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汉语视听说教材《秦淮人家》的评析

2021-11-12 11:55刘夕子新疆大学
长江丛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秦淮学习者趣味性

■刘夕子/新疆大学

一、前言

如今是多媒体高度融合的读图时代,传统的汉语教材已不能满足各国学生多元化的需求,而且单项技能教材在编写方面一定程度地离散了语言技能之间的整体联系,实际的课堂教学难免存在局限性。但视听说教材则是在具体语境中寻求话语的准确含义和得当表达,并且以独特的教学组织模式体现出来,这种教材是教导学生如何从外部观察语言的具体例子,引导他们从实际话语层面研究在当下语境中的真情实意,而且“视”与“听”双管齐下,为学生获取汉语打通了多种渠道。汉语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使得各种视听说教材陆续推出,而本文所评析的《秦淮人家》是2003年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精心挑选了百集同名短剧中的16 集作为教材材料出版的。

二、真实性和趣味性

真实性的编写原则要求话题语言材料真实,交际情景地道,并且符合当下目的语国家的现实生活,让学习者体验并学习到“活”的语言。《秦淮人家》的话题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其中社会文化类占比较重,其次是日常生活类及中外差异类。如独生子女的教育、年轻人与老年人的婚恋观念、夫妻之间的矛盾、邻里之间琐碎小事,以及以权谋私、官场腐败不作为、公款吃喝等极具社会批判意味的话题,甚至还包括男女物质观、美容保健、价值观对比等世界性话题。场景覆盖面虽然有点窄,但也包括了邮局、校园、银行、公园、商场、车站等重要的交际场合,可以看出这本教材注重真实的社会生活。此教材讲述的是一所大宅院中6 家人面对一系列来自四面八方不确定因素所引起的矛盾冲突,相较于其他教材而言更能表现中国人真实的日常生活,更加客观立体地展现老一代中国百姓的精神面貌。其次,这本教材接近真实而完整的语境和情境,可以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并真实地感受语言在现实场景中的运用。再加上视频材料里演员的真实演绎,短时间内为学生传达活的语言信息并在语言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了语言的运用,活学活用,其效果不言而喻。

对于趣味性,吕必松先生指出:“趣味性原则就是教材的形式和内容生动有趣,不至于使学习者感到枯燥无味。”形式上的趣味性是学生立马可以感知到的,并对此进行有意识地选择,从而影响对语言的输入,因此这类趣味性不容忽视。而《秦淮人家》整本教材都为黑白印刷,在重点或者主要部分最多也只是增加了黑体形式,没有做到图文并茂,不仅毫无生机,降低了视觉的体验,而且也不便于对重点和非重点区域进行区分。其实重点还是内容上的趣味性,如文本教材、配套的视频材料及文化点的紧密结合。这本教材将听力文本放在了教材最后,充分利用有效的导入和课前提示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积极性并置身情景中去发现并解决问题,不仅加大趣味性,还借助视频演绎在课堂上增加了实际的教学效果。在视听说练习方面,这本教材不仅有锻炼听力能力的填空、选择,还有以视频内容为依托的幽默小话题练习、进阶级花式复述课文、表达类的话题讨论等,与日常生活交际所需结合一起,趣味性十足;而且教材中出现了“吵窝子”“小来兮”等一些南京方言,在中高级教材中出现方言不仅可以让语言材料更加鲜活有趣,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当然,如果导视部分对人物和课文内容的介绍是点到为止而不是和盘托出,可能会更好地帮助学生主动探索、思考,还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三、文化性和时代性

关于教材文化因素的讨论是时下教材研究的热点,可以确定的是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辅相成,如果仅靠纸质语言教材上课,会显得苍白无力而导致学生无法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甚至于不利于交际的展开。当今世界对汉语课程的开设定位大多数是作为选修课来对待的,因此教材的设计应以短时间内抓住并保持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为方向,这时教材文化性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秦淮人家》则抓住了这一特点,在短时间内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演绎了中国文化。适当地融入中国社会文化,如婚姻观、恋爱观等,会与学习者所在的文化擦出碰撞、交流的火花,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中外文化差异对比类材料太少,不过此套教材还比较注重非语言交际文化的展示的,比如人物在不同场合中的手势、姿态、行为等,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非语言交际文化知识;而且这本教材的文化准确性高,将文化点与解释以例句的方式简单明了地呈现了出来。但它的缺点在于所反映的消极文化内容占比较大,不能代表中国的主流文化,还有可能使学习者对中国产生一些偏见性的认知。教材编写应尽可能多地选取积极的文化材料,迎合学生对话题的讨论热情。时代性原则与文化性原则息息相关,在教材中我们不但要看到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外文化的激荡,也要看到时代进步下的文化转变。这本教材是2003年出版的,内容与当下的中国人民生活差距相当大,如两个年轻人恋爱却受家庭,以及重男轻女等封建旧思想的影响,这并不能映射现在中国人的生活和价值,学习者无法全面了解中国真正的精神样貌,无法对当代中国社会有一个全面客观的判断。时代性的表现还在于以硬件设施的完备来提高教材整体质量。现在是数字化时代,此教材的视频内容不能下载拷贝且利用率低,不利于学生自学;同时视频教材也应该适当地加入字幕,帮助学生理解,以及进行口语的训练和模仿。

四、规范性和系统性

不管编写何种教材,规范性的原则都不容小觑,规范性也就是科学性,是对教材内容、形式及语言的规范。对于汉语教材来说,语言的规范性是基础的、首要的。《秦淮人家》是以对话为主的口语体,对语言进行了适当的加工,不至于表达过于随意。上文提到此教材适量地增加了方言,事实上大部分方言俚语适用于朋友或家人随意聊天的非正式场合,教材对此并没有给予两种语体的说明和解释,这样会对学习者掌握语言产生障碍,所以语体应用于何种场景的说明十分必要。而且因俚语、句式和方言等覆盖较多,这本教材每个单元的词汇比较杂乱。这是编写者想极力体现语言原生态而造成的,编写者应尽可能多地考虑学习者对语言词汇的接受量。其次是该教材的超纲词较多,远多于中高级水平应掌握的,且中级水平应掌握的乙级词汇占比偏少,生词数量及语法点更无规律、忽难忽易。整体教材的词汇和语法设置不符合学习者学习语言的规律,语言的规范度也不够,取舍上充满主观随意性。如对文中词语的解释比较简单,例句又过于贫乏,甚至还将脏话拿出来专门解释。

任何语言教材在编写时都要遵循系统性的基本原则,无论是言语要素还是语言技能。虽然此原则在通识性教材中的认识还没达成一致意见,但对于视听说教材来说,系统性主要应表现在文本材料和视频材料上,也就是视、听、说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本教材从对话难易、语言点分布、情节长短等方面来综合编排,并且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教学设计的详参,甚至对每个练习方法和所需达成的指标都十分详实,方便老师或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教材;而且每个单元对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结合中英注释进行有条理的梳理,对学习者课后系统性的复习作用极大。值得注意的是这本教材的录音材料和文本仅占一小部分,显然只起到了辅助作用,而且对视频材料的问题设置过于简单和枯燥,并没有照顾到故事发展的完整性和学生学习接受能力的系统性。其次,这本教材的生词被集中于预习的板块,并且对例子的编写没有从质和量这两点进行科学系统的安排,这样加大了学生的预习难度,还对词语和课文的整体把握产生了消极影响。但值得认可的是这本教材在视频链接方面做得不错,几乎每个视频在开始播放时都会有相应的课程场景链接,可以直接点击到学习的场景中;但视频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单薄,只是剧情内容的表演,没有将剧情、生词、例子结合起来进行演绎。最后在话题的安排方面,教材应体现出编排的衔接性,从易到难,这本教材话题内容之间的联系性不强。一套有生命力的教材,必须系统地考虑整体性和可持续性,这样教材才能焕发新的生机。

五、结语

虽然视听说教材已将线上视频资源与线下课堂相结合,实现了课堂翻转和混合教学。但大数据时代催生了许多新的学习形态,所以此类课程不仅需要在形式上满足学生层次化的需求,而且要充分发挥语言习得的优势,这便要求视听说教材的语料应新鲜、多样并吸睛,利用学生对兴趣话题的表达欲望来提升他们以交际能力为目的语言学习。《秦淮人家》作为早期视听说的教材,其参考性价值很大,但笔者的水平有限,只作为一块引玉之砖,希望引来更多的探讨和思考,以促进更加优秀的汉语视听说教材面世。

注释:

①罗庆铭.视听说课的教材与课堂教学[J].汉语学习,1996(6).

猜你喜欢
秦淮学习者趣味性
秦淮:“123”工作法打造有“情怀”的侨务工作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真假天麻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以画之名
真假天麻
趣味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