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SLS”最新流行音乐唱法的歌唱技巧

2021-11-12 19:55李尚锋
戏剧之家 2021年1期
关键词:头腔混声高音

李尚锋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一、“SLS”唱法的概念与核心方法

所谓Speech Level Singing 其实就是指声音稳定,声带放松,演唱时的状态就想说话一样放松,演唱到高音区域的时候声带是关闭的,用的是喉结内的力量,喉结以外的肌肉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嗓子是不用力的。所谓换声点,是指每到一个换声区域共鸣腔体就会发生改变,男生第一个换声点在小字1 组e 左右,由胸声转为头胸混声,第二个换声点在小字1 组a 左右,由混声转头声,之后每当发声音高到e 和a 时都有一个换声点;女生第一个换声点通常比男生第一个换声点高一个八度音域,即小字1 组a 左右,胸声转混声,第二个换声点在小字2 组e 左右,混声转头声,之后每次发声音高到e 和a 的时候也都会有一个换声点。拓展音域的核心方法是开发你的头声和混声。对于没有接受过专业声乐训练的人来说,只会用胸声,也就是我们正常说话的声音,依靠的全是嗓子,所以很多音域很宽的歌曲都会唱不上去,只依靠声带技能很容易声嘶力竭。

(一)介绍头声、胸声、混声的概念

1.头声:头腔为主要共鸣腔体的声音。在高音音域演唱时使用头腔共鸣带着声音发出,声带很少用力地工作。当然也需要经过正统的声乐专业训练才能自如地使用。在歌剧演唱时,女高音歌唱家大多使用头声演唱歌曲,另外平时我们在利用假声演唱时,很可能在不经意间利用到了头声。

2.胸声:胸腔为主要共鸣腔体的声音。我们正常人在说话的时候用的就是胸腔的声音,这也是任何时候都会使用的声音。例如,薛之谦、李荣浩的歌曲在主歌部分大多使用胸声演唱,大部分歌曲也是男生用胸声就可以单独完成。使用胸声时,正常人类的整个声带都是在工作的。

3.混声:所谓混声是在演唱时使用技巧让胸腔和头腔共同振动所产生的声音。混声是在中音音域和中高音音域使用的,共鸣腔体的声音是胸腔和头腔共同参与发出的。此声音想要完美运用,也只能经过专业的声乐技巧训练。当然有少数人由于天生声带机能和大多数人不同,未经专业训练在演唱时也可使用混声。

(二)要想将歌曲完美诠释那么就更加迫切地需要各种音色的完美和统一,将头声、胸声、混声融为一体就显得极为重要,将各音区音色统一,也是我们最为重要的学习内容。

1.整体技术概念:所谓整体技术概念也就是我们的声音需要上下贯通,气息沉稳,声音不管是在低音、中音还是高音区域时音色都是统一的。但是对于所有声乐学习者来说这都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我们的声音在中音区可以稳住,音色也比较统一,但是一旦到了高音区我们的嗓子就会不自觉地用力,导致高音的音色显得很尖锐。所以,这时我们就要想办法从我们的气息上和共鸣上下功夫,使我们的声音上下贯通和谐,我们要在呼吸上找声音支点,在共鸣腔体上找到正确的、通透的头腔共鸣,用这两个技术来改变我们的高音音色,使我们的音色得以统一,使声带发出的声音是没有压力的、是自由的,让我们之前那种不自觉的用力变成自如的用力。歌唱中,我们所演唱的第一个音非常重要,它决定了我们之后的声音走向。起音时,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调整好气息,并且让声音顺着正确的气息走向自由地传入听者的耳朵里,让我们的气息稳定,共鸣腔通透,声带松紧程度达到最佳状态。

2.各音区共鸣技巧的完美运用:在歌唱中,共鸣的技巧是非常有讲究的,我们的音色是否完美、声音是否统一和我们的共鸣腔体的运动有极大的关系。当我们的声带振动时会产生所谓的“基音”,但是这些“基音”是很微小的,这些“基音”只有通过共鸣腔体的协助才能成为我们演唱时所需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泛音”,才能成为我们演唱时所需要的音色。

3.咬字时口型要准确:在我们演唱的时候,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注意事项,那就是我们该如何正确地咬字发音,如何遵守每种语言的发音规则。例如我们在唱中文歌曲时一定要注意声母和韵母的发音口型,让我们咬字清晰,并准确地演唱,我们在开口音的练习中一定要注意将开口的音咬得圆润自如,保持声音清晰、沉稳、厚实。开口音的发音也是我们正常人类最能够掌握的。在闭口音咬字时过于用力会导致声音穿透力不足,所以要想准确完美地发好闭口音,就要拿开口音的口型来练习闭口音,例如:用开口的“啊”音来唱音阶,唱到一半的时候由“啊”转到“咿”,中间的气息不要中断,让这两个音过渡得自如。长期的练习之后,闭口音的发音也就和开口音一样自如,并且穿透力十足。

二、“SLS”唱法中各音区发声练习的具体方法

(一)头腔、混声训练方法和具体步骤:头腔共鸣产生的生理位置是在鼻腔上方。窦部空间包括额窦、筛窦等,它们属于固定空间,声波共振是无气息的共鸣。体积小,位置高,这种共鸣色彩明亮,集中而柔和。头腔共鸣是所有演唱者追求的一种境界,当气息和声带共振发出声音之后,我们的声音会首先到达口腔,口腔相比鼻腔和头腔要大很多,声音到达口腔后在口腔中旋转环绕形成第一次音量增幅,这时将嘴闭上,使声音持续在口腔之中形成鼻音,这样我们的声音会在鼻腔的小空间中形成第二次增幅。这一过程要经常练习,但是要注意的是我们的嗓子不能用力,我们的声带是两片薄薄的白色肌肉,声带上面是两块大的保护声带的肌肉,声带发出声音的时候本身的力量其实很小,哪怕是唱很高的高音时我们的声带力量都不是很强,但是很多人在唱高音时都很累,这就是因为在声带工作的同时,那两块保护声带的肌肉也在工作,这两块肌肉工作时会产生贴合,会给演唱者带来很大的疲惫感,所以当感觉嗓子用力了,要马上停止练习,保持气息平稳,然后循序渐进地找到正确的、不用力的方式。

1.热身:闭口哼鸣、打泡泡唇

(1)打泡泡唇:闭上嘴,把两手食指放在离嘴角两三公分处,轻轻往上推,然后吹气,使嘴唇拍打,发出马达般的声音。用这种泡泡唇来吹音阶。到高音时如果紧了,可以弯下身来,这样就可以减少压力。这样练习的好处很多,可以放松喉咙,放松面部肌肉,抚摸声带,消除声带的压力,调节气息,扩展音域。

(2)关闭练习:英文的nay 发音有助于声带关闭。用nay 唱do mi fa do do do do fa mi do 的 音 阶,每唱完一轮升半调再唱,唱到头声为止,再往下唱回来。有很多人用这个练习方法一下就过了换声点,解决了关闭问题,音域马上变宽了。

2.用气泡音演唱高音区域:用气泡音唱“啊”音,由胸声逐渐滑上头声,注意不要用假声,在高音区域时要注意声带的状态是闭合的。还有当从头腔位置下滑至胸腔位置时,记得把手指放在喉结上,并且吞一口口水,如果感觉到那里的肌肉是处于紧绷状态的那么你的练习方式就是正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因为在做吞咽动作的时候喉咙的状态是关闭的,那是正确的发声状态。我们发声的时候喉咙是不要用力的,就像我们平时说话一样,不用喉头外面的力,只用喉头里面的力。最重要的注意事项是在练习这种发声方式的时候一定要把手指放在喉咙处,并且保持喉咙一直处于放松状态。

(二)胸腔训练方法和具体步骤:胸腔共鸣不仅仅对歌剧演唱极为重要,对流行音乐演唱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了低音区域的音色是否完美。很多流行音乐演唱者盲目地追求高音,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要想练好高音不只是需要头腔的共鸣,胸腔共鸣也是其中一部分,我的导师曾经告诉我,想把高音练得完美,那么首先要在低音区下功夫,因为低音唱得越稳、越扎实,高音的音色就会越好听。

1.确立正确的胸腔共鸣状态:首先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的胸腔想象成一个装满水的水瓶,试着想象一下,往一个装满水的水瓶里面打气的时候,会有水泡产生,压力越大气泡就会越多,这和我们向胸腔位置吸气是一个道理。当我们向胸腔吸气,并且达到饱和的时候,我们的声带要处于放松状态,让气息和我们的声带自然摩擦,产生气泡音之后,正常的胸腔共鸣状态便算是确立了。

2.掌握准确的胸腔共鸣训练方法:当正确的胸腔共鸣状态确立之后,接下来就是要掌握好胸腔共鸣的练习方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假如看到了一些较为无奈的事情,我们会不自觉地叹气,这个叹气的过程,包括叹气之后胸腔的状态,就是我们所需要的胸腔的振动,所以我们要牢牢地掌握好这个技巧,经常练习“叹气”,并且在我们平时说话的时候也要用叹气的状态说话,也就是说话时状态要低沉,这样我们的正确练习方式也就确立了。

三、结语

以上论文,有一部分是Speech Level Singing 本身所囊括的内容,还有一部分是我个人在练习Speech Level Singing 唱法时,对自身的生理条件、声带结构进行把握之后总结出来的。毕竟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我个人总结出来的方法也属个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一定适合所有人。虽然Speech Level Singing 唱法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Speech Level Singing唱法的出现为流行音乐唱法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发声和练习方式。

猜你喜欢
头腔混声高音
我问雪莲花(混声合唱)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早春
城市音乐“奏起高音”
头腔共鸣在声乐演唱技能中的意义探讨
声乐教学之歌唱着力支点
需求、追求、求法、求效——自觉教研行为下八孔高音竖笛整班起步教学实践探索
声音的色彩——谈歌唱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