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渗透及对策研究

2021-11-12 09:43钱晓琴
文学天地 2021年8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民俗文化对策

钱晓琴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学校都在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对当前中职教育的工作进行了分析。学校对民俗文化和教育的必要性重视不够,强调了民俗文化在德育课程中的重要性,目前中小学教材编写不够准确。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民俗文化;对策

引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将其纳入课堂教学和教材体系,并将其纳入德育之中。

1民俗文化教育在中職教育中的重要性

1.1民俗文化可以丰富德育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民俗是社会生活的“化石”,民俗文化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和知识。地理等方面,如“经济、政治、社会”中的“五彩缤纷的消费”论述了消费习惯的发展和变化过程,现代消费习惯呈现出奢侈特征。在消费方式多样化、逐步融入国际社会的今天,从消费习惯的变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1.2民俗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民族是一个在指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情况下生存和发展的特有形式,它展现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点。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特点,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是一个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丰富多彩的国家。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环节中,整个民族都建立了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在这当中蕴含中华文化的感情和回忆,教育学家顾明曾说过:“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和待人处世都展现着中华民族精神”。从中秋、重阳等节日迄今,相传颇深,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它不单单是中华文化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因,是民族兴盛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

1.3民俗文化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很多民间文化必然涵盖着丰富多彩的德育内容,民俗不但对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主动的作用,在人类社会进步中获得了永不磨灭的贡献,对人类以后的发展也具备至关重要的借鉴作用。所以,在德育教育中,必须挖掘出民俗文化的成果,使学生在轻松自在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崇高的人文精神。在培育学生人格的环节中内化民族精神支柱,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2中职生德育课程中民俗文化教育的现状

我国中职学校学生德育课程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2.1学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由于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导向,职业技术人员的地位和报酬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中职教育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符合就业教育的目标。许多中职学校把大部分教学精力投入到专业技术课程和技能的实践中,即注重学生技术技能的实践教学。但忽视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而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则侧重于专业技术课程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民俗文化教育更是凤毛麟角。

2.2教科书准备不足

目前,中职学校德育教材有多种版本,变化迅速,语言不够严谨、科学,有些内容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在编写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俗内容时,缺乏综合性的考虑,这反映在德育教材中对民俗文化内容的挖掘不够深入,这通常是一个段落。缺乏详细的叙事,缺乏对民俗文化的深入挖掘,缺乏严密的逻辑结构,难以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

2.3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中职学校德育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教师或民俗文化意识不强,民俗文化知识不足。民俗文化课没有深入地认识,或者认为学习民俗文化毫无意义,存在着鄙视心理,排斥学习,长期以来,教师不能利用民俗文化的魅力来感染学生。学生在民俗文化内容上也存在着情感和心理上的异化和陌生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职业道德教育课中缺乏民俗文化。

3中职学校德育教学中的民俗文化建设对策

3.1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材改革开设民俗文化选修课

依据课堂教学改革的规定,高职院校应创建多种多样的选修课程管理体系,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民俗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院校应高度重视民俗文化教育,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完善课程设置,以职业发展规划、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为基础,从经济发展、政治、社会发展、哲学思想、生活、身心健康等层面适当加设民俗文化选修课程,因时制宜,中职学校还能够编制民俗文化教材内容或创建民俗文化资源数据库查询,充分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愿望。

3.2提升老师个人文化建设全面发展文化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德育课中,老师要对学生开展民俗文化教育。最先要塑造“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的意识。要高度重视民俗文化的研究,掌握民俗文化的内容,阅读很多相关民俗文化的科研成果,填补、扩充和扩大教材内容。老师应该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江河,升级和扩展自身的知识体系和管理体系,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在课堂上,老师充满诗意和书籍,充满自信心。在叙述一个民俗文化现象时,能够引入经典,联系中外古今,形象栩栩如生,内容丰富,感染力强,信心十足,充满自信心,对发扬民俗文化乃至我国中华传统文化都是有非常好的作用。

3.3将民俗文化现象融入现实生活,注重课外拓展实践

道德素质的培养完全取决于教师对现有知识的传授和对法律、原则的解释,并逐步形成。民俗是一种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教学手段,如果教师能把学生分成小组,学生就可以在课堂上学习民俗。一些团体负责获取信息:看看中国不同阶段“工匠”的演变,或者看看西方是否有类似的民间现象。一些团体负责采访:参观民间工匠,或者拜访今天的工匠大师,并将访谈内容组织成一份报告。一个小组负责展示和推荐结果:整合和更正之前小组的数据,将其转换为PPT、海报等,并在全班、科室乃至医院进行书面或口头宣传,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活动策划,督促学生完成工作,遇到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及时评估结果,纠正认知偏差。

4结语

总之,民俗文化具有综合性特征,为德育提供了广泛而丰富的教育资源,结合民俗文化,德育教师应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提高。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实现德育育人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顾微微.普通高中德育校本课程实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2]尤娜.高职民俗文化课程的建构与思考[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

[3]张增碧.传承民俗文化提升德育素养[J].中国教师,2015(2).

[4]范跃先.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教育民俗文化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加强公路行政执法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