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的国际趋同问题研究

2021-11-11 15:26陈梦琳
商讯·公司金融 2021年26期
关键词:国际趋同会计准则解决措施

陈梦琳

作者简介:陈梦琳(1997-),女,汉族,山东青岛人。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

摘要:我国会计的国际趋同问题已经引起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研究我国会计的趋同问题有利于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国家经济发展。本文将分析我国会计的国际趋同问题的现状、意义以及我国会计的国际趋同问题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同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会计的国际趋同问题提出展望,这将会使我国会计的国际趋同问题的研究更进一步。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趋同问题;解决措施

一、引言

随着我国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会计的国际趋同问题成为图家必须关注的问题,尽管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问题上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由于我国存在诸多何题,使我国在这条路上还有些艰辛,我国如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努力将我国会计在国际趋同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二、我国会计的国际趋同现状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定义: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实际上和我国会计的国际趋同基本是同一事件。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指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的会计准则逐渐相互渗透直至趋于接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会计环境需求也逐渐变大,我国也需要参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具体原因包括:适应全球资本化的发展需求、融入各国经济并获得各国认可、完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解决国内严峻的会计问题、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地位等。

但目前,我国会计的国际趋同现状是:我国会计准则在内容上基本与国际会计准则趋于接近,但在实施方面的问题还需要改进。因为会计准则的趋同不仅仅要保证内容上要趋于一致,还要保证能实际应用。

实际上,我国对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这一事件还是非常积极的,并且采取了很多加速会计准则趋同的措施;比如自从1992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之后,各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速度加快,我国也不甘示弱,颁布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和其他具体准则意见稿,想跟紧国际趋同的步伐;其次,我国还参考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例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准则,同时参考《国际会计准则》,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所以我国最终确定的会计准则往往与《国际会计准则》紧密结合,并且做到准则的国际趋同。2006年2月15日,新会计准则的发表意味着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更加成功。2011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第一号-首次采用国际报告准则》等准则的修订也是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的新的里程碑。

三、我国会计的国际趋同的意义

1、 提高企业吸引外资的能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毋庸置疑可以简化全球企业财务信息,允许信息使用者分析不同国家的信息,从而做出财务决策,以及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国际贸易成本降低,可以吸引外资。

2、 推动技术创新。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一项重要改进是无形资产的费用资本化。这提高了公司对技术发展的渴望和投资,有助于发展长期发展和进入公司。

3、使得证券市场得以发展。新会计准则可以降低成本,帮助投资者分析市场的潜力等,也可以帮助外国公司建设和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通过中国的会计准则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市场产生了信任。

四、我国会计的国际趋同存在的问题

在了解完我国会计的国际趋同现状后,就应该了解一下我国会计的国际趋同问题过程中所发现的各种问题。

1、市场经济发展薄弱

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通常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发达的国家。然而在当今世界,我国的经济实力还很薄弱,并不能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

我国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是国有资产,所以尽管我国经济结构多元化,市场经济仍不能发展迅速。公平的交易市场尚未成立,企业之间的交易还存在很多的不公平,也不存在活跃市场,这使得在会计处理方面不能反映真实的公允价值。因为我国存在这种现象,所以《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并不能很好的适用我国,存在的很多规定在我国市场是没有办法很好的实行的。同理,我国的有些会计准则在《国际会计准则》也是无法实行的,这极大的体现了其特殊性。另外,我国资本市场薄弱,跨国公司较少所以国际贸易也不太发达,使得我国的会计准则的变化幅度不会很大,进而在国际趋同也会发展缓慢。

2、相关法律法规体制不完善

法律法规的完善会与会计准则的发展紧密相关,我们国家法律法规与西方国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这也是我国会计准则难以向国际趋同的一个因素。而且有的时候企业会发觉某些准则实施起来会比较吃力,这也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体制不完善,可能一些准则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

比如:西方國家的法律法规决定会计准则的侧重点可能在于资产负债表,是用来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但我们国家会计准则的侧重点在于利润表,主要看重企业具体的利润;这使得我国会计准则难以国际趋同。

3、会计人员意识薄弱

虽然我国会计人数众多,但整体学历水平不高。据统计,全国具有会计证书的人超过1000万,但专科、本科及本科以上的人员仅有518万人,还不到全国会计人员的一半;具有高级会计证书的人数约为8万人,约占全部会计人员的千分之八。不带有歧视的分析结果是:大专以下学历的会计人员众多,很难跟上时代的进步,进而反映了会计人员意识薄弱的问题。

我国会计虽然人数庞大,但真正熟练会计准则的人少之又少,更别说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的会计人数了。而IASB最新提出的任职要求都对专业技术提出很高的要求,所以我国会计人员学历低、意识薄弱,对会计准则不够熟悉且跟不上最新国际形式是不利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4、会计环境的特殊性

会计环境是影响会计实施的外部因素,包括经济因素、法律因素、政治因素等等。它会影响我国会计信息的需求,影响我国会计核算方法,进而影响我国会计的国际趋同。

猜你喜欢
国际趋同会计准则解决措施
A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修订印发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会计文化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思考
浅议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