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
——以《人间词话》英译为例

2021-11-12 03:06廖振材
散文百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人间词话词话译本

廖振材

江西理工大学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写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包含了其主要诗学概念和对诗人和诗词的评价,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之一,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人间词话》有两个英译本,一个是华裔汉学家涂经诒(Ching-I Tu)的译本Poetic Remarks in the Human World(1970),其中收入主要的64则内容;另一个是美国学者Adele Austin Rickett(李又安)的译本Jen-chien Tz’u-hua: A Study i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1977),包含中国文学批判、王国维诗学批判理念、词的概念等内容。本研究旨在利用自建的《人间词话》中文及其两个英文译本平行语料库,结合原著的语言风格,对比分析两个译本在词汇、句法等语言特征层面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汉译英的启示。

一、文献回顾

Baker (2000: 245)认为可以将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学的理论和方法相结合来研究翻译中的译者风格,将译者风格定义为用一系列语言和非语言特征,称之为译者的指纹。胡开宝(2011)认为,广义上,译者风格是指译者在语言应用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以及包括译本选择、翻译策略应用、序跋和译注等在内的非语言特征。狭义上,译者风格指译者语言应用或语言表达的偏好,或在译本中反复出现的语言表达方式。刘安军(2020: 101+102)认为母语译者和非母语译者的差异研究由于所涉及的因素,如母语和本族语者概念的不确定性,译者个人的能力、风格和翻译策略的差异以及译者所处的社会条件、文化语境、政治因素等的差异,使得其在翻译领域相对于其他视角的研究更为复杂,因而一直较少有人涉足。荣立宇(2015: 71)通过对《人间词话》李、涂两个译本的副文本的对比研究发现,在作为副文本重要内容的注释方面,李译比涂译做得更加全面、深入,翻译的研究背景更加凸显;李雪丰(2015)从阐释学角度分析《人间词话》中的文学评论术语、词评理论、部分诗词诗句如何进行翻译,对于文论术语要“译释并举”,对于词评理论要做到理论内涵和句法形式的平衡,对于诗词诗句的英译要再现诗词的境界。鉴于此,本研究探讨《人间词话》两个译本的风格,分析译本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缘由。

二、研究设计

1.研究语料。

《人间词话》中的64则为主要内容,该64则是经王国维本人选定出版的,包含了王国维的主要诗学概念和对诗人和诗词的评价。本文选取《人间词话》(64则)、涂经诒译本(以下简称涂译本)及其相应的Adele Austin Rickett译本(以下简称李译本),进行语料对齐,建立双语平行语料库。

2.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尝试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涂经诒译本和李友安译本在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的语言特征上是否存在差异?(2)这些差异对汉译英有哪些启示?

3.研究工具和方法。

本研究自建的语料库包括《人间词话》(64则)中文版本和相应的两个英译本。建库过程包括语料收集、文本降噪以及人工对齐,使用软件ICTCLAS对中文文本进行词语切分,进而使用软件WordSmith 7.0对语料库进行特征检索和统计。

三、结果与讨论

1.词汇范畴。

(1)词汇丰富度。文本的词汇丰富度一般通过类符/形符比(TTR)表现,可以反映文本的词汇量和用词的变化性(杨惠中, 2002)。如果不同文本间的库容量相差较大,为确保可比性,需要使用标准化类符/形符比(STTR)(张继东, 朱亚菲, 2020: 51)。使用WordSmith 7.0对三个文本制作词表(Wordlist),其中形符、类符、TTR、STTR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涂译本的形符数为6,390,类符数为1,584,STTR为42.85;李译本的形符数与之相差不大,即6,370,但其类符数(1,639)、STTR(46.02)都比涂译本的要高,这说明李译本词汇量相对较多,用词变化较大,译本的词汇更加丰富。从译本与原作的STTR来看,两译本的STTR(42.85、46.02)要低于《人间词话》(64则)的STTR(52.27),这说明两译本的词汇丰富度比中文原作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简化。

表1 原文及两译本形符、类符、TTR、STTR统计结果

(2)高频词。高频词是在文本里使用频率特别高的词语。本研究使用WordSmith 7.0的词表功能对两译本的高频词进行统计,选取了译本中单词频次最高的前十位,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涂译本排在前十位的词依次为the, of, and, in, to, is, ci, a, that, as,这些词的总和占比达到28.54%;李译本排在前十位的词依次为the, of, and, to, in, a, is, tz’u, that, it,这些词的总和占比达到24.88%。由此可见,涂译本和李译本中的高频词基本一致,包含冠词the和a、介词of, in和 to、连词and、动词is、名词ci/tz’u(两者都是“词”的音译)以及代词that。从高频词来看,两译本的前十位高频词相差不大,这主要可能与原文的体裁类别以及目的语的语言特征相关,但李译本的前十位高频词总和占比低于涂译本,说明其用词更丰富。

表2 译本前十位高频词

2.句法范畴。

平均句长。研究文本的平均句长可以分析一些句法范畴的语言特征。使用WordSmith 7.0的词表功能,统计译本的句子数量、平均句长,具体数据见表3。由表3可知,涂译本中的句子数量为244、平均句长为26.19,李译本中的句子数量为295、平均句长为21.59。两者相比之下,可以发现,涂译本中的句子数量少、句子较长;李译本中的句子数量多、句子较短。与涂译本相比,为什么李译本使用较短的句子较多呢?经过分析,涂译本尽可能地向目的语行文规范倾斜,即较多使用长句,总体上采用归化策略,而李译本向源语语言倾斜,即较多地使用短句,总体上采用异化策略,例1可简单说明这一情况。

表3 译本句子数量及平均句长

例1:

原文1:“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涂译1:In the line “The spring bustles at the red blossoms of the apricot trees,” because of the use of the word “bustle” a world fully emerges; likewise, in the line “The moon arise through the clouds as the flowers joyfully play with their shadows,” because of the use of the word “play” a world comes forth.

李译1:’Red apricot blossoms along the branch, spring feelings stir’. With that one word ‘stir’ (nao 闹) the ching-chieh of the poem is completely expressed. ‘As the moon breaks through the clouds, flowers play with their shadows’ . With that one word ‘play’ (nung 弄) the ching-chieh of the poem is completely expressed.

原文是两个句子,涂译将其处理成一个句子,李译将其处理成四个句子。处理原文中的第一句,李译将“红杏枝头春意闹”单独成句,以此来说明这是一句词,接着另起一句说明“闹”字的重要性,其中用“With that one word”来进行衔接,原文中的第二句也是这样处理的。涂译处理原文中的两句是将其译成一句,用分号以及“likewise”进行衔接。涂译将其中的“闹”“弄”字将其译成 “bustle”“play”,李译将其译成“stir(nao 闹)”“play(nung 弄)”,并对其进行注释,将“闹”“弄”及其音译分别放在对应译文中。通过以上分析,涂译本尽可能地向目的语行文规范倾斜,即较多使用长句,总体上采用归化策略;李译本向源语语言倾斜,即较多地使用短句,受源语语言风格影响,注重原文内涵,总体上采用异化策略。

3.译者情况。

分析译者风格,有必要了解译者生活环境、生活经历、译本出版时间、出版社等情况。涂经诒,英文名Ching-I Tu,男性华裔汉学家,母语为汉语,美国罗格斯大学教授,曾在夏威夷大学、台湾大学及暨南国际大学任客座教授、客座讲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古代文学和文学批评,于1970年出版了《人间词话》译本Poetic Remarks in the Human World,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于2016年再版,主要涉及《人间词话》的64则内容。Adele Austin Rickett,中文名李又安,女性美国学者,母语为英语,1948年与其丈夫来中国进修,曾在清华大学担任讲师,1960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东方语言系的主任,香港大学出版社于1977年出版了《人间词话》译本Jen-chien Tz’u-hua,涉及中国文学批判、王国维诗学批判理念、词的概念等内容。表4总结了译者生活环境、生活经历、译本出版时间、出版社等情况。

表4 译者情况、译本概况

4.译本差异以及启示。

通过对涂译本与李译本的比较研究,发现母语译者与非母语译者存在以下差异:作为母语译者的李又安,其译本中的类符数高于涂译本,更高的STTR也说明其译本的词汇更加丰富。从平均句长来看,李译本的句子数量较多、平均句长比涂译本的短,注重原文涵义,采取偏异化的翻译策略,可能会造成一定的阅读障碍,但能让目标读者更好地感受原作的韵味。作为非母语译者的涂经诒,其译本的STTR低于李译本,说明涂译本的词汇丰富度比李译本的低,其译本的平均句长高于李译本,说明涂译本更加符合目标语倾向于使用长句这一特征,采取偏归化的翻译策略,可能会丧失原作部分特色,但更加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

通过对两位译者的风格比较以及其译本差异,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要注重译文词汇的丰富性,要注重原文的分析和目标语的语言特征,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特色又让目标读者有良好的阅读体验。

四、结语

本研究采用语料库的方法分析了《人间词话》两译本在语言层面的差异、母语译者与非母语译者风格以及对汉译英的启示。研究发现,两译本存在以下差异:作为母语译者的李又安,其译本中的STTR高于涂译本,说明李译本的词汇更加丰富;从平均句长来看,李译本的句子数量较多、平均句长比涂译本的短,注重原文涵义,采取偏异化的翻译策略,可能会造成一定的阅读障碍,但能让目标读者更好地感受原作的韵味。作为非母语译者的涂经诒,其译本的STTR低于李译本,说明涂译本的词汇丰富度比李译本的低,其译本的平均句长高于李译本,说明涂译本更加符合目标语倾向于使用长句这一特征,采取偏归化的翻译策略,可能会丧失原作部分特色,但更加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因此,汉译英要注重译文词汇的丰富性,要注重原文的分析和目标语的语言特征,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特色又让目标读者有良好的阅读体验。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语料规模较小,涉及的译本数量较少,未来研究可扩大规模,提高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人间词话词话译本
增山词话
半梦庐词话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新词话
词话三则
翻译中的“信”与“不信”——以《飘》的两个中文译本为例
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
《人间词话》视角下的聊斋词
论《人间词话》境界说“真”之蕴涵
《孙子兵法》俄译本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