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赋能、用活: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研究

2021-11-10 12:00李林根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1期
关键词: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数字化

李林根

摘要: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重要动力,是助农兴农新法宝。本文就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进行研究,提出“打通—赋能—用活”路径。

关键词:数字化;乡村振兴;农村建设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数字技术正在转变为新的生产要素和治理工具,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转型、创新政府治理典范1、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新钥匙”。着力推进数字乡村,乡村振兴的内在需求,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体现2。当前如何以数字乡村建设开启乡村振兴新活力,本文提出了“打通—赋能—用活”这一路径。

一、打通:带入新引擎

“打通”是“赋能”和“用活”的前提,目的就在于发展数字化,推动乡村转道“数字路”。“打通”强调对数字技术的引入,为乡村振兴注入“数字活力”。

(一)加快系统规划设计,定位乡村需求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内在的包含着乡村的政治、生态、文化、产业和人才等全方面的改善和提升。而不同乡村在人文、地理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在进行数字乡村建设时,必须要在定位乡村需求的基础上,做好系统的规划和整体的设计。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之基

传统的基建多以大规模的“混泥土”工程铺设乡村有形设施、硬件设施。但在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存在生活不集中、生产不集约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基建设施存在利用率不高、投资不经济等问题,也导致部分地处偏远、人烟稀少的乡村在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上还远远不足。面向数字时代的乡村振兴,也需要更多的“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建设”。

(三)加大智能设备应用,引数字生产力

目前城乡发展的数字鸿沟依然较大,农村地区智能设备在数量上、质量上和使用率上严重不足。比如,农村安防相比于城区,存在着建设滞后、智能化设备缺失、智能终端覆盖有限等问题,农村安防人力投入大、效果有限。农村地区不仅需要根据现实需求购进一批先进的智能设备,改造农业生产、改善公共服务,更需要加强对智能设备的应用,开发和丰富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场景,让技术走进生活,让智能化设施为乡村振兴添薪续力。

二、赋能:打造新农人

“赋能”是实现数字乡村的关键,强调对农民这一乡村振兴主体进行赋能、赋智。通过普及数字观念入人心、开发多样化的智能体验场景、进行数字教育培养新主体,让农民接受数字赋能,学会念好“数字经”,成为新时代的“弄潮群体”。

(一)普及数字资源观念,提高数字素养

乡村的数字化建设不仅是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渗透和应用于乡村振兴实践的过程,也是数字时代新理念作用于乡村发展和农民生活的过程。要成为“新农人”,首先就应当加大观念普及,培养“数字化思维”,掌握“数字化新型农具”。互联网正在逐步改变农业和农村的社会形态3,农民缺乏对数字时代的宏观认识,但是农民也需要看到数字乡村建设的前景和力量,这就离不开基层思想宣传阵地的扩大,让农民从奋力赶上时代走向引领时代4。

(二)开发智能体验场景,丰富数字实践

数字化时代高精尖的科技力量下沉农村必然会与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科技感和信息化观念较为薄弱的农民产生一个碰撞和适应的时期。在防灾减灾、垃圾处理、疫情防控、产销对接、农作物监测、在线教育等方面开发智能空间,让农民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感受到智能化的便捷,让农民在生动的体验中,在主动的接触中,不断培养数字资源观念,提升数字化生活能力。

(三)加快数字主体培育,增强数字能力

数字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数字化对乡村的赋能落脚点还是在对农民的赋能。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民的深度参与。针对农民参与能力较弱的问题,应当加快对数字主体的培育,发挥数字技术对新型经营主体的赋能作用。帮助残疾人、老龄劳动力在家通过数字渠道就业,探索增收的多样渠道。

三、用活:形成新基地

“用活”是“打通”和“赋能”的最终目标,也是衡量数字乡村实际效益的重要标准。数字乡村的建设,不能只让数字化给农村“美颜”,更重要的是强劲乡村的“骨骼”。

(一)加快乡村农业智能转型,助力产业兴旺

数字技术作为“新农资”,对改造传统农业有着巨大的作用。只有农业升级,产业兴旺,才能最大的保障农民增收致富。活用数字技术,发展数字农业产业,需要加大对农业物联网设备和智能农机的投入,提升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让越来越多的主体参与到“数字+农业”的模式中。要强调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作用,转变传统农业单纯依靠气候条件、人的经验、劳动力投入的模式,进一步以数据为核心。安装田间摄像头、温度湿度监测仪、土壤监控仪、无人机拍摄器、农作物生长情况监测设备等,让数据“多干活”,让人“多决策”。

(二)打造乡村网络文化阵地,助力乡风文明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数字文化建设是实现乡风文明的重要方式,也是构建乡村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实现乡村文化振兴,需要抓住数字乡村建设机遇,打造乡村网络文化阵地,弘扬乡村优秀文化,构建农民共享的先进的乡村文化体系,满足农民多样性的文化需求。要利用数字化手段,加大对传统优秀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传统美德、保存传统工艺。同时通过网络向社会展现乡村文化风貌,人文习俗风采。

(三)推进乡村现代数字治理,助力治理有效

数据的整合与共享,为实现基层治理有效带来了新的途径。乡村治理内容广泛,包含村务治理、自然资源管理、安全管理等,同时地区差异大,基层工作人员人力较少,充分利用数字化的便捷,有助于推进基层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升级,减轻工作负担,提升治理有效性。打造乡村“智慧大脑”,通过数字平台优化行政资源配置,加快信息获得速度,推进数据联动和集成指挥,走向精细化、靶向性治理5。

注释:

张成福,谢侃侃.數字化时代的政府转型与数字政府[J].行政论坛,2020,27(06):34-41.

2 张春玲,刘遵峰,吴红霞.以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0(01):11-12.

3 常凌翀.“互联网+”助推新时代乡村振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7-19.

4 黄泰岩.改革开放使中国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J].求是,2018-05-31.

5 刘骄剑.数字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强大动力[J].网信军民融合,2021(02):4-6.

猜你喜欢
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数字化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公证在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
农村精英流失问题研究
农村扶贫开发的模式总结和反思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