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关键一招 迈好稳健一步

2021-11-09 01:05
汽车与安全 2021年9期
关键词:道路交通信息化信息

开启新征程,迈好第一步。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中,农村道路交通治理肩负重大使命。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尤其需要用好用足信息化这一关键举措,驱动农村道路交通治理加速迈向现代化。

道路交通安全,农村系于一半。进入“十四五”,农村道路交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也面临农村群众出行转型升级与治理水平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道路安全设施不足、车辆安全状况参差不齐、群众安全意识不强等尚未完全破解的老问题,与务农务工集中出行、农村客运转型发展、货车流量大幅提升等带来的新风险叠加交织,成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发展的“拦路虎”。观察公安交管部门深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相关部署,其中加强基础信息采集、强化科技信息化应用等一系列安排,正是重要的强基固本之举。

近年来,农村道路交通治理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无论是软硬件建设还是应用水平都有了长足进步,许多基层一线同志已经或正在深切感受到信息化给交通治理带来的质变。放眼长远,对照农村公路交通在“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总里程将稳定在500万公里左右、基本实现乡镇通三级路、建制村通等级路、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等愿景令人期待,也对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要增强前瞻性和系统性,以更深刻的自觉和更大的力度,将农村道路交通治理信息化向纵深推进。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向科技要警力、要治理效能的理念已经成为共识,但在具体落实中,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重建设、轻应用”或建设应用“两张皮”现象,没有发挥出应有效能。有观点认为,当前农村道路车流相对较少,做好路面执法、维护通行秩序就能够满足现实需要,信息化应用不是那么紧迫。对此,要充分认识到,随着农村机动车保有量提高和群众出行需求多样化,安全形势将更趋复杂,治理难度将逐级提高,治理信息化越来越重要而迫切。要切实转变观念,既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建设成果,又积极推进信息化应用创新、增加“智慧”含量,實现动态防控和主动治理。

数据是信息化的基础。农村道路交通治理信息化建设要以系统、全面的海量数据信息为基本支撑。要注意到,道路交通领域仍然存在一定的“信息孤岛”和“信息壁垒”问题,公安交管与交通运输、自然资源、规划、文旅、气象等部门以及保险、通讯、运输企业等还需实现更充分的信息共享。在此基础上,不仅仅是数据汇聚、做强数据库,更重要的是思维、技术上的变革,在数据的碰撞比对、分析研判、集成应用中开掘出更大的价值。例如,农村路网数字地图精度进一步提高,依托数据信息的应急响应、指挥调度更加智能化,事故风险自动预警、引导信息自动发布、环境气象信息自动提示、交通违法行为自动推送等。要进一步创新制度机制,真正让数据用起来、活起来、流转起来,交通流、信息流、管理流交融交汇,让数据信息的内生动力驱动各项工作、畅通各个环节。

末端是必须抵达的阵地。只有让信息触角广泛深入地向一线延伸,才能长出“千里眼”“顺风耳”,更加适应农村道路交通点多面广、流动分散等特点。当前,各地正在按照相关部署,大力推广应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手机APP,深入推进农村交通安全工作动态管理、有效监督。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依托农村“两站两员”作用,发挥出移动端方便、快捷、精准的优势,及时采集上传基础信息、传递工作动态、发布预警指令等。与此同时,也可以因地制宜、量力而进,加大农村道路科技设备投入力度,逐步实现监控广覆盖、信号自适应等功能,提高态势感知能力和联动管控能力,从静态管理向动态治理转变。

进入新发展阶段,农村道路交通治理的信息化之路,不仅是一场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一场治理领域的革命。要以信息化为契机,进一步苦练“内功”、提升能力,盘活“村路之治”全局,从而更好地保障广大农村地区“路畅人平安”。

猜你喜欢
道路交通信息化信息
南京市2017年至2019年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分析与研判
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节能减排问题及技术探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永昌县人大常委会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执法检查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