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滩四方城项目20-01地块小口径回灌井回灌★

2021-11-10 08:05王朝阳
山西建筑 2021年22期
关键词:桥式承压水过滤器

王朝阳

(上海长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1 工程概况

“前滩四方城项目20-01地块”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本工程场地东侧为耀龙路,北侧为耀体路,南侧为规划钱家滩路,西侧为规划江永路,周边现有道路下管线密集,本工程基坑边线与道路红线距离仅约3 m。北侧距11号线区间隧道最近约60 m。拟建建筑周边已建及在建建筑物见图1。

20-01地块基坑开挖深度为14.90 m,局部深坑落深4.20 m,采用三道混凝土支撑。场地基坑北侧采用1 000 mm厚地墙作为围护结构,墙底埋深46 m,下端14 m仅配构造钢筋;外排采用φ 850 mm三轴搅拌桩槽壁加固,墙底埋深30 m;内排φ 850 mm三轴搅拌桩槽壁加固,墙底埋深30 m;另在地面以下30 m~46 m处设置为φ 2 000 RJP止水桩。基坑南侧,采用800 mm厚地墙作为围护结构,墙底埋深32 m;外排φ 800 mm厚TRD槽壁加固,墙底埋深46 m;内排φ 850 mm三轴搅拌桩槽壁加固,墙底埋深30 m。

2 场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1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岩土勘察地质报告,拟建场地位于古河道沉积区,在深度80.42 m范围内地基土属第四纪上更新世及全新世沉积物,主要由黏性土、粉性土和砂土组成,分布较稳定,一般具有成层分布的特点。按其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依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GJ 08—37—201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相关条款,可划分为7个主要层次,该场地地层情况见表1。

表1 场地地层情况

2.2 水文地质条件

在基坑开挖范围内主要有赋存于第②层灰黄色粉质黏土、第③层灰色淤泥质粉质黏土、第④层灰色淤泥质黏土中的孔隙潜水和第⑤2-1层灰色砂质粉土、第⑤2-3层灰色粉砂、第⑤3-2层灰色砂质粉土夹粉质黏土的层间孔隙承压水。勘察期间测得钻孔中潜水水位埋深约1.20 m~1.60 m,相应标高为2.48 m~3.91 m;第⑤2-1层微承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3.59 m,相应标高为0.45 m;第⑤2-3层微承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5.46 m,相应标高为-1.42 m。场地各层土体水文地质参数见表2。

表2 土层渗透性

3 回灌试验研究

3.1 回灌井设计

本工程基坑北侧距离11号线区间约60 m,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基坑北侧已隔断第⑤2-3层,但基坑其他三侧未隔断第⑤2-3层含水层,在坑内长期进行第⑤2-1层和⑤2-3层减压降水时,对周边的影响难以避免,因此,需要通过在坑外布设回灌井,减少基坑减压降水引起坑外水位持续大幅度的下降,进而引起坑外地面沉降变形过大时,开启回灌井施以回灌措施,人为抬升地下水水位,保持坑外水土平衡状态,减缓沉降变形。试验井结构参数及井管选材见表3,试验井剖面结构详图见图2,试验井及沉降监测点平面位置见图3。

表3 回灌井结构统计表

3.2 回灌试验分析

3.2.1 回灌流量分析

2019年12月7日12时开始东侧回灌井ZH20-1~ZH20-4(井间距为10 m,井径为108 mm,过滤器类型为缠丝过滤器)和西南侧回灌井ZH20-14~ZH20-19(井间距为25 m,井径为273 mm,过滤器类型为桥式过滤器)进行回灌试验;试验中ZH20-1~ZH20-4的实际平均回灌量约为4.97 m3/d,ZH20-14~ZH20-19的实际平均回灌量约为5.44 m3/d。试验井回灌量情况见表4,表5。

表4 东侧回灌井试验回灌量情况

表5 西南侧回灌井试验回灌量情况

3.2.2 观测井水位分析

在进行回灌试验时,对20-01地块回灌井附近的坑外第⑤2-3层承压水观测井进行观测,西南侧观测井水位抬升0.13 m~0.38 m,东侧观测井水位抬升0.66 m。坑外观测井水位历时曲线见图4,图5。

3.2.3 地表沉降分析

在回灌试验阶段,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速率变缓,在试验停止后,基坑周边地表沉降速率明显增大,可见通过回灌井的设置对局部区域地下水进行回灌,对抑制基坑周边地表沉降有一定的作用[1-7]。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历时曲线见图6。

3.2.4 综合分析

根据不同口径的回灌井平均回灌量的对比,回灌井的口径与回灌量关系不明显,由于过滤器结构的不同(小口径采用缠丝,大口径采用桥式),缠丝过滤器的孔隙率(35%)大于桥式过滤器(15%),根据计算两种结构的过滤器单位面积孔隙率基本相同,故回灌井的回灌量与单位面积孔隙率有关。

在进行回灌试验时,20-01地块坑外第⑤2-3层承压水观测井,西南侧水位抬升0.13 m~0.38 m,东侧水位抬升0.66 m。

根据回灌试验坑外观测井的水位抬升对比,东侧水位抬升大于西南侧,由于东侧回灌井的间距(10 m)小于西南侧回灌井间距(25 m),在单口回灌井回灌量基本相同时,观测井的水位抬升和回灌井布置间距有关。

4 结语

根据不同口径的回灌井回灌流量的对比,回灌井的口径与回灌量关系不明显,由于过滤器结构的不同(小口径采用缠丝,大口径采用桥式),缠丝过滤器的孔隙率大于桥式过滤器,两种结构的过滤器单位面积孔隙率基本相同,故回灌井的回灌量与单位面积孔隙率有关。

根据回灌试验坑外观测井的水位抬升对比,东侧水位抬升大于西南侧,由于东侧回灌井的间距(10 m)小于西南侧回灌井间距(25 m),在单口回灌井回灌量基本相同时,观测井的水位抬升和回灌井布置间距有关。

猜你喜欢
桥式承压水过滤器
地铁深基坑承压水控制研究
深层承压水污染途径及防治研究
承压水降压引起的高速铁路桥梁摩擦型群桩沉降特性分析
三步拆卸洋马YH880/1180 收割机变速箱内过滤器
基于SolidWorks桥式切机建模与仿真研究
承压水条件下基坑降水研究
PLC变频控制系统在桥式卸船机中的应用
提高中央空调高效过滤器使用寿命的几点思考
污染控制—燃料电池的使能技术
电容降压桥式整流LED恒流电源仿真与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