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021-11-12 03:08苗得花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14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污染物环境监测

苗得花

(誉光评估工程咨询(青岛)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700)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公众对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及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予以高度重视,各地区政府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借助环境监测获取真实、全面、准确、可靠的生态环境信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遥感技术、无人机航拍技术等建立三维可视区域空间图、资源图,在对相关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评估区域生态环境,以环境承载力及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制定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开发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性、合理性。由此可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端环节,有必要深入了解环境监测概念,认识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并了解常用的环境监测技术。

1 环境监测概述

环境监测是指监测机构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与测定,以动态化、实时化监测反映监测区域内污染物辐射范围、环境质量变动趋势、环境质量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程度,以监测结果为依据编制监测区域环境质量评估报告,并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及污染物治理提供决策依据的综合性、连续性观察与监测活动[1]。

2 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环境监测不仅是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监测,还包括对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间关系的揭示与预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意义重大,环境监测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有效监测环境污染

污染监测是环境监测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针对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辐射污染等[2]。通过先进技术手段识别区域生态环境污染因素,按照相应的标准及规范对其进行分类,所获得的数据经计算机系统及相关软件处理后得出较为完善的监测区域环境污染状况评价表、污染等级评价表等,通过结合流行病相关资料了解各类型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为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生活生产方式、制定环保措施、加强环境管控力度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污染物治理中的应用流程如下图1所示。

如上图1可见,环境污染监测主要包括采样、送检、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五大基本环节,其中采样及送检是最为基础的环境污染监测工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生态环境保护需求等确定样本采集点、样本采集数量与周期等,并将样本保存在相应的器具中经实验室测定后获得所需的污染物信息。当前我国环境生物监测技术较为成熟,可保证监测数据的有效性与可比性,能够有效监测并控制环境污染。

图1 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流程示意图

2.2 提升环境管理及控制效果

环境管理及控制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与复杂性工程,需要在了解区域环境承载力、当前生态环境质量的基础上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保证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齐头并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环境监测可实现对区域环境的连续性、动态化及跟踪式观测,不仅在查找污染源上具有天然优势,而且可以综合利用各类生态环境信息。

3 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伴随着社会进步与时代发展,环境监测技术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逐渐实现了自动化监测、全面化监测[3]。下面将简要阐释几种常见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3.1 生物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生物监测技术是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内环境监测的基础技术之一,其借助PCR技术、生物大分子标记技术等,依据生物体对被监测物质的特有反应鉴定被监测物质的元素构成、污染物浓度。该技术原本应用于药物检测中,当前在环境监测中也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空间,具有技术方法灵活、监测结果精度高、监测周期短等优势,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可以快速、高效、准确地确定污染物类型,了解污染物对生物体的作用机制,进而反映出污染物及其扩散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程度,相关环境保护、疫病防控部门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与防范措施,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环境内人类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3.2 3S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3S技术,即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技术,可从空间、时间两大维度更为全面地获取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信息。伴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现代化环境监测在上述3S技术基础上引入了无人驾驶飞行器,借助地面传感器及控制系统、信息传输系统、无人驾驶飞行器搭载的红外线装置、高清摄像装置等获取区域内生态环境图像、土地资源图像、植被覆盖图像等,可以将传统的平面图像转化为三维可视模型,从环境空间承载力及资源合理化利用层面评价监测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可提升环境数据科学化程度,保证土地、水源等各项规划同步部署、协同推进。

4 结论

环境监测可全面获取区域内生态环境信息、评价生态环境质量、预测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依据与前端环节。环境监测可以有效监测环境污染、提升环境管理及控制效果、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支持。伴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获得了创新性突破,生物监测技术、3S技术、信息技术及遥感生态指数模型与环境监测的纵深融合突破了以单一因子反映生态环境变化的桎梏,在提升环境监测科学性及合理性的同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朝向多元协同、多措并举与高效化发展。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污染物环境监测
“互联网+”时代环境污染治理转型发展分析与思考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
不同取样方式下船机污染物排放结果的研究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我国环境污染犯罪治理机制中的不足及对策
环境监测市场化后存在问题分析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2008年高考中的环境污染与保护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