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音乐剧》课程为例

2021-11-12 19:55
戏剧之家 2021年1期
关键词:耶稣音乐剧环节

张 婧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山西 晋中 030800)

从2020 年初始,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席卷全球。在特殊情况下,高校教学工作如何有序进行?教育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针对这一情况,在师生互不见面的情形下,教学工作怎样保质保量完成,笔者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认真思考并实践着。

笔者所讲授《音乐剧》课程在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属于通识课程,其着重于培养学生们视听结合的审美欣赏心理,具有多文化、多艺术形态、多音乐形态的特征,让学生在对音乐剧的形式把握中,在对音乐剧各种艺术门类关系把握中,从音乐、舞蹈、表演等视角解读音乐剧,尝试表演音乐剧,进而让学生较为全面地建立对音乐剧的理解能力。考虑到本课程兼具理论与实践的特点,且班级容量均为150 人左右的大班,为了较好地实现“停课不停学”的目标,笔者完成了区别于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构建。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合适的网络教学平台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平台大量涌现。然而,不同的教学平台有着各自与众不同的特点,教师必须深度挖掘这些特色,挑选出符合自身教学的最佳平台。

《音乐剧》不仅是一门艺术鉴赏类通识课程,它还是兼具实践性质的课程:本课程需要鉴赏中西方优秀音乐剧作品,并依据音乐剧实践元素的讲解,进行音乐剧实践,提升学生的协作力、创造力。这样的知识体系以学生从“离经辨志”的阶段飞跃到“知类通达”的终点为目的,然而上述知识点如何有效地通过网络传递给学生,笔者在对多种平台进行对比研究后,选择了以下平台进行互动教学。

“超星学习通”是笔者线上教学的首选平台。因为,通识课教学理念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达到“融会贯通的教育”。学习通汇聚超星20 余年来积累的海量图书、期刊、报纸、视频、原创资料等资源,教师在此平台上建设课程,可以一次性较为便捷地使用以上资源,并将其融入教师所建设的课程。然而,此平台的缺陷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及时。比如:教师在平台发起任何一项教学活动,使用手机的学生需要再次进入到消息界面进行互动、反馈。所以,教师想要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必须借助其他辅助教学平台。此外,由于《音乐剧》课程具备鉴赏性,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感受进行实时答疑。就这一点来说,学习通目前的功能暂时无法达到以上教学需求。

“QQ 群课堂”是腾讯QQ 新上线的一个功能,教师只需要进入QQ群,点击“开始上课”,就可以让学生进“课堂”上课。在这里视频插入、屏幕分享、连麦问答、留言互动、录课回放等功能都可以实现。

两种平台互相结合,不仅弥补了学习通授课平台的不足,还能将学生自学、教师多样教学等活动与QQ 群课堂形式灵活互动和有机衔接。

二、网络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一)课前准备

尽管本次“线上教学”使得老师和学生分隔于屏幕两端,但师生的分离并不会省略正常的课堂准备环节。因为,此环节是确保之后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第一步。

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双平台的特色功能,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教师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建课。《音乐剧》课程重点及其相关课程资源将会有序地给学生进行推送。其次,教师要利用“QQ 群课堂”传递信息的即时性这一特点进行课前预热以及课堂活动预告。最后,教师可在学习通平台发起课前讨论、问卷调查等活动与QQ 群课堂直播、互动、答疑有机衔接。最重要的是,通过“课前准备”,学生参与度可以被有效调动,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QQ 群课堂群聊、连麦等方式,随时知晓学生想法,以此拉近看似遥远、难以接近的师生距离。

综合以上情况,《音乐剧》课程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学习通作为录课视频送端口,并辅助于视频资源、文档资源、书籍资源、链接资源。此外,QQ 群课堂用以讲解课程难点以及互动,诸如签到、讨论、提问、作业、测验、反馈等教学活动均自由灵活地在两种平台开展。

就现阶段研究表明,混合式教学是未来教育模式的发展趋势,其具体包括教学空间、教学时间以及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的混合。《音乐剧》课程已经在课前准备阶段,具备了上述模型。不得不说,这为本课程的线上授课开了一个好头。

(二)教学环节设计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基本环节一般包括六大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学习新课、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然而,由于在线课程教学环境与传统课堂教学环境在开放性、共享性、自主性等方面有极大差异,教师必须采用有别于线下教学的教学设计。

BOPPPS 教学模式起源于加拿大,它的全称来自六个单词的首字母:1.B——Bridge in(导言);2.O——Objective(学习目标);3.P——Pre-assessment(前测);4.P——Participatory Learning(参与式学习);5.P——Post-assessment(后测);6.S——Summary(总结)。BOPPPS 教学模式的精髓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再辅以多媒体及互联网等手段优化授课内容,充分利用手机参与互动教学,改变传统课堂手机的尴尬地位。这种强调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的教学模式是抗疫期间,线上授课最值得重视及学习的教学方式。然而,由于每节课程课时有限,笔者借鉴BOPPPS 六步教学法,将《音乐剧》线上教学活动整合为三个阶段——学生学习通推送资源自学及测验(B、O、P),教师QQ 群课堂直播讲解,学生参与互动及测验(P、P),师生借助双平台展开互动研讨以及小结(S)。

以《音乐剧》课程第五章节《韦伯音乐剧<耶稣基督万世巨星>》为例。笔者首先在学习通平台建课并推送诸如章节学习目标、课程导入、剧目创作者、剧目诞生背景、剧目特色、剧目制作花絮等信息、资源,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地进行自主学习。

那么,如何有效地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笔者会利用学习通上的主题讨论、测验功能,对学生所学发起测问。比如:本剧诞生于何时?本剧的主创人员是谁?如何理解本剧中耶稣以及犹大的人物形象?以上测问数据不仅会实时地同步到教师操作端口,使得课堂学习的前测环节高效有序,还让师生双方及时知晓本节课课堂目标。

在此之后,笔者才会进行课堂导入环节。《最后的晚餐》是学生熟悉的画作,画作讲述了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共进庆祝逾越节的一顿晚餐。在餐桌上,耶稣告诉他的门徒,他们其中的一个将出卖他,但耶稣并没说他就是犹大,众门徒也不知道谁将会出卖耶稣。这个关于“背叛的故事”,学生熟知的是参与人物,但对于人物背叛背后的动机、情感却知之甚少。然而,只有知晓了这一点,学生对此剧目的艺术表现才会真正了解。所以,笔者决定通过“讲述故事+设置问题”的方式代入本次课堂所学内容。

围绕上述基本流程,教师就完成了在线课程的第一环节(B、O、P)。

在线教学的第二环节(P、P),主要以QQ 群课堂直播的形式对剧目本身进行深度赏析,教师要在讲解的基础上和学生互动答疑,学生则需要全面参与学习。

《耶稣基督万世巨星》(2012 版)是一部来自音乐剧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作品,讲述了耶稣到耶路撒冷宣称要重建上帝秩序,到他被钉上十字架殉难的这段经历。本剧大胆且先锋地将原本严肃的宗教故事与前卫的摇滚音乐联系起来,具有极高的思想性。但是,如何让学生了解本剧摇滚乐的呈现以及不同于过往传统认知中的耶稣、犹大,不是仅仅依靠自学就可以让原本对音乐剧知之甚少的学生理解本剧艺术内涵的。圣经里的耶稣,身上同时有人性和神性并存,但是他身上展现出来的神性要远远多于人性的部分。与之对应,音乐剧中的耶稣则将人性的部分放大,观众可以看到他背负重任的艰辛、逃脱命运的无力、坚守初心的真心。而本剧中的犹大,已经不是为了30 枚钱币就背叛耶稣的罪人,他像先知一样,看到了狂热信徒带来的危机,可这些人却沉溺于平和安乐中,对未来充满盲目自信。可是他的规劝并未换来耶稣的“重视”。他深知唯有自己亲手将耶稣拽入深渊,信徒们才会保全性命。这出用复杂人性演绎的音乐剧,和学生固有认知产生了严重偏移,然而本剧的创新让穿越千年历史长河的观众不仅从更加客观的角度理解耶稣、犹大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一切,而且也使我们辨析何谓真正的信仰。由此,学生也能较为轻易地体会为何本剧要用歇斯底里式的摇滚音乐呈现剧情。最为重要的是,通识课“通”的意义也在这个环节中展露无遗。

由此可以看出,直播讲解成了本教学环节的重点。但是,直播并不是一个人的“舞台”,参与学习的学生对于剧目的鉴赏讨论一直会在QQ 群课堂实时进行。与此同时,身为授课教师,必须要认识到:不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多么竭尽全力地授课,相信还是有极少数同学学习认真度欠佳。此时,不定时推送测试点就显得尤为关键。比如,在讲到“客西马尼亚”这个片段时,大师韦伯巧妙地将声光色融入耶稣孤寂的客西马尼亚祷告中。尤其是那一束通天的灯光,更是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是,这束灯光究竟有何意义?客西马尼亚的祷告体现了耶稣怎样的情感?教师就需要将问题作为测验或者主题讨论发送给学生。这些活动不是简单地以客观题目的形式进行问答,而是以灵活机动的主观题目形式出现。这样一来,答案难以在短时间内搜集到,更能相对完整地知晓学生学习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在线授课的有效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赏析将碎片化的知识进行串联,知识不仅有深度扩展,还有广度扩展。Participatory Learning(参与式学习)与Post-assessment(后测)也有机地融于一体。

在线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Summary(总结),并不是字面意思这么简单。总结不仅要总结本节教学重点,还应该根据课堂测问的结果进行释疑并据此评估分析学生学习效果。在对本节课做总结时,笔者总结归纳了《耶稣基督万世巨星》剧本、音乐、舞美等方面的特色,并且根据第一、第二教学环节发出的测问进行统一解答:耶稣在夜深人静时的祷告,透露了深深的痛苦、愤懑、委屈。自从蒙受天启,耶稣不曾有一天是为自己而活,他不知道到底换来的是什么。在这个苦楚的夜晚,充满纠结人性的耶稣终究还是决定履行主赋予他的职责,用生命践行信仰。而那束明亮的光是耶稣与上帝的距离,是无尽悲苦的传声筒,也是人性与神性、黑暗与光明的界碑。

上述三个教学环节是笔者对BOPPPS 教学模式进行灵活运用的呈现,它使得《音乐剧》课程形成了“先学后教、由学定教”的教学思路。并且得益于双平台的运用,本课程不仅具有线下授课的基本教学环节,也囊括了线上授课的拓展教学环节,令师生跨越了空间的局限,在网络上无障碍交流。曾有研究者说网络课程至少应该具有以下功能:提供超文本结构的学习材料;提供实时和非实时的交互环境,能够进行讨论、协作与答疑等活动;能进行学习评价;能进行教学管理。[基于笔者的上述阐释,《音乐剧》课程已经具备以上功能,但是如何更全面有效地展开在线教学,笔者还需结合教学在资源共享、学习协作、多元考核等方面进行努力探索。

三、线上教学的反馈

作为线上教学的新手,笔者从授课第一天就在认真思考:如何打破网络的“屏障”,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让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因此,笔者就教学资源总体情况、微视频制作情况、教学安排与教学秩序、作业情况、测试与讲评情况、学习指导与答疑情况、督学情况、参与课程讨论情况、课程学习情况、线上学习适应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也将根据问卷反馈,力图让本课程成为深受学生喜欢的优质课程。

本次线上教学的经历,让老师们精心投入到线上教学资源的建设中,笔者相信本次经历将会大大丰富今后教学效果的实现路径。

猜你喜欢
耶稣音乐剧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一次弯腰等于十八次弯腰
我对每个人说再见
英国耶稣受难日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爆笑音乐剧的成功之路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
撒旦的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