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中国民族乐器发展之路

2021-11-12 19:55
戏剧之家 2021年1期
关键词:民族乐器器乐乐器

韩 玉

(河南大学 音乐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中国是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并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以及不同民族的风俗和历史,沉淀出了各式各样的具有不同民族风格的乐器。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中国的民族乐器受到了一些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因此,中国民族乐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一、民族乐器发展历程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无论在哪一个时期,都有着民族乐器的身影。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民族乐器在上千年的历史中不断地积淀和发展。我国的民族乐器不仅有着繁多的种类和多变的演奏形式,并且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运用这些民族乐器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传统的民族乐器是我国历史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艺术符号。乐器的发展史可以从距今大约八千年前的贾湖骨笛说起,贾湖骨笛自身的精准性和完整性,可以说在人类乐器的发展历史中也名列前茅。除此之外,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还出现了钟、磬、鼓、铃、笛、笙等上百种民族乐器,涉及打击乐器、弹拨乐器、吹管乐器等多种乐器种类。除此之外,在西晋时期,我国因乐器的类型多样而产生了“八音”这一乐器分类法,这一方法也是人类乐器史上已知最早的分类办法。在隋唐时期,因国力的强盛,仅仅参与到合奏中的常用乐器就有五十多种,可以想象,这些乐器一同奏响时的场面是多么的壮观和震撼。我国的民族乐器有着丰富的演奏形式,而无论是独奏还是合奏,在中国音乐史上都有着非常多的经典作品得以流传,例如《广陵散》《十面埋伏》《雨打芭蕉》等等,这些乐曲不仅记载着历史和文化,也承载着古人的情愫和思绪。以上足以见得,我国的民族乐器是百花齐放的,是全国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它的发展值得被全国人民关注。

二、民族乐器发展现状

(一)受到西方乐器冲击

随着鸦片战争打开我国的国门,除了资本主义的入侵之外,西方文化也闯入了中国,其中就包含西洋乐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民族乐器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逐渐被西洋乐器所替代,人们的一些审美和选择方向也曾发生过变化,可以说,西方乐器对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的冲击非常之大。而这一点在音乐教育上可以明显体现出来,选择学习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的人远远比学习中国传统乐器的人多,甚至在一些乐器培训机构里都没有民族乐器的身影。这也就使得很多人对乐器的审美越来越西化,造成我国传统民族乐器越来越被人忽视,甚至有些乐器还会遭到人们的西化改革,例如为了减少西洋乐器演奏中所谓的杂音,对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结构进行改革,给胡琴增加类似于提琴的指板,用其他材质来代替二胡琴筒上的蟒蛇皮,由于形制和制作材料发生了变化,导致胡琴缺乏伸缩性和弹性,音质较为刺耳,与传统胡琴的使用年限也有着较大的差别。这些改变失去了乐器本身所特有的质感与灵性,事实上已经使得我国传统乐器失去了它本身的文化内涵。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经过上千年的沉淀,无论是演奏方式还是其本身的音色都有着独特的韵味和成熟的底蕴。

(二)传统生存环境变革

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礼乐制度非常盛行,而这其中的“乐”就包含演奏的器乐。我国传统民族器乐的产生以及发展,与我国古代农耕社会的文明发展息息相关。尤其是在农耕社会中,宗族关系、图腾信仰、地域分割等封建礼制和传统民族乐器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联,并且我国古代处于长时间的封闭状态中,民族乐器有着充足的发展空间。而转眼到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各国文化不断地交流碰撞,尤其在文化传播方面,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这些对于传统民族乐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导致民族乐器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空间变得狭小。民族乐器要想在现代社会中也能够得到发展,就需要适应这个时代的变化。

(三)缺少民族器乐教育

在现代社会,有很多人认为,传统乐器早已不适合这个时代,它们不仅音响单薄、演奏单调,而且还缺乏音乐表现力以及可观赏性。可见,在现代社会,我国在民族乐器的教育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由于民族乐器作为一个艺术学科进入高等院校以及走向大众化、现代化的道路并不长,因此,我国的民族器乐教育学校较少,针对民族乐器的教育少之又少;二、民族器乐教育不够深入,目前我国的民族器乐教育多出现在高校的音乐专业中,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学习不够深入,偏向于演奏技巧的学习,忽视民族乐器背后的文化内涵。这些也就造成了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对民族乐器一知半解,无法透过其表面看向乐器本身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对民族乐器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三、民族乐器发展未来

(一)改革民族乐器

我国每一个民族乐器的制作,都经过了历史的沉淀和变革,最终成为了现如今的模样。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民族乐器并没有统一的门类体系。在那个时期,我国的传统乐器个性张扬,音色不一,并不适应新中国后的社会现状。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很多艺术家不惧艰难,刻苦研习,对民族乐器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革,例如笛子、唢呐、二胡等都在那个时代被改革过,同时还发明和改革了琵琶的十二平均律、管乐器加键等,使得这些乐器又重新适应于时代的发展。所以,在现代社会,民族乐器想要有一个好的未来,就需要进行一定的优秀的改革。具体而言,民族乐器的改革需要找到一个清晰且坚定的方向,提高每一种乐器的专业程度,同时还要保留民族乐器自身的特色,因为如果只一味地迎合时代改革乐器,使乐器失去了自身的民族特色,就说明这个改革不仅失败,而且还流失了我国的传统乐器文明。并且,在改革乐器本身的同时,还要合理地去借鉴西方乐器的优点,吸取西方乐器的精华,以此来优化民族乐器,使我国的民族乐器能够拥有更加纯正的音乐以及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也使我国的民族乐器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加大乐器教育

目前,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并不够大,很多人并不了解什么是传统民族乐器,可见对民族乐器需要加大普及的力度,尤其是在我国涉及到民族器乐的教育的地方,主要包括高校的专业教育课堂以及各种培训机构的培训课堂。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不仅可以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民族器乐人才,同时还能增加社会对民族器乐的关注度。为此,政府需要增强对民族器乐教育的重视,为民族器乐教育提供更多的帮助,鼓励更多的民族器乐教育机构产生,并建立好对民族器乐教育机构审查和保护的机构,确保社会民族器乐教育机构的权益受到保护,质量也得到保障。同时还要推进高校专业团队与民族器乐培训机构相互合作,提高我国现代民族器乐教育的整体水平。同样,高校民族乐器专业与社会各个民族乐器的培训机构还要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学习相关的专业的民族乐器文化知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民族乐器的教育,从而增加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喜爱度,促进民族乐器在高校和社会的有益发展。

(三)融合现代音乐

要想中国传统乐器在未来依旧能够很好地发展,最好的办法就是推进民族乐器与现代音乐相融合。在现代的音乐人中,很多人对此做出了尝试。例如《茉莉花》这首曲子,本是流传于江南的民歌,内容也与江南民间的水乡生活相关,而作者却在对其进行改编时融入了意大利歌剧的模式,采用了快、慢、快的结构。使得《茉莉花》在表演时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水乡的特色,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声韵,同时让西方人也感到亲切,让这首歌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让中国人乃至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都认识了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可见,与现代音乐相融合对于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发展来说有着很大的益处。然而,在推进传统民族乐器与现代音乐相融合时,还要注意以下两点问题。

首先,在保证音乐创新的同时,还要保证中国民族特色不被丢失。也就是说,在现代音乐中,可以有新颖的编曲,可以有丰富的舞台设计,但主旋律不能失去乐器本身的民族风格。这样才能让民族乐器在吸收和融入现代音乐的同时,还能够传承传统的民族音乐,保护传统的民族文化,从而促进我国民族乐器以及民族音乐走向未来。其次,我国民族乐器在融入现代音乐的同时,还要积极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现代社会,世界逐渐一体化,各国之间的文化碰撞在所难免,所以,想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民族乐器与现代音乐就要勇敢地走向世界。为此,就需要民族乐器与现代音乐从业者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在现代音乐中积极融入民族乐器,让世界人民了解到来自东方的声音,从而为民族乐器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推动民族乐器的发展。

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中国的民族乐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人来守护和传承,让中国的传统民族乐器在新时代能够更加蓬勃地发展。

猜你喜欢
民族乐器器乐乐器
学乐器
民族器乐的传统与当代演释
乐器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中国民族乐器(之十五)笙
中国民族乐器(之十四)雷琴
关于举办“学院奖全国高等院校器乐比赛”的通知
略谈器乐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以《金孔雀轻轻跳》为例
明清时期民族乐器发展略览
中国民族乐器(之九)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