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对海南高校学科建设支持力度

2021-11-12 06:00史贻云
民主 2021年11期
关键词:自贸港一流海南

□史贻云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海南省委会主委)

海南自贸港建设以来,大力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教育机构来此办学,为自贸港建设提供产业、科技、人才、智力等方面的重要支撑。但从学科专业覆盖面、人才培养规模及层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等方面来看,单独依靠引进高水平教育资源,短时间还不能满足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为有效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结合目前海南地方高校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国家对地方高校学位点建设等给予大力倾斜的实际,有关部委应抢抓机遇,创新模式,加大对海南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支持力度,推动地方高校与引进高水平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从而切实提升海南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为自贸港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和人才资源。

一、引进高等教育资源与地方高等教育衔接不足,学科建设支撑作用有限

海南自贸港建设以来,引进了一些国内、国际知名高校研究生院和科研院所来此办学,旨在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水平。但由于高等学校新建设立周期较长,难以短时间根本解决海南自贸港建设发展人才需求问题,同时对产业落地需要的地方性、应用型本专科生的培养方面影响也相对有限。引进的科研院所专家教授绝大部分集中在园区开展科研攻关或进行本校教学工作,与地方高校融合不足,对省内高校学科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促进作用较为有限。

二、海南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发展水平不高,与自贸港建设需要有一些差距

由于历史原因,海南高等教育起步晚、规模小、层次低,全省仅有普通高校21 所(8 所本科高校),没有部属高校,也没有“985”高校,只有海南大学1 所“211”高校(2018 年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和部省合建高校行列),全省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只有2 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只有4 所。全省尚没有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只有一个中外合作办学二级学院和若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2017 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海南高校没有A 类学科,只有3 个B类学科,其余都是C 类学科。从办学实际来看,海南地方高校基础比较薄弱,体制机制建设明显滞后,教学、科研、人才引进,和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创新发展严重不足,“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一流人才”培养明显与自贸港建设需求有差距。

为此,建议:

一、支持建设“自贸港高校联盟”

基于海南单个院校综合实力较弱但各有学科特色的情况,建议由相关部委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将海南省各层次、各水平高校进行统一规划,打造一个由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为基础的“自贸港高校联盟”。通过省内高校间各自的优势学科、教师、实验平台等资源共享方式,建立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大项目开发、学生学分互认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同时通过“自贸港高校联盟”平台,提高同省外及国际一流高校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水平。二、从学科专业建设上给予海南地方高校适当倾斜和支持

支持海南与南繁、海洋、健康相关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在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博士学位点立项建设上给予海南地方高校适当倾斜;在“一流专业”建设方面支持海南地方高校创新性、差异化发展;将支持海南涉海高校在海洋能研究、军民融合、生态环境、海洋观测、创意设计等方面的学科专业发展列入国家教育重点规划。

三、从教育政策上给予海南地方高校适当倾斜和支持

在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办学上给予海南地方高校更大的自主权;在涉海、南繁、健康等相关科研平台建设和重大科研项目立项上给予海南地方高校适当倾斜;在人才引进和人才管理上给予海南地方高校更大的自主权;在科研成果转化效益分配创新上给予海南地方高校更大的政策支持。

猜你喜欢
自贸港一流海南
术业专攻,奋力耕耘 努力做好自贸港皮肤科学科建设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从自贸区到自由贸易港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