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智能化保障技术发展态势研究

2021-11-12 01:38朱京尧
中国军转民 2021年10期

朱京尧

摘要:本文将结合未来战争形态发展演变对武器装备保障水平的要求,关注装备保障技术理念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高效的装备智能化保障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智能化保障的具体内涵,明确智能化保障的主要任务。同时,以此为前提展开对于智能化保障技术特征的全面剖析,以明确不同领域智能化前沿技术在装备综合保障之中的作用,指明装备智能化保障技术的发展要点及实际方向。

关键词:武器装备;智能化保障技术;自主感知;自动规划

在军事革命背景下,武器装备已经逐渐朝向智能化、无人化和体系化的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战争形态的智能化转变进程。装备保障方式取决于战争的类型,在智能化战争背景下,必将诞生智能化保障技术。为更好适应未来战场全新的保障特点及需求,要求针对智能化保障的概念内涵及技术特征展开深入剖析,以明确智能化保障技术的实际发展趋势,构建智能化保障机制,让武器装备的整体作战效能得到充分提升,以推动装备保障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1 装备智能化保障概念浅析

装备智能化保障是一种相对智能化的装备保障活动。在武器装备高度智能化和体系化发展的背景之下,装备保障模式必将迎来全新的变化趋势。要求将保障体系和作战体系进行充分融合,让武器要素得以从多元方式向作战机制的方向集成发展,让各方保障力量得以在网络机制框架背景下集成发展。近年来,装备保障活动逐渐朝向精确化和自主化的方向前进,要求结合装备机制的实际构成结构和相应的作战任务要求,充分尊重自主感知装备保障需求,针对保障资源予以全面规划,并进行充分的资源优化配合,通过最佳的组合形式,让装备保障活动得以精准高效开展[ 1 ]。

2 装备智能化保障技术特征

2.1 状态感知自主化

对于装备智能化保障工作而言,针对装备的健康状态予以智能化监测,同时充分保障装备的需求并进行自主感知,是极为重要的前提。要求构建可以针对装备系统状态进行实时化监测的在线系统,针对产品参数和关键信息予以充分监测,同时,利用自身的装备健康管理模型和基础数据库展开对于装备健康状态的充分监测和全面感知,以促进装备全寿命周期健康管理水平提升。要求针对装备的实际故障状态实施自主诊断,并予以提前预警,以更好适应装备自主感知保障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方案,让各类资源可以得到快速调配,让各项行动得以稳步开展。

2.2 信息集成融合化

针对装备保障信息予以高度集成,让各类信息实现多元化融合,以便建立对于装备运行状态和资源态势的精准化感知和有效预测。需要建立可以实现全维度覆盖的装备保障信息系统,利用武器装备实现对于不同种类信息的全周期自动化搜集,建立对于各类信息的集成化管理,充分发挥智能检测、大数据深度挖掘等技术的优势,全面把握装备保障信息,并予以实时化控制,实现对于信息的集成运用。

综合运用物联网、多维态势感知技术,建立对于装备保障资源及要素情况的清晰把握,并予以动态分析,将其与全维信息流进行充分整合,让各类资源可以得到充分配置和调动,为装备提供充足的信息支持。要求将装备保障信息系统和战场态势感知机制进行全面整合,以便展开对于战场装备实际和保障资源调配状态的充分管理和全面感知,建立对于战场保障活动的精准化管控,以便高效开展战场保障资源调配,让作战保障任务的执行有效性可以得到充分保障[ 2 ]。

2.3 组织架构网络化

在智能化保障背景下,为了更好应對武器装备多样化和分布式的运行维护需求,需要打造以“网-云-端”为组织架构的基础保障平台,将平台中所发布的前端保护端点、综合保障大数据中心、保障单元进行充分联通,借助数字化网络的形式构造可以实现前后联动、无缝对接的智能化保障网络,以充分转变以往的层级式综合保障组织架构模型,打造网络化、立体化的装备保障机制,让不同的保障单元、要素及数据中心和指控中心实现高度互联。

在装备保障云平台的支撑下,分布在不同区域之中的保障要素和保障资源之间得到了充分的信息交互链接,让保障力度和保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得到了全面提升,使其得以通过交互作用充分确保平台活动的智能化水平。

2.4 保障决策智能化

通过智能化保障措施,可以有效转变传统维修保障决策模式,实现对于传统维修保障方法的优化调整。利用多源数据信息技术,综合借助智能化辅助决策手段,让决策主体实现由人向人机混合的转变。同时,在粗放式决策的基础之上积极开展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决策。

利用装备健康监测和在线检测技术可以展开对于武器装备健康状态的实时化监测,以实现对其运行状态的动态化评估和合理的趋势预测。针对可能存在的各类装备故障问题,可以使用故障模式数据库予以处理。通过智能化的维修分析和维修策略,为实现高质量的装修维修提供充足的决策支持。在战时状态下,可以结合战场的态势变化情况,依托于作战保障目的,在高效利用大规模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实施智能化推演,以确定最为合理的解决方案,让资源协调调度计划得以稳步开展,以充分确保保障活动的质量[ 3 ]。

3 装备智能化保障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3.1 装备健康管理与智能维修

为更好适应未来战争形态的需求,让装备维修保障的精准化和经济性水平得到切实提升,要求积极提升装备的全周期健康管理能力,以便展开对于装备故障问题的全面监控,通过精准化的预测和高效的智能化诊断,实现对于装备健康状态的合理评估。

要求充分运用先进的测试方法,结合完善的系统架构,积极开展装备健康管理及智能维修技术研究。针对装备产品之中的关键参数和信息数据实施全面监测,以明确装备产品的实际健康指数和特征参数,确定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利用神经网络诊断方法,综合采取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于传统故障诊断方法的改善和调整,以便建立对于装备产品故障的精准化检测和实时定位,针对装备运行状态予以维修保障,以促进装备维修保障效能提升。

3.2 装备保障信息高效集成与智能融合

为更好适应装备状态自主化感知的需求,积极追赶信息融合的步伐,要求构建全过程管理机制,全面收集装备保障过程中的各类信息。通过深度的数据挖掘和分析,让各类信息得以实现集成化运用,以充分展现装备全要素保障信息的价值。

积极开展装备保障信息集成及智能融合技术研究,通过一体化的智能保障网络,让主战装备和不同类别的保障资源得以实现充分的信息共享,以便据此展开对于不同装备信息的深度挖掘和智能化分析,更好适应海量多源数据的融合管理需求,让数据应用技术得以充分发挥其价值。通过对装备信息的自动化收集,促进装备信息的集成化应用和融合,以更好适应用户的装备使用及维修需求。

3.3 无人化装备保障及智能运维

在武器装备智能化保障水平日益提升的背景之下,要求积极探索可以实现无人化自动管理的技术路径。同时,将其设置在自动化装备保障系统之中,充分替代人工操作,以更好适应未来武器装备的无人化保障需求。

积极开展无人化装备保障和智能运维研究,要求充分利用各类自动化设备,如维修机器人和自动运输车等,让装备运载机维护维修等过程都可以实现自动化运行,以实现对于厂房装备各个使用流程的全范围覆盖,打造阵地厂房智能化运维模式。需要积极研发无人化战场抢修系统,不断提升战场的应急维修能力,实现自主化的路径规划,与战场地形地貌实际相结合,针对行驶路径予以充分优化,以促进装备作战水平提升。

3.4 虚拟现实智能训练及远程保障

为更好适应装备使用人员的培训需求,要求积极开展以虚拟现实为背景的智能化训练,研发出更具智能化水平的模拟训练系统。综合利用虚拟现实、混合现实及增强现实等多种类型的人工智能技术,在虚拟空间之中实现对于训练场景的真实模拟,借助先进化的视觉识别和智能化监控技术,综合利用自适应自主学习模式,让训练系统之中的模拟环境得以更加契合真实任务环境。

为了让模拟训练之中的不同训练指标得以更好契合真实操作,讓有关受训人员得以获得沉浸式的训练体验,以促进模拟训练效果提升。要求积极开展以AR为基础的远程保障技术研究,为后方专家提供充足的远程支持,针对装备现场状态予以细致勘测,以便获取与现场运行参数有关的各类信息,明确现场实际故障情况,综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展开与前方保障人员的高效互动,以便高效处理各项复杂故障[ 4 ]。

4结束语

随着作战理论基础及装备技术的不断发展,装备保障理念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及物联网技术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因此推动了装备智能化保障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将具备先进保障技术的保障方案当做重要发展方向,积极探索具备非线性加速能力的全新赋能技术,以促进装备保障技术提升。

参考文献:

[1]邵世纲,尹航,贾丽. 装备智能化保障技术发展态势研究[J]. 飞航导弹,2021(4):90-94.

[2]苗学问,胡杨,钱征文,等. 航空装备智能保障系统论证研究[J]. 测控技术,2020,39(12):22-27.

[3]周扬,曾照洋,周岩,等. 航空装备智能保障系统研究[J]. 航空科学技术,2020,31(12):68-73.

[4]纪凡策,周一鸣. 国外军事卫星物联网发展态势分析[J]. 中国航天,2021(6):68-72.

(作者单位:93126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