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工主官要树立问题意识

2021-11-12 04:27李然
中国军转民 2021年10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基层能力

摘要:军队政治工作是党在军队中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军队能否有效履行职能使命,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政治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层政工主官作为政治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必须要坚持问题导向,树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提高具体抓落实、自主解难题的能力。

关键词:基层;政工主官;问题意识;能力

习主席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指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同样,新修订的《军队政治工作条例》明确指出:政治教导员、政治指导员要提高具体抓落实、自主解难题的能力。基层政工主官作为政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统班子、带队伍、把方向、谋全局的责任,因此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保持政治敏锐,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及时发现问题

一要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抓建基层也是一样,只有敢于刀口向内、自我解剖、正视问题,才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端正工作指导。一要有“问题多了不可怕”的态度。基层的人和事不断变化发展,问题也会层出不穷,问题多了,要当做是对党委(支部)建设的一种考验,就要积极反思工作做得好坏,积极正面地与问题交锋,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二要有“对待问题不遮掩”的态度。工作中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问题,有了正确的问题意识,才能善于发现问题。对待问题,要敢于揭露问题、较真碰硬,不报喜藏忧。三要有“没有问题不进步”的态度。矛盾论的思想告诉我们,没有问题就没有发展,就会止步不前。要认识到有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更是一个单位发展的契机,要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毅力和“衣带渐宽终不悔”的韧劲。

二要勤于学习思考。敏锐发现问题离不开深厚的理论功底作支撑,只有理论基础扎实、知识储备充足,工作中才能够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做到“一叶知秋、见微知著”。对基层政工主官而言,要有強烈的本领恐慌意识,深入学习掌握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的科学内涵,力求入脑入心、付诸实践。要精通本职的知识,结合政工主官岗位职责,学政策法规,学上级指示,学业务知识,对职责范围内的情况做到“一口清” “问不倒”,成为本领域“专家型”人才,成为能独当一面的全能型干部。要掌握相关的知识,不但要熟悉本职岗位业务,还要了解军事工作。要了解全面的知识,学哲学、学历史、学管理、学科技、学逻辑等等,力争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三要树牢责任意识。无论事物变化多么复杂,问题苗头多么隐蔽,总会或早或迟、或多或少地露出端倪,总有征候可察,可谓一叶知秋。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说:“对于一个手中有榔头的人,他所看到的问题都是钉子。”这个榔头就是责任心事业心,只要你有强烈的责任心,所有的问题都能像钉钉子一样迎刃而解。作为基层政工主官,眼睛要毒,别人发现不了问题你能发现,要有一种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在实践中练就火眼金睛;心思要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不放过任何一个苗头;腿脚要勤,多向官兵靠拢,防止和克服离兵现象;耳鼻要灵,善于广泛搜集各方面信息,在风吹草动中闻到问题的气息,在言谈举止中洞察问题的端倪。

二、搞好调查研究,以辩证思维的方法系统分析问题

一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尽可能把各方面的情况和各种因素都考虑到;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不能割断历史;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不能只凭老眼光老经验。武警部队基层单位体量大、分布散、任务多样,不同单位遇到的问题,必然差别很大,这就更需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具体分析,弄清楚问题的多与少、大与小、轻与重、缓与急、易与难,弄清楚哪些是思想认识问题,哪些是方式方法问题,哪些是能力素质问题;弄清楚哪些是工作作风问题,从而做到对症下药、靶向治疗。

二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任何事物都有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许多问题并不是一眼能看穿识透的。这就需要见微知著、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撇开枝节抓根本。在分析问题时,如果只观一隅、只察一面,就会一叶障目、盲人摸象,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基层单位每天都要处理许多具体工作,有时还会遇到纷繁复杂、令人头痛的难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千万不能迷失在现象的迷宫之中,不能让表象问题“乱花渐欲迷人眼”,分析问题要做到“抽丝剥茧”“深挖一锹”,运用联系的观点、矛盾的观点,找到问题背后的问题,分析原因背后的真相,从繁杂问题中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事物的倾向性,从偶然问题中揭示事物的必然性,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三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习主席强调:“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 实践证明,一些问题解决不好,很大程度上与重点不突出、抓不住主要矛盾有着直接关系。具体来讲,工作中要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不乱提口号。口号是落实工作的指导性目标或要求,根据部队建设实际提出科学的口号,是必要的。但是口号不能乱提,提多了,就容易模糊了主次矛盾,使人很难分析出是主线重要,还是关键重要,都重要就失去了主要矛盾。二是突出阶段重点。工作安排上事无巨细、网无纲目、四面出击、齐头并进,不按轻重缓急搞好调节,也是造成一些工作难以在基层落实的原因。古人讲,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什么都想抓,肯定什么也抓不好。三是扭住根本性问题。基层工作尽管千头万绪,但有些工作是影响长远和管全局的。要把抓基层的起点和目标,放在强化战斗力标准,提高备战打仗能力上;放在强化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上;放在强化“两个经常”,确保基层高度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上。

三、强化责任担当,以创新发展的思路有效解决问题

一要准确把握時机。针对问题的原因、性质、趋势和危害,把握恰当的处理时机。对于苗头端倪和倾向性问题,要未雨绸缪抓早抓小,见之于未萌、防之于未发。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要坚持“关口前移”,对发现的隐患苗头和倾向性问题要引起重视,把矛盾排查化解工作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处理得好。对于突发的可能造成危害的问题,要当机立断,“快刀斩乱麻”,严防问题扩大、性质恶化。对于成因复杂,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要从长计议,思虑而深远,谋定而后动。解决时要防止和克服那种不作深入调查分析即强行推进的简单粗暴做法,那样做看似很“果断”,其实只会把问题搞得更复杂,变得更难解决。

二要注意方式方法。观念的羁绊是最大的障碍,思想的高度决定行为的高度。一要强化法治意识。基层政工主官对法要真信、真学、真懂,牢固树立法治思维,不断推进基层建设法制化,坚持依法抓建、依法带兵、依法管理、依法履职,切实做到从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向依法行政的根本性转变,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习惯。二要突出创新思维。实践反复证明,囿于习惯,潜伏着失败危机;打破常规,则往往事半功倍。首先运用创新思维要努力打破思维定势,不盲目的从众和顺应,其次要打破思维惯性,打破迷信习惯、迷信经验的惯性思维,运用多向思维方法,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和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三要始终兜住底线。底线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我们常讲,“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安全是‘1,其他的都是后面的‘0”,无论干什么工作,处理什么问题,我们都要主动思考诸如底线在哪里、超越底线的最大危害是什么、有哪些原因会导致超越底线、如何有效远离或规避底线等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主动权。

三要注重讲求实效。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则必做到底,做到最后胜利。”一要抓执行。习近平同志在福州任市委书记期间,大力倡导“马上就办”的工作精神,对群众提出的困难问题,自己带头雷厉风行、迅速办理,为当地干部群众解决了很多问题,赢得了广泛赞誉。我们要学习践行“马上就办”的精神,对官兵反映的问题,能早解决的尽快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向官兵解释清楚并明确时限,以实际行动取信官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强化过程控制,拉单建账,列出问题清单,不等不靠,真抓实改,杜绝敷衍塞责、久拖不决。二要抓反复。问题纠治是一个循序渐进、兴利除弊的艰辛过程,不能幻想毕其功于一役,必须久久为功,持续用力,决不能忽冷忽热、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要善于发现问题,把功夫下在平时,出现苗头就抓,发现问题就治,常抓常为,避免运动式抓建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三要抓总结。如果说学习是一种习惯,总结就是一种能力。解决问题还要不忘反思式总结,总结处理问题过程中的得失,认真反思得失背后的缘由,尤其要从制度上正视和面对,寻求解决问题的根本性长效机制。只有勤总结、常反思、多复盘,才能打一仗、进一步。

(作者简介:李然,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军队政治工作,单位:武警指挥学院)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基层能力
基层巡览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