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分析

2021-11-12 19:55刘华玉
戏剧之家 2021年1期
关键词:群众基层思想

刘华玉

(灌南县文化馆 江苏 连云港 222500)

当今环境下应不断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及建设者,更应充分落实国家思想政治工作的会议精神。推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焦点,也是目前文化政治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于文化发展的要求也随之升高,而基层群众的文化底蕴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力量。基层群众在文化建设中可谓是起到中流砥柱、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爱国主义、品德修养和教育实践逐步深入,加强文化建设也是推进医疗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所以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价值尤为重要。习主席就文化建设工作发表过多次讲话,相关单位应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线,在原有建设理念上不断创新并发展。基层群众文化反映了人们对于社会的期待及社会和谐的愿望,符合当今发展潮流,若加强基层群众的文化建设,可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交流及创办文化活动,充分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本文主要探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并根据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具体途径。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一)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撑

在新时期文化工作中,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重点工作。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及重要前提,完善基层群众的文化工作,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长途中创造浓厚的基层文化氛围,从而不断推进社会的发展。基层群众文化反映了群众的心声及对现实生活的向往,乃至对国家及社会的需求。群众文化主要指社会群众的具体精神需求及其参与的社会性文化活动,其工作目的为全面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及文化素养,同时,加强文化建设可解放群众的思想。文化建设贯彻于群众日常生活的每一部分,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群众的精神需求水平也越来越高。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群众文化建设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也逐渐升高,现在已逐渐成为宣传教育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二)和谐是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主要特色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价值目标,而基层群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对于社会的期待及社会和谐的愿望。民间文化的各个部分都体现出和谐的思想及文化色彩,小到民间故事,大到民间歌舞及戏剧艺术,只有具备了和谐的基层群众文化,才可以促进群众的和谐共处,其之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基层群众文化的作用可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如上所述,其可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社会群众信念及思想的高度统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及基础,加强文化建设可以引导人们广泛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提高自身修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第二,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当今时代潮流下社会利益逐渐趋于多元化,单靠行政及法律手段约束不足以应对突出的社会矛盾,文化建设可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一定的作用,并通过文化活动调整相关群众精神,以宣泄社会负面情绪,以此共同携手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民族凝聚力,进而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以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有效途径

目前群众文化建设往往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受地区因素的限制,文化活动开展具有零散性,由群众及部门自发组织,活动较为随意,缺乏统一性;其二,文化活动缺乏持续性,且注重形式主义;其三,文化活动注重群众的参与度而忽略文化活动的质量,形式过于简单,未能精心筹备。因此,需要结合当今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策略。

(一)建立和谐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理念

基层群众文化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及思想认识水平,因此应首先确定好工作理念,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让二者兼备。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为群众的道德修养及思想认识,在工作中更应侧重道德修养,做到群众之间和谐相处,注重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氛围及条件,与此同时,也应注重不断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以不断提高壮大社会的生产力,并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物质支持,在满足高效社会生产力及保障群众物质要求的同时,促进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在开展相应的群众文化活动、相关社区部门及工会活动时,要充分考虑文化建设的具体需求,重点培养群众的政治涵养及职业素质,同时加强心理疏导,不断提高基层群众群体的思想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到其作为一个大的社会群体,群体中的部分人员大多属于高龄,其政治思想较为传统,思维方式也较为固执,接受新思想的能力较差。党支部及单位应积极引导其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引导其他人民群众形成相应的工作理念,以促进社会朝着美好和谐的方向前进。若要发挥基层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需要建立和谐的工作理念,创建富有娱乐性、趣味性、科学性及思想性的文化活动,尽可能地让基层群众展现出一定的能力及文化素养,以不断提高其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各级基层群众文化相关部门也应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及要求,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二)丰富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形式

相关文化主管部门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应深入了解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定期考察群众的思想文化动态。党支部要引领基层群众在政治历程、政治方向上与党组织保持一致,党组织定期向基层群众下达最新文件精神,鼓励引导学习习近平新时代思想及十九大精神,对党召开的每次会议,党支部书记带头确保干部群体第一时间收看并讨论总结。紧密结合基层群众文化发展及群众需求,首先应制定群众认可的文化工作流程,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在各项活动中体现文化教育及素质教育的作用,同时,相关工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在群众中开展不同形式、不同文化内容的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及政治水平,开展各项公益教育活动,包括开展节日活动、社区活动及民间比赛,借助网络力量,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强化网络力量,利用多种网络社交软件加强基层群众之间的沟通交流。另外,相关单位应对退休干部进行人文关怀,引导其对网站上传的文字、图片进行浏览,逐步提高其政治觉悟及品德修养,端正生活的态度,培养较高的文化素质。与此同时,在文化建设的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优势,紧密结合各乡镇社区的文化水平及思想成果,创建富有娱乐性、趣味性、科学性及思想性的文化活动,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撑力量,不断提高文化工作的水平。人才队伍可以为社会群众创造好的文化艺术作品,不断丰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参与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支撑力量。在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中,首先应建立完善的人才机制,不断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来,加大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制定工作人员培训计划,提高文化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及素养。同时文化部门应充分发挥以人为本、凝聚人心的作用,不断加强群众之间的交流,不断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增强群众对于文化建设的归属感,以不断强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撑力量。

三、结论

基层群众文化是新时期文化工作的灵魂所在,符合当今发展潮流,且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各项需求也逐渐升高,加强基层群众的文化建设,可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长途中创造浓厚的基层文化氛围,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引导人们广泛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提高自身修养,以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丰富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形式,并建立和谐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理念,可以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及文化素养。综上,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群众基层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思想与“剑”
多让群众咧嘴笑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