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音乐与大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结合的对策

2021-11-12 19:55
戏剧之家 2021年1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素养音乐

张 帆

(贺州学院 教育与音乐学院,广西 贺州 542800)

民族音乐作为我国音乐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展现了不同民族、地区、年代的文化特征。以不同的民族为例:蒙古族的长调,舒缓悠长,歌曲大多源于牧民的田园式生活;苗族的飞歌,高亢嘹亮,每逢节日喜庆活动,青年妇女都会唱飞歌以表达喜悦之情。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精神文明的提升成为了时下教育领域越来越值得关注的问题。由于很多人在生活方式和习惯上逐渐西化,在流行音乐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出现了断层。为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各高校也在《条例》的理论指引下,尝试让民族音乐文化回归,让学生在民族文化的熏陶下,促进自身道德情操和艺术品位的提升,从而达到强化大学生人文情怀和音乐素养的根本目的。

一、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相较于我国,国外高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开展较早,美国教育学家奥利弗曾提出,音乐审美教育有益于学生人文情怀和道德品位的提升,因此很多欧美国家对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十分看重,甚至音乐课程享有与核心课程同等重要的教学地位。十九世纪初期以来,美国、法国、德国纷纷出台《音乐教育法》,法律层面的保障促使音乐课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摸索和持续不断的音乐价值输出,国民的音乐素养和人文精神普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和国民素质的有效提升,我国学术界开始逐步重视对大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但是目前我国还在寻找艺术教育发展的路径和契机,在学科建设上还缺乏一些系统性的研究体系。

(二)问卷调查

教育学家潘洪明在《高等教育的文化崛起》中提到,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快车道,但是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扬却走入了僵局,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在高等教育阶段加强对民族音乐等传统文化的意识引流。

北京师范大学音乐教育学院专门针对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一次以100 名大学生为样本的校内调查问卷,对学生选择音乐的意识倾向和理由进行了动态研究。

问卷显示,78%的学生对民族音乐表示好奇并愿意学习,在这部分学生中,35%的学生表示民族音乐可以提高音乐素养,29%的学生表示喜爱民族音乐是因为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好感和精神需求。调查研究显示,多数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接受度较高。

(三)当前大学生音乐文化素质培养的现状

受多年应试教育影响,我国教育体系普遍存在“重理论、轻体验”的问题,加上许多高等院校规定大学生在校期间需修满一定的专业课学分和体育、英语等必修课,导致学生在功利意识的影响下往往只注重对核心学科的学习。过多的自然学科的学习任务使大学生缺乏足够的时间丰富自己的生活爱好,对有益于培养自身气质和修养的音乐文化则不是很重视,因此很多传统的民族音乐被关进了博物馆里,很多学者也对当代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表现出了极大的担忧,因此从上世纪80 年代开始,我国开始注重大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培养工作,目前在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二、高等教育视域下的民族音乐

(一)民族音乐的价值内涵

民族音乐是定义民族心理、建立文明认同、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的重要媒介,加强其与校园文化生活的往来,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且能够帮助大学生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培养音乐素养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一环。只有让一些式微的、小众的民族音乐文化,走进大学生的视野,才能激发大家对民族音乐的关注度和敏感度,也只有赋予民族音乐传承下去的生命力,才能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情操品位,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讲,这也意味着真正的文化传承和精神弘扬,让大学生体会到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与当今时代的血脉相连。

(二)民族音乐对当代大学生音乐素养的启发意义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音乐素养绝不是依靠填鸭式地灌输音乐知识就可以形成的,这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学校、教师、社会三方合力,为学生提供长期的、持续的价值体验。学生在认识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出自身对于美的追求,提高自身对音乐的感受力;学生在领悟艺术的笑声与泪水中,能够涤荡自身的心灵,升华自己对于社会人生的认识。也只有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快乐,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根本目的。

(三)民族音乐在高等教育中的意义

民族音乐拥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流传过程中也积攒了较为丰富的人文理念,如果将这种极富文化底蕴的音乐带入到高等教育中,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精神文明,而阳光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内核就是综合培养学生的“内在素质”,这在高等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民族音乐有助于大学生的智力发展

学习音乐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眼、手等部位,需要大脑在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进行调配与平衡。在学习民族乐器时,经常需要多器官同时配合,这无疑提升了学生的专注度和肢体协调性;在聆听民族音乐时,优美起伏的旋律能够对人体的大脑产生影响,通过调节大脑的血液容量刺激神经兴奋,以让大学生保持活跃的思维并增强记忆力。

三、我国民族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教材选择不合理

《条例》出台后,很多高校为了积极响应教育部门对提升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要求,纷纷开设民族音乐相关课程,但是由于每所高校的自身情况不同,在课程推进和教材选择上就不能简单地采取“拿来主义”,应该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还采用传统的固化思维进行授课,教材选择较为随意,只对理论知识进行重点讲述,这对于民族音乐的教学来说是不合理的,只有将教材和鉴赏相结合,才能使民族音乐更加立体生动地出现在课堂上。

(二)缺乏系统性课程设置

由于我国民族音乐的课程体系尚未成熟,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还存在一些争议,很多民族音乐是以孤立的、单一的形式进行课程教学的,但是如果学生不了解音乐的乐理,没有音乐鉴赏的基础,就很难在民族音乐学习中获得认同感。因此,不能让学生片面地去接受某一个课程,应该在系统的体系框架内,为学生提供更为完整的认知体验。

(三)教职人员的教学能力不强

许多音乐教职人员的教学思路老套死板,教学内容乏味单一,无法提高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积极性,导致较少学生选择民族音乐相关课程。很多音乐教职人员由于缺乏民族音乐的相关素养,讲课时仅仅是照搬教材内容,这无法满足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需求,更无法起到普及民族音乐文化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对策探究

(一)科研和教学相统一,将科研成果“课程化”

在高校教学实践中,不应该把加强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变成一句口号,应该真正把培养工作落到实处,这就要求校方工作观念的积极转变和保障制度的积极落实,只有让教学工作在制度中运转,才能调动起教师的科研兴趣。教师在科研视域下,将科研成果合理地“课程化”,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前瞻性和学术性,才能真正营造出良好的音乐文化素质培养氛围,也只有将科研落到实处,才能实现教育工作的根本价值和核心目的。

(二)健全教学保障机制

1.组织与制度保障

在思想层面,教育决策机构应该首先打破藩篱,只有从精神层面认识到音乐素养和民族音乐的关联性,才能合理制定保障性政策,真正让民族音乐课程在学校中开设起来,不能让“口号”和“实践”分家,要切实保障民族音乐能够顺利开课,并且将该项课程加入到相关考核中去,从根本上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学欲望。

2.教学人员保障

近年来民族音乐在传承方面出现断层,从师资配备角度来看,教师资源相对来说是比较匮乏的,但是民族音乐的专业性极强,跨专业教授有难度且不符合实际。为了保障实际教学效果,各高等院校应该加强民族音乐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鼓励音乐教职人员学习民族音乐文化,同时加大音乐教师的培训力度,输送优秀教师进行培训,让优秀教师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指导大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真正做到民族音乐的有效传播。

3.教学资源与硬件保障

民族音乐课程与现代音乐课程不同,它的硬件需求强于现代音乐教学,这就要求校方能够加大力度投放资金,让学校配备基本的教学设施,不能让音乐教学停留在“口授”的层面,而是要让学生们接触到民族乐器,真正体会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

4.编写本土化的音乐教材

由于各地区的文化底蕴不同,“一刀切”的音乐教育无疑容易“水土不服”,因此可以打造具有当地文化特点的音乐教材,教材内容积极向上、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提高大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热情和积极性。比如,东北地区可以融入满族、朝鲜族等民族的音乐文化,西南地区可以结合苗族、藏族等民族的音乐文化。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文化观

各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多种与民族音乐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活跃的民族文化环境,并鼓励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创作民族音乐,从而满足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需求,提高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重视程度,起到保护并传承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作用。

五、小结

我国是由汉族以及众多少数民族组成的国家,只有保护民族音乐不受外来文化过多的冲击,才能保证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各地高校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政策引领下,加强对民族音乐的教学投入是势在必行的,通过有限样本调查可以看出,民族音乐在大学生中拥有极高的人气,究其原因,主要是它不仅可以提高音乐素养,而且兼备了传统文化的特殊性。研究表明,民族音乐不仅具有教学价值,而且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道德情操、艺术品位的提升,努力完善民族音乐在现有教学体制下的价值体系,也是教育发展刻不容缓的努力方向。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素养音乐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