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探讨

2021-11-10 09:49黄骏樱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3期
关键词:管理策略小学班主任以人为本

黄骏樱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初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也出现了种种管理弊端,这些问题亟待我们改革创新。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要充分顺应这一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摈弃传统的课堂教学思想,以人为本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品德和性格特征,以学生自己作为课堂开展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和主体,实施课堂的多元化教学,及时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情况。本文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就如何制定一套适合小学生的班主任经营管理的策略进行了以下的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

小学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导和引路人,要充分地认识到自身职责的重大,并且应该采取积极、科学的管理模式和手段来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情况,在对班级的管理工作中也要尽量避免对学生进行盲目的管治,而是应该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这也正是新形势下我们教育工作者核心素养的基本所在。

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念就是必须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与人格特点,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活动主体,尊重学生整体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需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引导鼓励学生们自主地去学习与探究。班主任身为课堂教学管理当中的领导者,要及时地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成长情况,并且充分利用切实有效的教育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要尊重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思想素质,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存在的问题

1.忽略了學生才是教学的主体

在以往传统课堂管理中,教师填鸭式的授课方法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教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由于我们小学生可塑性强,教师如果一直运用这样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就会促使小学生自己形成一种思维的定势,这样不利于开发和拓展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提升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2.不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传统课堂管理模式造成了很多学生在学习上太过被动,思维受到限制,很容易产生一种厌倦学习的心态。加上我们的老师们在对课堂进行教学评估的整个工作过程当中,过分地以对每一位学生的成绩和发展作为主要进行评估的手段和方式,使得我们的学生在其它领域的发展与拓宽都没能够得到老师的鼓励,由于我们的学生本身比较被动,存在着过多的精神上和心理压力,没办法积极投入参与到我们的课堂学习和工作当中。所以教师们在给予学生评价时就需要对于学生的各种综合评估,认识得到每个学生的劣势,每一个学生都有其闪光点,而这些闪光点并非一定都是体现在他们的学习成绩当中。

三、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的新型管理战略

1.积极服务于学生,树立一种以学生群体为中心的课堂管理意识

学生本身就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主体,教师在开始进行课堂教学和引导的整个过程当中,要充分的重视了学生的这种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活动积极性,以培养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主要服务对象。在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种积极幽默的指导,使得学生们能够有意识地认识和看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进行积极的改正。我们的教师还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来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开阔自己的课堂教学思路,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生。小学的班主任应该牢固地树立以培养学生为根本的社会主义教育观,充分地做到了服务于学生、尊重学生,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感受到来自老师的亲切关爱,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2.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我们的老师不要刻意责备或指导他们,而是一定要积极地给予激励或引导,使得我们的学生从情绪上能够体会得到老师的用心良苦。并且我们的老师不要只是纯粹地局限于对所有的课本知识点进行教学上,也要积极地将教学内容扩大到课外,丰富、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教师在教学管理的过程当中也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开放思维,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责任精神。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组织一些比较有个性的班会,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相应的学习话题来进行探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大胆地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地做活动的主持者、课堂的参与者,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地融入到我们的课堂上去学习当中,增强学生的班级责任心。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整个班级的精神凝聚力,构建和谐的校园师生联系,使得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都能够充分信任老师,紧跟着老师的步伐去积极开展自我学习。

3.充分尊重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

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表现为思想活跃、注意力不集中,并且每一个孩子的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各不相同,所以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各不相同。如果说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就必须充分尊重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使小学生能够借助自身的特长来进行发展和提升。而且教师还需要充分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采取分层次的教学,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还需要帮助每一位学生建立一套有效的、相应公平、公正的评估体系,在这种评估的过程中,以每一个学生在他们日常生活当中的各种具体表现以及学习成果作为参考依据,对其作出整体性的综合评估与衡量,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物性格特征。并且根据每一名学生实际和具体情况分别对其进行综合的评价,这样有助于充分调动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积极地对其进行提升和拓展。

结语:小学班主任在对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尽量摒弃传统陈旧的教学思维,要秉着以人为本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和根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成长的特点,提高每一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的积极性,这也就是要求我们充分意识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其个性化的特点,与每一位学生积极地开展交流,建立融洽的班级师生关系,并且积极地将其融入到每一位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当中,提升他们的社会综合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军.探讨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下我国中小学生深入进行班主任的工作管理策略[ j ].自然科学:文摘版:00285-00285.

 [2]李燕.浅谈探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我国中小学生进行班主任的管理战略[ 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猜你喜欢
管理策略小学班主任以人为本
高速公路合同计量变更管理策略
浅论肝胆胰外科护理的风险因素与管理策略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