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理念与餐饮课程教学融入的实践探索

2021-11-09 08:09郭贞
魅力中国 2021年37期
关键词:餐饮思政理念

郭贞

(凯里学院,贵州 凯里 556000)

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近十几年的发展进程中,我国餐饮业持续保持着快速、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产业收入从1978年的54.8 亿元到2018年的超过4 万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餐饮业的持续发展中,餐饮管理人才需求庞大,人才缺口表现巨大,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承担着为餐饮行业输送高质量人才的使命。而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实施课程思政建设,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理念,这也成为了实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为深入贯彻会议精神,各专业课程教师应主动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思政教育方法,提升专业课程的育人效果。

一、加强餐饮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学生订制个人职业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对未来就业较长期的系统计划,包括职业的定位、未来就业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路径三方面的要素。目前大学生普遍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不深,不够清晰。虽然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中把职业生涯规划纳入课程体系中,但普及力度不足,开课效果不佳,大多数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依旧认识不够深入,停留在概念表层。在笔者针对凯里学院大二旅游类专业学生的随机抽查中,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就业目标不明确,没有清晰的人生职业规划,对未来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认识。

餐饮课程将实践操作与当前餐饮行业发展前沿有机结合,以“掌握技能、培育管理,塑造人格”为教学目标,在餐饮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更好地梳理学生的职业规划路途,增强学生在未来就业时的竞争力。

(二)有助于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

高校教师面临教学和科研两重任务,重点放在专业教学的成效上,对思政教育认识不足,在讲授时更重视的是专业知识的讲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教学方法也多为传统的理论讲授法,对学生的职业品德和素质的培养较少涉及。在专业课程建设中,把课程思政理念作为要求,有助于促进课程的教学改革。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餐饮课程属于应用型课程,面向的就业岗位多为服务性质的工作,对学生的专业素养要求高。餐饮课程对接餐饮市场的人才需求设置教学内容,通过餐饮企业基本的运营模块,将理论与实践加以整合,为餐饮企业培养职业餐饮人。

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理念,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和导向性,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专业素养的提升,树立餐饮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培养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团结合作、勇于创新、奋进不懈的专业素养。

二、餐饮课程思政元素实现路径

(一)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意识

教师是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实施者,是实现思政教育融入课程的关键。培养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首先要让教师自觉保持思政理念,主动融入课程教学。

为将“课堂思政”理念落到实处,分院组织各专业优秀教师组成指导团队,以专题培训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培养,各教研室教师在集体备课时特别对课程思政做相关讨论,教学督导在评课时把思政教育理念作为一项占比重的评分项目,学校组织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等方式,把课程的思政理念融入课程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来抓实抓好,让专业老师们在备课时习惯性深度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

(二)挖掘餐饮课程中与思政教育相关联的元素

餐饮课程的人文属性较为明显,思政教育应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同时,还包括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能力的培育。比如,在讲述餐饮发展历程的教学内容时,通过中外餐饮业发展路线对比,我国餐饮业的百年老字号品牌故事等,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们由衷感叹我国传统文化的灿烂,身为中国人而自豪的民族精神。

(三)借助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文科专业的学生大多感性思维强于逻辑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避免教师一言堂或者说教式教学,要善于通过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和学习经历,引导学生自己领悟,形成新认知。思政元素在餐饮课程教学中运用恰当、适当,这样才能切实实现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实施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营造出课程思政的氛围和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的效果。

比如,教学中善于运用案例讨论、影像视频等方式,将一名高质量餐饮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勤奋、创新、敬业等基本素养贯穿于专业课程,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树立岗位责任意识。此外,邀请行业专家或优秀毕业学长学姐来校内讲座交流,向同学们分享自己成功的经理,讲述自己的学习历程,交流在工作中国如何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情操获得相应的收获,以榜样的亲身经历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更突显专业思政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三、“餐饮危机管理”的思政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

《餐饮服务与管理》是旅游类本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主要针对餐饮企业的整个运营、管理、服务过程开展教学,让学生全面了解餐饮企业各个层面、各个方面的工作过程。餐饮危机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章节内容,主要讲述餐饮企业的危机预防与处理程序,培养学生餐饮危机问题的应对和处理能力。本次课通过案例教学、情境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餐饮企业的危机管理是什么,怎么处理,怎么预防的一系列过程。

(一)课程目标

1.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熟悉并了解餐饮危机的概念及类型,掌握危机管理的相关标准,明确危机管理的前中后阶段的预防,当危机发生时,能遵循正确的处理程序作出恰当的反应。

2.思政育人目标

通过教学,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提升学生的危机意识;在相关问题情境中,要求互帮互助,严格规范操作,树立学生“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责任心,培育团队协作、同心同德品质。

(二)教学组织

教学环节一:课前准备。

第一,提前学习。课前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传发布该部分的学习资料,并布置课前任务。通过将理论知识点前移,帮助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第二,提前分组。课程开课前将班级分成6 个小组,各组安排好组长。在开课前5 分钟,各组做好班前会召开,让学生认识到餐饮业运营前的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环节二:课程导入。

课堂案例讨论:“菜里的烟头”,要求各组阅读案例,并开展讨论,然后小组综合意见进行汇报。通过引出该案例中涉及的法律知识,让学生了解我国相关法律知识。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的第二层面提出“法治”,提到我们每个人都要懂法、守法,在职业生涯中也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懂得如何保护顾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损失。在讲述案例的同时讲解相关的法律知识,让学生学会通过法律去解决相关问题更为恰当有效,同时进一步认知餐饮卫生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环节三:情境讨论。

通过下发各组餐饮中的危机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及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求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理念。

环节四:情境解决。

让学生分组演绎情境及处理过程,培养学生问题处理能力。大学生有时认识问题显得较为偏激,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自己的人生成长经历,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社会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技巧。

环节五:评价。

培养学生评价自我的意识,同时学会客观评价他人。

(三)课程评价

学生是课程思政最直接的学习者、感受者、获益者,课程的评价应基于产出端学生的考查,注重学生学习获得感的理性维度。在课程评价中,设计评价表,评价要素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其中,同时各组委派代表作为评价人,共同参与课程的学习评价。

(四)课后反思

整个课程的设计将理论知识点前移,让学生通过课前的学习,熟记本节课的知识点,从而更好、更快地进入课堂的教学。学生课堂表现总体比较活跃,参与度比较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从问题营造教学情境,设计融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分工及检查表的填写,很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专业教学重点及难点,对学生进行了爱学习、团结协作、法律意识、社会主义价值观、学习态度和理念等方面的思政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由于本人对课程思政的学习和理解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专业教学工作中要继续挖掘思政内容,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猜你喜欢
餐饮思政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可怕的餐饮外卖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制止餐饮浪费,从你我做起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