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会“思考”生活更美好

2021-11-10 20:51娄媛媛
今日重庆 2021年9期
关键词:政务重庆思考

娄媛媛

“渝快办”越来越好用,城市道路越来越畅通,城市内涝也能快速处置……

数字时代,我们生活的城市变得越来越“聪明”。为了让城市生活更便利、更美好,重庆一直在寻找答案。答案之一,无疑就是重庆全力打造“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通过一些列新技术、新模式、新手段,助力重庆“智慧名城”建设。

“云”上的城市Cities on the “Cloud”

当前,大数据智能化正全方位“重塑”城市,将城市带上“云端”。重庆“智慧名城”建设在城市治理、百姓生活等各个领域多点开花,取得显著成效。

最近,家住两江新区星光天地附近的居民发现家门口的交通畅通了不少。

“以前这里经常堵车,有时能堵到古木峰立交。不过从今年2月开始,我们在这里打造了车路协同‘人、车、路、网、云、图’一体化的全息交通平台,交通拥堵缓解了不少。”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金开大道—和睦路路口全天车流较大,曾经是制约老百姓出行的难题。

“全息交通平台运行过程中,我们通过系统收集的数据发现,该路口周末和节假日出行车辆大,所以专门针对周末和节假日优化了红绿灯控制方案。”两江新区交巡警支队民警说,优化后的方案让该路口的拥堵指数下降了8.7%,该系统还能及时发现路口异常情况,迅速通知附近民警到现场处置。

这套车路协同“人、车、路、网、云、图”一体化的全息交通平台,同样出现在了2021智博会中国电信重庆公司的展台。

类似的城市智能系统,在2021智博会上还有很多,比如重庆市排水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接入排水物联网、视频数据,可实现动态监管排水设施,实时监测排水管网运行状况。同时,还能加强对排水设施的维护管理,辅助巡检人员对排水管线的维修养护,发现和消除排水隐患。

“以前只能通过人工巡视才能发现积水问题,现在积水问题还没暴露到地面时,监测人员就能通过系统发现问题。‘物联网+智慧排水’可视化监管系统让深埋地下的排水管网能‘说话’了。”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让防汛排涝从事中、事后的反应,变成了事前的预判和布设,缩短了大雨或单点暴雨过后应急反应的时间。

近年来,重庆创新实施“云长制”。截至2020年底,全市信息系统“上云”比例达99%,居全国前三。目前,市级政务数据共享达9261类,居全国前列。

数据武装的“城市大脑”“Urban Brain” Armed with Data

“城市大脑”是以数据、算力、算法等为基础的,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推动全面、全程、全域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数字系统和现代城市基础设施。

用数据武装“城市大脑”,重庆早就开始布局。

以政务服务为例,2018年重庆就上线了“渝快办”政务服务移动端,通过政务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协同管理,很多过去需要提供证明、现场核验的事项,现在都可实现“指尖触达、掌上通办”。近期,“渝快办”已升级至3.0,办理事项增至1875项、用户突破2100万人。

城市治理中,智能无处不在。立足于打造“智慧城市”,作为智能中枢的重庆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在2020年建成投用,首批接入80个市级部门、150个区县及企事业单位业务系统,初步实现“一键、一屏、一网”统筹管理城市运行。

与此同时,“智慧生活”也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更多市民得以共享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红利:“渝康码”累计申码量3100万次,访问量21亿次;“渝快融”融资平台助20.4万家小微企业融资320亿元;“远程医疗”年服务患者200余万例,边远地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大医院优质服务……

重庆“城市大脑”以城市泛在感知设备为“五官”,以通信传输网络为“神经”,实现了政务、互联网数据的汇聚和融合。

打造“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Create a Total Elements of “Cloud, Union, Data, Algorithm and Application”

2020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云联数算用”。

其中,“云”指建设数字重庆云平台,“联”指实施5G融合应用行动计划,“数”指建设城市大数据中心,“算”指建设智能中枢核心能力平台,“用”指在政府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以此为目标,重庆正全力打造“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政务信息系统整合迁移上云,上云率达99%,位于全国前列;中新国际数据通道开通;获批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投用;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建成;建成中国移动边缘计算平台……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重庆更加注重培育智慧城市品牌,彰显系统化、便利化、智能化特色,在智能交互、智能联接、智能中枢和智慧应用等方面加强对数据要素的归集和运用,构建智慧城市發展的合力,促进政府、园区、大数据公司、科研机构、高校、市民等各方共同参与,做好主动、精准、智能、高效的城市服务,持续打造更多智慧化的未来生活场景,将科技用于人民,让生活融入科技。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未来,重庆“智慧名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样是企业、群众的办事需求,以此推动城市软实力的提升,让服务更均等、更可及、更暖心。

猜你喜欢
政务重庆思考
贵州首个标准化7×24政务服务站正式运行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汕头在粤东首推“5G+政务服务”
云南芒市推进“融媒体+ 大政务”平台试点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哈尔滨政务服务网” 年底建成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