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行旅:董其昌题范宽《溪山行旅图》

2021-11-10 09:16孙文韬
老年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董其昌题跋旅程

□ 孙文韬

北宋的偃武修文政策,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蓬勃兴起。水墨山水画秉承唐代以来的图式嬗变,逐渐倾向于绘画主体与绘画客体之间的浑融无碍。唐末及五代十国的变乱,使得大量士人隐居山林。每日观赏佳山水,自然笔下留神采。经过荆浩的体势峻拔、关仝的山川浑厚、李成的寒林淡远,似乎需要一位集众家之长的创作者发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范宽无疑是兼具多重表现力、极擅物象质地刻画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溪山行旅图》,有着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透过画面,我们能够感知到一种山水画历史上值得铭记的“美”!

题跋,无疑起到品评鉴赏的目的。书画作品往往历经战火,颠沛流离之际丧失许多绘画创制的信息。董其昌题写的“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图”则是对画作创制信息的恢复。在北宋时代编写的《宣和画谱》中,名为《溪山行旅图》的画作有多件,在这一丰富的题材样式里,范宽的作品无疑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件。

《跋范宽〈溪山行旅图〉》明·董其昌

画面近景,横亘画面底边线的突兀岩石既起到稳定画面的作用,又展示出丰富的笔墨细节。远观混凝似铁,近敲若闻铜声。行旅商队走出林荫,为生计奔忙,如同林间溪流汩汩而出,像极生命进程中的大部分时光。画面右侧崖壁林麓间肩挑行李想要过桥的旅行者,似乎摆脱了生存的羁绊,像那崖壁间跳荡的山涧。人生如旅程,体会孤独时,也就离颖悟不远了。大面积的密林掩藏了路途,林梢云际一座建筑安处岩上,正是观赏瀑布飞流的绝佳场所。人生最终的安顿,也许就是旅程的终点。他人的货物,自己的行李,都是旅程的一部分,终须放下。平静的溪流、激越的山涧、神秘的飞瀑,对应河谷的平坦、岩壁的峻拔、远山的缥缈,宛若由浓重至浅淡的墨色。人生如旅途,我亦是归人。观赏的过程,即是分析画面并融入画面的过程。

董其昌是明末杰出的鉴赏家,曾为许多经典巨制题跋。透过其广博的跋文,我们可感受其立足于时代所建构的山水画脉络。在其推动下,理论上以禅喻画,扬南抑北。但是在实践上,其有兼容并包的一面。我们可以在其《小中见大册》等作品中,看到董其昌师法范宽的痕迹。

董其昌题写的“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图”,结字遒劲不失韵致。“北宋”二字气息开张,大有唐代颜鲁公之风采。其后字迹一任天真,去其伪饰与刻意,回归纯真。结合画面意蕴与题字体势,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题跋是画面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哪怕寥寥数语,抑或仅为题名,都散发着不可替代的艺术信息。在这个层面上,不同时代的画作与题跋,“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 绢本水墨 206.3cm×103.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猜你喜欢
董其昌题跋旅程
独一无二的生命旅程
题跋课程在高等书法专业教育中的缺失与建设
近十年来中国绘画题跋研究综述
孤独温暖旅程
坐着小船,开启一段发现春天的旅程
以《千里江山图》为例论题跋的鉴藏功用
董其昌的面具
海参崴的旅程
论刘克庄词学理论管窥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