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舞蹈编创中题材选择与动作编排的研究

2021-11-12 19:55于馥尔
戏剧之家 2021年1期
关键词:语汇小荷编导

于馥尔

(青岛市少年宫 山东 青岛 266000)

舞蹈是通过人的肢体动作进行表现的艺术形式,能够传递人的情感,并讲述其中蕴含的故事。成功的舞蹈作品需要精心的编创,通过外在形式表达其中所要展现的内涵,而编创的基础就是题材的选择和动作的编排。少儿舞蹈题材的选择具有其特殊性,要符合少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又因为少儿身体还处于生长期,所以舞蹈动作的编排也要符合少儿的生理特征。只有深刻了解少儿的身心特征,才能找到真正符合少儿需求的舞蹈题材和动作。

一、题材的选择

(一)准确定位少儿心理特征

由于少儿心理方面的特殊性,所以在选材方面是受到限制的,少儿很难理解隐晦的含义、深层的寓意,少儿的思想比较简单,想象力丰富,身体还在发育阶段,对世界的认知也没有形成,因此在选择主题时要注意适当性,同时要具有正能量,对少儿起到教育作用。如果要创作一部成功的少儿舞蹈作品,舞蹈编导就需要观察少儿,了解少儿的生活,积极地与少儿进行沟通,从中提取适合少儿心理发展的主题。

在第四届“小荷风采”作品《下雪了,真滑》中,曹尔瑞老师选择少儿生活场景——“滑雪”进行大胆编创。根据孩子们爱玩雪的特点,提出下雪了大家一起滑雪的想法,将一幅幅生活画面搬上了舞台,有的孩子“bia”地一声在雪中滑倒了,其他孩子看了都发出了“哈哈”的笑声;有的“咦”了一声,发现了雪的新玩法,然后教给其他孩子,大家一起嬉戏;还有的“丢丢”,利用雪地滑行模仿太空船,引起其他孩子“哇塞”的赞叹声。少儿丰富的想象力,将一幅戏雪的画面呈现在眼前。这个主题的选择符合少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它真实地来源于少儿的生活,又被舞蹈化地呈现出来,让我们不得不佩服曹尔瑞老师选择主题的敏锐性。

少儿舞蹈编创是较为独特的,需要舞蹈编导将自身的审美与少儿的认知结合起来,从而找到能够表达的形象。在少儿舞蹈的编创过程中既要符合一般规律,又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专门设计,需要编导真正地了解少儿。少儿舞蹈要能够符合少儿的心理特点,内容要单纯,动作要活泼,故事要简洁,要贴近少儿的生活。少儿舞蹈的编创在形式上也受到限制,少儿舞蹈编导一方面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少儿的心理特点,另一方面要了解少儿群体的生活,这样才能够编创出符合少儿心理特征的舞蹈作品,而只有被少儿认可的舞蹈作品,才能激发少儿学习的兴趣。

(二)正视少儿舞蹈主题的选择

少儿舞蹈编创工作的开始就是题材的选择,明确了舞蹈的主题,才能进行舞蹈音乐与动作等的选择。主题是舞蹈的基调,起到决定性作用,整个舞蹈都是为呈现主题服务的,好的主题是成功的开端。

在少儿舞蹈题材的选择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范围越来越广、来源越来越丰富,这就对少儿舞蹈编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具备挖掘与筛选的能力。基于少儿舞蹈题材的来源可以将少儿舞蹈题材划分为五类:

1.源于少儿生活的题材。为了了解少儿生活,舞蹈编导要深入观察,并且要以少儿的心态、眼光来体验生活,充分地体会少儿的世界,从生活中提取舞蹈素材,然后在这些素材中进行筛选,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符合主流思想的。

如第五届“小荷风采”曹尔瑞老师创编的作品《我可喜欢你》,曹老师捕捉到儿童表达内心情感的直接方式,通过画外音“我可喜欢你,你喜不喜欢我?”等少儿生活语言来塑造少儿天真单纯的性格特征,带给观者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这些场景都源于编导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对少儿生活的用心体验,这个作品既有教育意义又反映少儿生活,是生活题材少儿舞蹈作品里很具代表性的。

2.源于大自然的题材。人类与大自然密不可分,大自然无穷的奥秘更是对少儿充满吸引力,所以这种题材能够激发少儿的兴趣,也有利于少儿与大自然的亲近。可以从小动物或植物切入,如第十届“小荷风采”少儿舞蹈展演作品《哈哈,龟兔赛跑》,将家喻户晓的传统寓言故事《龟兔赛跑》进行大胆的改编,融合了大众耳熟能详的儿童故事《小白兔拔萝卜》,让传统寓言故事焕发了新的活力,赋予了其无限的想象力和可能性。这是对大自然题材的全新诠释。

3.源于童话、寓言等的题材。少儿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所以对具有魔幻色彩的文学作品十分感兴趣,可以利用这些作为素材进行舞蹈创作。如第九届“小荷风采”《小鸭子的梦》就是根据童话故事《丑小鸭》改编的,作品讲述丑小鸭付出艰辛的努力最终蜕变成美丽天鹅的励志故事,通过这个题材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少儿,为梦想的点滴付出都会成为日后实现梦想的“垫脚石”。这个题材是具有现实教育意义的。

4.源于时事的题材。现代信息传递迅速,少儿对时事也有一定的认知,能够利用舞蹈作品对少儿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其了解各种时事,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第七届“小荷风采”曹磊舞蹈作品《天天》,它用儿童的视角反映北京的雾霾、堵车等现实问题,用充满现代感的动作语汇和后现代的表现手法倡导“绿色出行”的理念。

5.源于其他艺术的题材。艺术具有共通性,尤其是舞蹈的姊妹艺术,对其有着一定的影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灵感类,如音乐、美术等;另一类是形象类,如戏剧、曲艺等。如第九届“小荷风采”作品《京腔娃娃京韵情》,这是反映传承中华优秀戏曲文化的作品,舞蹈语汇运用了经儿童化处理的戏曲身段,展现了学习戏曲应从娃娃抓起的主题。国粹传承的意义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广泛性,提升了少儿舞蹈的品位和内涵。

少儿舞蹈题材无论来源于什么,少儿舞蹈编创的主题都要经过精挑细选,不能够盲目抄袭,时代不停在变,潮流不停在变,舞蹈编创也要跟上变化的脚步。每一个时代少儿舞蹈的编创都具有时代的特点,所以少儿舞蹈编创要具有时代性。舞蹈中所蕴含的是时代的缩影,能够体现那个时代的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时代特点。要密切联系少儿的生活,精心挑选优质题材,以深化主题的意义,让少儿能够从舞蹈作品中得到艺术的熏陶和知识的积累。

二、动作的编排

(一)深度了解少儿生理特征

少儿还处于成长期,在生理方面与成人差异较大。如六岁到十二岁之间的儿童骨骼还未发育完全,柔韧性、弹性都比较好,形体可塑性强,不过在稳固性上极差,同时受力和张力也不足,容易受到伤害。在肌肉方面,柔软度和弹性都很好,不过在力量上和线条上不如成人,而且容易疲劳,在舞蹈的领悟方面也较差,需要教师耐心教导。所以,针对这些特点,在进行少儿舞蹈编创时,舞蹈主题的选择要与少儿的生理特征相匹配,在情感与思想上也要让少儿能够理解,不要加入不必要的高难度动作,在技巧方面尽量简单,舞蹈语汇要简明、欢快,让少儿感到愉快,如蹦蹦跳跳、拍手等与少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动作相似的舞蹈语汇。

如第七届“小荷风采”少儿舞蹈展演作品《兔气扬眉》,用儿童的肢体语言模仿他们心中小白兔和大灰狼的动物形象,运用双脚蹦跳这一简单的舞蹈语汇生动地体现出了小白兔最本能最直观的运动动律,为我们讲述了小白兔机智斗狼的有趣故事。动作简洁明了,富有童趣,符合少儿生理成长的规律。

(二)把握舞蹈动作的脉搏

舞蹈身体语言有四个特点:可靠性、感染性、隐喻性和简约性。少儿舞蹈语汇是自身言语外化的表现,首先要具有可靠性,可靠性要求舞蹈语汇是属于少儿自己的语汇,身体是不会说谎的,只有舞蹈语汇真正表达少儿的言语和情感,它才具有可信度和辨识度,这种可信度和辨识度是让观者认可这是少儿舞蹈语汇的前提,具有少儿特质,以及无法复制、无法用成人舞蹈语汇来表达的独特性。舞蹈语汇具有可靠性后,它才具有感染性,我们在欣赏舞蹈作品时,总是会从作品中寻找生活中的影子,这是因为艺术源于生活,少儿舞蹈语汇也同样来源于生活中真情实感的表达,只有真实的情感输出才能让人有情感的共鸣,而成人化的舞蹈语汇是成人生活经验的情感外化,少儿没有经历过,或经历后的感受也有所差别,这就要求编导在自己的“成人经验”基础上,和少儿平等对话,在成人与少儿的世界里寻求平衡,这个平衡即是让成人编创的舞蹈语汇能够传达少儿的情感和想法,并被少儿所接受,且在表达时能无障碍地让少儿和成人群体共同理解和赞同。少儿舞蹈语汇不会像成人的那样花哨且琐碎,少儿舞蹈语汇多寻求某种动律,这种动律从舞蹈人物的情感出发,附着于舞蹈的主题动作之中,简约易懂,符合主题情景且富有辨识度,让人印象深刻。

如第九届“小荷风采”作品《咯吱咯吱我》,针对少儿群体生活游戏中挠痒痒这一动作,创作出挠痒痒的各种舞蹈语汇,并在舞蹈中通过双人挠痒痒、多人为单人挠痒痒、多人为多人挠痒痒动作的展现彰显少儿的童真和童趣,不禁让人感叹编导捕捉少儿游戏场景中的动作的功力。正如编导李梅所说:“舞蹈《咯吱咯吱我》讲述的是天真烂漫的少儿,不是为了表达什么目的而舞,咯吱咯吱挠痒痒就是让你开心的故事。”舞蹈更多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和对舞蹈的兴趣,用有趣的舞蹈动作吸引少儿,使其对作品产生兴趣,这无论是对少儿舞蹈的发展还是对少儿的成长都是极为有利的。

三、结语

少儿舞蹈题材的选择和动作的编排是少儿舞蹈编创的关键,好的题材会提升作品的深度,让少儿在正能量的舞蹈主题中有所学习与成长,优质动作的编排会深化作品的情感,对于少儿人格的塑造、性格的培养及心理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从艺术构造层面来看,舞蹈艺术是多种动作相互组合的产物,能够用舞蹈语汇、舞蹈形象来展现文化的内涵,这种直观的艺术形式比较容易被少儿所接受,使其在艺术氛围中成长,提高少儿的审美能力。

猜你喜欢
语汇小荷编导
福安土白语汇的语言年代学考察
小荷尖尖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小荷尖尖
小荷尖尖
小荷尖尖
《荆楚岁时记》饮食类语汇探析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