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精神科陪护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21-11-11 03:49项海霞
医学概论 2021年15期
关键词:护理风险风险管理

项海霞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陪护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精神科陪护病房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分析,结合临床工作制定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结果:有效消除护理工作中不安全隐患,减少护患纠纷,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结论:认识精神科陪护病房护理风险,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精神科陪护病房;护理风险;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是针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1]。精神病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支配,常出现冲动伤人、毁物,甚至发生自杀、自伤等意外事件,其护理风险的发生率高。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及时识别和处理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各类风险。防范和减少医疗护理纠纷,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1  精神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

1.1  护士因素

1.1.1  护理专科知识缺乏  新护士缺乏临床经验及正确的判断能力,专科业务技术不熟练,如冲动患者的防范;对患者的病情变化缺乏预见性,如药物不良反应致患者出现锥体外系反应,体位性低血压、胃肠道反应等。出现隐患时未及时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任由隐患演变成风险。

1.1.2  护士责任心不强  护士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慎独”精神,如巡视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三防病人护理制度执行不严;观察病情不细致;护理人员过于依赖家属,有时掌握病人病情不够,忽视监护;忽视患者的主诉和重要病史。

1.2  患者因素  患者常因精神症状、药物反应或心理因素的影响突然出现冲动、伤人毁物、外跑、自伤、自杀及噎食等危及患者安全乃至生命的意外事件。这不仅为临床护理增加了难度,而且为社会、医院、家庭以及患者本身带来了不可预料的后果[2]

1.3  家属因素  精神科陪护病房中的患者多为初发病、家属干扰多。由于家属缺乏精神疾病知识,不了解精神疾病的治疗过程,当患者有严重的兴奋躁动、自杀、自伤、外逃等行为需要干预治疗时,家属不能理解而阻止干预治疗。有的家属由于求医心切,利用外出机会在外投医,乘工作人员不备,偷偷将“药物”给患者服,并未经医生同意私自给患者减药;部分家属由于不了解患者特殊性和危险性,常常将打火机、刀、剪、绳索等一些危险物品或器械带入病房;并未经护士同意为患者解除保护带。还有的家属因患者病情影响,心情压抑而指责患者甚至发生口角等,给病房的管理及患者的治疗带来很多安全隐患。

1.4  人力资源配备不足  精神科病房护理人员与床位配比明显不足,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由于护士的工作责任大,压力较大,且护士编制少,夜间值班工作时间长,长期超负荷工作,使护士身心疲惫、不安心本职工作等,就可能出现言语、护理行为的不当或过失,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或造成不安全后果[3]

1.5  设施因素   陪护病房多为开放式管理,患者易逃跑;且每间病房都设有房门,有的患者由于自知力缺乏,治疗不合作,常拒绝治疗而反锁房门毁坏物品等,给病房的管理及患者的治疗带来许多隐患。

2  管理对策

2.1  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在精神科陪护病房工作的护士,需要承担多重角色,管理者对护士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包括开放式病房的护理管理制度、专科护理、心理治疗、精神康复、康复技能、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使自己的知识不断得到更新,能独立承担起开放式病房的工作,将护理技术、生活照顾、心理关怀、健康教育等融为一体,通过优质服务赢得病人、家属、社会的理解和认可,提高病人满意度,提升科室知名度,同时,组织护士学习风险管理知识,使护理人员保持高度的风险意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要求有慎独精神,通过各种考核与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共同制定控制不安全事件的措施。

2.2  规范病房管理,建立完善的开放性病房管理制度  建立完整的开放式病房管理制度,包括住院知情同意书、外出请假制度、陪护管理制度、作息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病人住院期间的权利及责任、药品及个人物品的管理制度等,并签订协议。要求病人及家属均签名。建立风险告知制度,认真履行告知义务,说明精神科的特殊性和精神病人的各种意外的可能性,让病人和家属明白他们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减少纠纷的发生。护理管理者要检查各班工作完成及制度落实情况,新病人入院时认真做好入院病人的安全评估,制订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进行详细的住院须知介绍。平时严格执行外出请假登记制度。在开放式病房预防病人自杀自伤是首要工作。自杀自伤病人暂时不能外出。护士多巡视病房,重点病人在视线范围内,并多与病人、家属及陪护沟通,随时掌握病人的活动范围和情绪变化,适时进行危机干预。及时提醒家属加强防范,一旦病情变化不适宜继续住开放病区,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家属工作,及时果断转往封闭病区,从而降低风险隐患,确保病人安全。

2.3  加强陪护管理,重视陪护在开放式病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在开放病区病人留陪护必须由主管医生开医嘱,并签订陪护协议书。要求陪护家属遵守医院相关规定。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首先对陪护家属进行安全方面教育,给陪护家属讲解精神科住院安全管理的要求及疾病相關的知识,告知陪护的注意事项,取得陪护家属的配合。护士要经常和家属进行沟通,随时或定期给家属进行宣教,讲解病房的管理及物品的放置,协助家属整理个人物品,对家属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解释说明,不断规范家属的遵医行为;帮助病人及陪护尽快适应医院生活,加强对陪护的安全教育和指导,保障陪护家属对病人的安全监管,有效预防病人的自杀行为及外走 [4]

2.4  加强患者病情观察   精神病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有些精神症状不暴露,冲动伤人常突然发生,护士应正确评估病情,仔细观察患者的言行反应,对有暴力、自伤、自杀、潜逃等行为的患者,应做到心中有数,将患者安排离办公室近易观察的房间,注意接触方法,减少激惹因素,并嘱家属协助做好监护。患者服药时严格检查,保证患者服药下肚,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对重症患者、危险患者重点交接班,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及时处理,消除各种不良刺激。

2.5  加强安全管理  患者外出检查或工娱疗时,护士要协助护送,清点人数,并嘱家属加强看护,使患者不离开家属的视线。患者进病房时应常规安全检查,防止危险物品带人病室。同时做好家属安全知识宣教,使他们能够配合护士做好危险物品的管理。对年老体弱、药物不良反应严重的患者,在做好生活护理的同时,还应防摔伤、防噎食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2.6  合理配备护理人力资源   合理而充足的护理人力配备,是保证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护理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保持临床护理人员数量适宜,各类职称、各层次护理人员比例适型。对护理人员实行人性化管理,改善长期超负荷工作状态,减轻护士压力,使护士身心健康得到保障,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减少不安全隐患。

2.7  加强病房设施管理    精神科陪护病房为开放式的管理病房,为确保患者安全,夜间可将病区的外门上锁;白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规定病房开放时间,对特殊患者,治疗期间一律不让患者及家属外出。每日检查病房环境安全性,避免患者采取消极行为,最大限度帮助患者减轻和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让潜在的冲动行为控制在萌芽状态,给患者创造安全的治疗环境[5]

3  结果

从2011年开展护理风险管理以来,患者及家属投诉为零,无发生医疗护理纠纷。

4  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是把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的消极处理变

为护理不安全事件前的积极预防。通过对家属陪护时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及时采取有效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加强预见性、超前性安全管理,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通过与家属的沟通,缩短了与患者和家属的距离,增进了护患感情,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燕,張海林,吴继云.实施护理应急预案演练,加强护理风险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7,10(10):56.

[2]张仁霞,Ⅲ敏.行为训练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J].现代护理,2004,10(12):1104一1105.

[3]张风清,李珍,黄体纯.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A):67—68.

[4]周晓芬.开放式精神病房存在的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J]《中国医院》,2011.15(2):41-43

[5]林雪梅,吴秀珍,邹秀棋. 风险管理在精神科陪护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3):5

猜你喜欢
护理风险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神经外科护士的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论综合性ICU的护理风险与防控
循环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