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早期功能锻炼中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11-10 13:45杨丽
康颐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护理四肢骨折应用效果

杨丽

【摘要】目的:探究四肢骨折早期功能锻炼中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四肢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分组方式为电脑随机分组,本次研究人数共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早期功能锻炼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并将两组护理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以明确效果。结果:观察组康复锻炼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組,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早期功能锻炼中充分运用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值得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四肢骨折;早期功能锻炼;人文关怀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1.098

四肢骨折一般发生在胫腓骨干骨折、Colles骨折、骨干骨折、尺桡骨骨折中,主要以疼痛、功能障碍、肢体肿胀等作为临床表现,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对于该类患者主要以早期功能锻炼作为康复目标[1],而在锻炼过程中,若护理不当,易出现钢板弯曲、脱位、切口裂开等不良事件。本文目的在于探究四肢骨折早期功能锻炼中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此次研究的试验对象为四肢骨折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方式分组,分为2组,每组各50例,研究均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完成。纳入标准:(1)确诊为四肢骨折;(2)精神状态正常,能配合完成研究;(3)此次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1)存在恶性肿瘤疾病者;(2)伴有结缔组织病变者。

观察组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22~64岁,平均值(43.12±1.65)岁;对照组中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23~64岁,平均值(43.55±1.98)岁。二者在上述基线资料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加强患者日常生活照料,并为患者提供温馨和舒适的病房环境,以提高患者机体舒适度。

观察组采用在早期功能锻炼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四肢骨折具有突发性,导致患者不仅需承受生理方面的痛苦,同时还可增加其心理压力,且加之术后疼痛感的出现,均可引起患者一系列不良反应,比如恐惧、焦虑、抑郁等。因此,护理人员需及时介入,与患者和家属进行积极和有效的沟通,并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结合每位患者心理情绪制定针对性疏导计划,并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尊重,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并告知患者术后进行相关锻炼能够促进四肢功能的恢复,同时告知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外,还可通过为患者介绍康复案例,使患者树立康复自信心,并告知患者家属需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从而营造良好的护理氛围,使患者能够更加配合的接受相关护理和康复锻炼。

(2)疼痛护理:部分患者在进行功能锻炼过程中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进而导致康复锻炼依从性降低,因此,在锻炼过程中,可采用音乐疗法配合,通过为患者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从而使患者能够转移注意力,减轻机体疼痛;而在完成康复锻炼后,护理人员需给予其表扬和肯定[2],使其能够树立自信心。

(3)上肢功能锻炼:在麻醉消失后,指导患者进行手指屈伸的锻炼,并进行臂部静力收缩运动和前臂肌肉收缩运动;于术后第二天开展屈伸肘活动,每日4-5次、每次20分钟,在锻炼过程中,需注意观察患者疼痛情况,并对其感受进行询问,充分重视患者耐受度;对于上肢骨折未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者,应鼓励其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护理人员需保证积极配合。

(4)下肢锻炼:在麻醉药效消失后,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四头肌静力收缩以及足趾的锻炼,以上锻炼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术后第二天指导其进行膝关节的自主屈伸运动,每日10次、每次10分钟;对于合并膝关节骨折患者,该类患者在进行自主活动时可选择膝关节GMP加以辅助,每日3次、每次1小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将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对于下肢骨折未合并其他损伤者,于术后2-3天借助拐杖适当行走,护理人员需全程陪同,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康复锻炼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选择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选择x2检验,当数据存在统计差异,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对比2组康复锻炼依从性

观察组康复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2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四肢骨折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3  讨论

随着我国交通行业以及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使我国骨折人群不断增加[3],特别对于四肢骨折,在临床具有极高发病率,易对患者机体造成损伤,并且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手术作为治疗该疾病的首选方案,而在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十分必要,能够促进其功能早期恢复,改善疾病预后。而在早期功能锻炼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能够使患者感受来自家庭、医院以及护理人员的关怀和关爱,并在护理中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能够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医疗纠纷发生概率[4]。

综上所述,在四肢骨折早期功能锻炼中充分运用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参考文献:

[1]周柳娇,李吉,张芳,等.学龄期儿童四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5):921-924.

[2]黄裕,何春艳,宁阿妹.SchatzkerII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8):578-583.

[3]杨院,张定凤,孙艳.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J].贵州医药,2020,44(9):1474-1475.

[4]马国珍,薛晶,莫蓓蓉,等.对日间手术病房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效果探讨[J].护理学杂志,2020,35(21):42-44.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护理四肢骨折应用效果
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护理影响分析
人文关怀护理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民间疗法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初探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40例临床观察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四肢骨折合并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骨折内固定手术时机探讨
人文关怀护理在提高心脏介入手术患者满意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