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SSR标记的丁香属植物亲缘关系分析

2021-11-10 13:11姚瑞红金梦然刘雅兰寇紫倩史宝胜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亲缘条带多态性

姚瑞红,魏 杰,孟 昕,金梦然,刘雅兰,寇紫倩,史宝胜

(河北农业大学 园林与旅游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丁香属植物树形优美、花期长是城市园林绿化的主要树种。木犀科(Oleaceae)丁香属(SyringaSpp.)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温带地区及欧洲东南部[1]。我国丁香属植物约有32种,自西南至东北各地都有[2]。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等国家普遍引种欧丁香,并成功选育出1 800多个品种。随着丁香新品种的快速增长,品种混乱、命名不规范、种系定位不一、亲本来源不明等问题接踵出现,阻碍了丁香产业的发展。

林奈建立丁香属,并将其归为木犀科,这种划分方式很少有争议,但是对丁香属的属下分类等级问题,学者们观点不一。Rehder[3]和 Fiala[4]认为丁香属应分为2个亚属。而张美珍[5]将丁香分为2组4系,包括短花冠组和长花冠组,长花冠组可分为欧丁香系、羽叶丁香系、巧玲花系、顶生花序系,但该分类方法弱化了顶生花序类和侧生花序类的区别,划分存在缺陷,对许多起源不明确或具有多亲本品种的分类鉴定具有局限性。

近年来,ISSR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包括植物在内的不同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6-7]。目前,ISSR分子标记技术已广泛应用与樱属[7]、兰属[9]等多种植物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针对不同品种丁香属植物的分子标记研究较少,Yang[10]利用EST-SSR标记对紫丁香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鉴定出17个与花性状相关的SSR标记。思彬彬[11]从100 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3条引物可以扩增出多态性特征条带,用于鉴别白花和紫花丁香。陈秋月[12]用11条ISSR引物对野生和栽培紫丁香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野生种群比栽培种群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ISSR作为一种更高效、更多态性的分子标记,广泛应用于鉴别植物亲缘关系。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技术对40个丁香品种亲缘关系进行分析,构建DNA指纹图谱,以期从分子水平阐述其亲缘关系,实现鉴别不同丁香种(品种)目的,了解丁香品种的遗传背景,为丁香品种鉴定、品种分类及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40份植物材料于2020年9月从河北农业大学试验基地和北京植物园采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物幼嫩叶片,用锡箔纸装置于液氮桶中,放置在实验室-80 ℃冰箱保存备用。

1.2 试验方法

1.2.1 基因组DNA提取 利用改良CTAB法[13-14]提取40份丁香属植物材料总DNA。根据康为世纪试剂盒说明书提取总DNA。

1.2.2 基因组DNA检测方法 用Nano Drop 2000检测提取DNA浓度和纯度[15],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不同方法提取的DNA的完整性[16]。

1.2.3 ISSR-PCR反应体系设计 初筛引物:利用哥伦比亚大学和杨晓霞等[17-19]公布的32条引物在表型差异明显的裂叶丁香、喜马拉雅丁香、暴马丁香3种植物中进行初步筛选,选出扩增产物主带明显,条带清晰的引物。ISSR-PCR反应体系:在25 μL的反应体系中,DNA(40 ng/μL)模板 1 μL,引物(10 μmol/L) 2 μL,2×Taq PCR MasterMix 12.5 μL,ddH2O 补足。扩增反应程序为:94 ℃ 预变性 5 min;94 ℃ 变性 45 s,退火 45 s,72 ℃ 延伸 90 s,30 个循环;最后 72 ℃保持 7 min,4 ℃保存。

DNA模板和循环数的优化:用ddH2O将裂叶丁香、喜马拉雅丁香、暴马丁香DNA浓度分别稀释到 10、20、40、60、80、100 ng/μL,作为 ISSRPCR的模板。

选择20 ng的DNA模板,扩增反应程序同上,循环数分别设置为25、30、35、40。

退火温度优化:利用上述优化的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对初筛的引物,按照每个引物Tm值,设置10个不同梯度的温度进行PCR扩增。最终筛选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

1.2.4 数据分析 电泳图谱中的每1条带可代表1个引物的结合位点,采用人工读带的方法,统计数据输Excel表格,建立ISSR扩增条带0/1矩阵数据库[16]。利用POPGENE 32软件分析指标有观测等位基因数(observed number of alleles,Na)、有效等位基因数(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s,Ne)、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Shannon’s信息指数(I)。利用 NTSYS pc 2.10e软件进行遗传相似性系数计算,使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绘制聚类分析图。

表1 40份丁香属材料信息Table 1 The information on 40 species of Syringa materials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

采用CTAB法和试剂盒快速提取法进行DNA提取,从图可看出用CTAB法提取DNA含有较多杂带;根据试剂盒说明书提取DNA,条带清晰,无拖尾现象(图1)。选用康为世纪试剂盒提取丁香植物的总DNA。

图1 不同方法提取总DNAFig. 1 The total DNA extracted by different methods

利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40份丁香属植物材料的DNA,结果均是1条清晰的条带(图2),OD260/OD280的值介于1.8~2.0,无RNA污染、拖尾和弥散现象,利用Nano Drop 2000测得DNA的质量浓度为25~680 ng/μL。提取的DNA可以满足ISSR-PCR反应对模板DNA的质量要求。

图2 母液 DNA完整性鉴定Fig. 2 The DNA integrity identification of mother liquor

2.2 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2.2.1 DNA浓度筛选 PCR扩增反应的原料是模板 DNA,用量的多少对扩增反应有着重要影响。模板DNA浓度过低时,导致扩增结果得率少;过高则会发生错配现象。本研究设置了10、20、40、60、80、100 ng/μL 6 个浓度梯度,结果如图3。从图中可以看出,模板DNA浓度为20 ng/μL时,扩增的条带清晰,无非特异性条带产生。因此,本研究ISSR-PCR扩增体系模板DNA的最适范围为20 ng/μL。

图3 不同模板浓度对扩增的影响Fig. 3 Effect of different template concentrations on amplification

2.2.2 循环数筛选 循环数对PCR结果产生影响,循环数太多,由于反应时间过长,非特异产物的扩增相应增加。由图4可知,循环数为25,扩增的条带不清晰;循环数为35时,扩增的条带清晰、分明。因此,ISSR-PCR反应体系中,设置循环数为35最合适。

注:1~3为25循环;4~6为30循环;7~9为35循环;10~12为40循环。

2.2.3 退火筛选 影响PCR扩增的一个重要条件是退火温度。温度过高导致引物与模板结合差、特异性强、多态性差、产物少;过低则导致引物与模板非特异性结合。本研究根据所筛选出引物的Tm值上下设置10个温度梯度进行PCR扩增,筛选不同引物的退火温度。各引物筛选后的最适退火温度见表2,引物UBC841退火温度的筛选结果见图5。

表2 ISSR分析的引物序列Table 2 The primers sequences of ISSR analysis

图5 UBC841退火温度筛选Fig. 5 The UBC841 annealing temperature screening

2.3 ISSR引物筛选与扩增结果

本文对32个ISSR引物进行初筛、复筛,最终确定引物退火温度,共筛选出13个扩增条带多、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ISSR引物,部分引物筛选结果如图6所示。40份丁香属材料共扩增出264个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稳定性好的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数264个,占总位点数的100%;各引物扩增位点数在12~29之间,平均为20.31个位点。扩增结果说明,这13条引物扩增得到的条带多态性丰富,可以用于丁香属材料间亲缘关系分析。

图6 引物UBC842的PCR扩增电泳图谱Fig. 6 The PCR amplification electrophoresis map of primer UBC842

2.4 遗传多样性分析

利用POPGENE 32软件分别对40份丁香属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0份丁香材料观测等位基因数(Na)值均为2.000 0。有效等位基因数(Ne)最大值出现在引物ISSR2-2(1.961 5),平均Ne值为1.187 7。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 0.144 0,Shannon’s信息指数 (I)为 0.260 5,均在引物 UBC840 位点出现H(0.495 4)和I(0.688 6)最大值,显示了丁香属植物DNA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有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2.5 亲缘关系分析

利用13条ISSR引物产生的标记信息,经NTSYS 2.10分析软件计算40份丁香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55 3~0.950 8,见表3。其中 ‘裘利’和 ‘裘利紫花重瓣’ 遗传相似系数最大为0.950 8,说明这2个品种之间亲缘关系最近,遗传差异相对较小。‘四季蓝’‘漂移’遗传相似系数最小为0.655 3,说明两者亲缘关系最远,遗传差异相对较大。

表3 40份丁香属材料遗传相似系数Table 3The genetic similarity coefficient of 40 Syringamaterials

2.6 聚类分析

为了确定各丁香种类间的亲缘关系,采用NTSYS2.10分析软件对0/1矩阵按UPGMA进行聚类分析,构建树状聚类图(图7)。结果表明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42 0时,群体可分为4个类群。

图7 40 份丁香属的聚类图Fig.7 The UPGMA dendrogram for 40 Syringa materials

类群I包含的丁香最多,有紫丁香、白丁香、‘大花重瓣’欧丁香等35个丁香品种。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82 0时,花叶丁香和什锦丁香亲缘关系较近;‘大花重瓣’欧丁香和紫丁香聚为一类,其花型、花色表现高度相似,花期略有不同;‘罗兰紫’‘香雪’‘紫云’‘晚花紫’、朝鲜丁香和朝鲜紫丁香亲缘关系较近,其中‘罗兰紫’‘香雪’‘紫云’花瓣均为重瓣,‘罗兰紫’和‘香雪’花期差异不显著,‘晚花紫’和朝鲜丁香遗传相似度较高,花单瓣、花色均为淡紫色,以上均为欧丁香系,与传统分类一致。‘金色时光’和四川丁香聚为一类;‘裘利’‘裘利紫花重瓣’‘瓷蓝’和‘占姆士’亲缘关系近,其叶形、叶尖与叶片质地高度相似;日本丁香、匈牙利丁香、喜马拉雅丁香、红丁香聚为一类,与高洪晓[20]利用AFLP分子标记将匈牙利丁香和喜马拉雅丁香聚为一类结果相符,但与日本丁香聚为一类,可能是在育种过程中,有顶生花序的血统加入;裂叶丁香、‘沙宣’、白丁香分别单独聚为一类。遗传相似系数为0.792 0时,‘象牙段’和北京丁香、‘金园’、暴马丁香聚在一起,短花管组位于长花冠组内部,与何淼[21]研究结果一致。遗传相似系数为0.812 0时,莫斯加与辽东丁香亲缘关系较近,这表明莫斯加可能与顶生花序系亲缘关系较近。遗传相似系数在0.851 6时,‘骄傲四季’与小叶丁香、关东丁香聚在一起,与‘骄傲四季’是小叶丁香的变种结果一致,均为巧玲花系,与传统分类一致。

类群Ⅱ将‘玲珑’和‘金色小叶’聚为一类。类群Ⅲ有‘漂移’和‘天府信步’。类群Ⅳ将‘四季蓝’单独聚为一类。根据聚类分析结果,40个品种均被聚类分开,说明丁香种类间具有一定的遗传差异,ISSR标记在丁香种质资源分析和品种鉴定研究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2.7 指纹图谱的构建

本研究利用核心引物 UBC834 构建了 40 种丁香属植物的 DNA 指纹图谱(图8),该指纹图谱可用于40种丁香的分类与鉴定。

图8 UBC836 引物构建的 40 种丁香种质资源 DNA 指纹图谱Fig. 8 The DNA fingerprints of 40 Syringa germplasm resources constructed by UBC836 primers

3 讨论与结论

ISSR分子标记是有价值的工具,用于识别和评估物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22-23]。本研究从32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3条引物用于丁香属植物亲缘关系分析,13条引物共扩增264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64条,多态性位点占100%,扩增的多态性条带清晰、无拖带现象,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思彬彬[11]用3条ISSR引物来鉴别紫花与白花丁香,在陈秋月[12]、杨亚珺[19]、Yunyao Yang[10]的研究中发现,ISSR、SSR分子标记在丁香属植物中均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由此说明,ISSR分子标记技术可用于丁香属种质资源的分类、品种的鉴定。

通过研究发现各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相差较大,丁香属植物之间遗传多样性较高。欧美对本属进行杂交育种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先后曾选育出数百个栽培品种。有些栽培品种已经无法确定其亲本和亲缘关系。本试验选取的一些丁香品种亲本不明,聚类结果表明,‘四季蓝’‘天府信步’‘漂移’‘金色小叶’没有聚在传统分类学的内部,可能是由于这些国外品种与国内丁香品种血统差距较大,亲缘关系较远,这一结果也证实了丁香属植物遗传多样性较高[24]。不同系之间的聚类结果有交叉现象,巧玲花系的小叶丁香、关东丁香聚在了顶生花序系毛叶丁香和辽东丁香的内部,可能巧玲花系和顶生花系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20]。传统分类方法将丁香属植物划分为2组4系,本研究发现短花冠组聚在长花冠组内部,并且首先与巧玲花系和顶生花序系聚类,该研究与Li等[25]通过研究rDNA的ITS与ETS结果表现一致,他们认为应该去除组的划分。

DNA指纹图谱是以分子标记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遗传标记方式,因具有多位点性、高变异性、简单而稳定的遗传性,已广泛应用在品种鉴定、种质资源分类等多方面[26]。崔学强[27]采用ISSR分子标记用3个引物构建DNA指纹图谱单独鉴别出22种石斛兰。陈必芹[28]利用ISSR标记,建立了44个四照花栽培品种及其亲本的指纹图谱。但未见利用ISSR分子标记建立丁香属植物指纹图谱的报道,本研究利用UBC836单独鉴别出40份丁香材料,每个材料都有一套独特的指纹图谱,为丁香属植物的鉴定提供了更高效的依据。

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揭示不同丁香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对我国不同丁香属材料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区分和鉴定,证明了ISSR分子标记法是有效和可靠精准鉴定丁香种质资源的方法,为杂交育种亲本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亲缘条带多态性
谷子近缘野生种的亲缘关系及其利用研究
君臣互动与汉代皇权伦理政治特征——以身体及亲缘关系比拟为视角
文本图像条带污染去除的0稀疏模型与算法
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
受灾区域卫星遥感监测的条带分解方法研究
APO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巧用废旧条幅辅助“蹲踞式起跑”教学
移民与文化认同:土家族民歌《吴幺姑》探析
TGF—β1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患者易感性关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