证书、工作经验等方面有具体的要求。与此同时,制定完善的环境检测人员监管制度,制定严格的培训考核制度,从事环境检测的工作人员都应明确当前环境检测工作的行业要求,掌握先进的环境检测高新技术等。相关部门还应加强环境检测人员的考核工作,根据具体的考核结果来决定检测人员的工作待遇与职业晋升等。另外,环境检测的相关部门也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满足自身实际情况的环境检测人员培训课程,提高环境检测综合能力。

(六)加强薄弱环节的质量监督管理

随着我国科学经济迅猛发展,大气内部污染愈加严重,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环境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就至关重要。环境检测工作中废气与空气的检测十分重要,但也是环境检测的薄弱环节,废气与空气的检测受到各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检测结果分析得到的结论是改善治理环境的重要内容。因此,检测部门必须加强监督,为空气检测质量提供保障。在空气检测工作中,通常采用全程序空白等方式来进行内部质量的控制。另外,还可以设置专门的监督管理人员,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将检测环境的条件、检测布点、操作流程等进行详细的记录,一旦遇到突发情况,也能通过监督体系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由此可见,在环境检测过程中,加强环境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相关部门应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才能提高环境检测的质量。

总结

环境检测的质量结果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严重阻碍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还会降低环境检测质量结果。所以,相关检测部门为了改善这些情况,必须从各个影响因素源头出发,全面加强环境检测流程,制定有针对性的改善策略,才能保障环境检测数据的准确度,提高环境检测质量,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布点样品人员
粮油检测实验室样品管理浅析*
完善样品管理制度确保农产品抽检结果的准确性
新时代城市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布设应用的研究分析
实验室样品管理
大气环境监测的布点方法及优化
质检机构样品管理的重要性
污染企业遗留场地土壤监测布点浅析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完形填空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