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科学兴趣的激发

2021-11-12 13:39张建忠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6期
关键词:氨水酚酞巫师

张建忠

摘要:小学科学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的课程,通过教学,激发科学兴趣,树立从小热爱科学的志向。

关键词:科学;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A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36-260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倡导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科学有效的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科学教育就要抓住小学生好奇、探索欲望强的心理特点,采取喜闻乐见的生动形式进行教育。如讲科普故事,做科学游戏,做科学小实验等。先谈讲科普小故事。既然是科学普及,那就要深入浅出地讲解,讲故事就是寓科学知识于生动形式之中。这好比对身体有益的维生素,味道不好,胃口就不好,若加上糖,孩子们就乐于接受了。科普故事就是加了糖的维生素。对科学知识小学生是十分好奇的,老师便经常在教学中插入故事。故事一:在一个村子里,有不少人得了病,除了吃药,都要去请巫师治病,说是神、医两改。有个巫师去给一户人家治病。进屋就说有邪,要驱邪。于是点上香蜡烧上纸钱,在地上铺上一张黄纸,拿出一把砍刀,用一张湿帕擦了擦刀刃。举着刀在屋里转了几圈,一刀向黄纸划去。马上,黄纸上出现了一道红色的刀痕。他说鬼邪已被砍死,快快给钱。于是主人的钱袋便空了。病人的心情也就好了很多。再加上吃药,病果然愈了。正当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时,老师说,那病人治好了病是服药的作用和心理治疗的结果。因为那人信神,总觉得有鬼邪缠身。经巫师一番折腾摆弄他就解除了心理压力了。不吃药也要轻松三分。其实世界上那有什么鬼神。那巫师只不过是演化学魔术而已。这个魔术我都能演。说着他从讲桌下拿出一个玻璃小烧杯,里面倒上清水,在往水里放入一些粉末,搅匀。又拿出一小瓶无色液体,倒一些到烧杯里去,水慢慢就变为红色。正当同学们惊奇时,老师又揭秘了:烧杯水里加入的是酚酞,小瓶里的液体是浓氨水。酚酞液遇氨水会产生化学反应变成红色。那巫师的黄纸上就涂了酚酞液。那湿帕上就有氨水,用湿帕擦刀,刀刃上就沾了氨水,用刀划在黄纸上,酚酞就与氨水接触面变出一道红色来。啊,原来是这样,同学们鼓起掌来。评析,破除迷信的科学普及故事,形象生动地使学生受到科学知识的熏陶,对他们树立科学世界观将产生很好的作用,并激发科学兴趣。又例:有个老师在台上表演,他拿出一个木盒,正方体的。很迅速地让观众看了里面,空的。然后口朝上平放在桌上。把一个装了大半杯水的玻璃瓶小心地放进木框,封上盖子。这时把木框倒过来,学生满以为玻璃杯中的水会弄倒,可是不见有水滴下。这时再复到原位,打开盖子,拿出玻璃杯,杯里的水一点儿也没少。同学们看得真真切切,瞠目结舌。这就奇了怪了,难道玻璃杯有吸水的神力,杯子朝下水也不会流出来。这时,老师又揭秘了。他拿出一根很细的吸管,插入水中,水进入了吸管。这时用手指按着吸管的上端口子,拿出水面,吸管里的水没流出来。这是由于吸管里的水受到下端口子外面大气压的压力,而吸管壁对水又有摩擦力,水往下掉的力小于大气压力,所以不会流下来。这时他放开按着上端口的手指,水一下便掉光了。老师说,手指松开,上端口也受到大气的压力,上下气压抵消了。所以吸管里的水就往下掉了。但我刚才的玻璃杯口子很大,一倾斜水就会倒出来,更不要说完全倒过来。没什么神力能吸住水的。但刚才看到的现象又是怎么回事呢?这时他才用慢速度让学生观看木框内的机关。原来在木框中间有个圆圈,圆圈中间刚好能放上下小上大的玻璃杯。圆圈两侧又有横着的支架嵌入木框两内侧,而且能转动。这样,当木框倒放时,装着水的玻璃杯杯口朝上的位置不会改变,所以水不会流出。也就是说,只有木框与横支架成垂直方向侧放时,水杯子的位置才会改变而流出水来。这就是科学。刚才你们是被框内的暗道机关骗了。这就是魔术。同学们茅塞顿开,懂了。开了科学眼界,好奇心更强烈了。科学兴趣激发起来了。评析:先表演魔术再揭秘,这就是先设置悬念再揭底的艺术手法。它会紧紧的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好奇的心情下学到科学知識,受到科学精神的陶冶。这就是寓科学教育于快乐之中。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主体精神得到充分发挥。又例:学了一定的科学常识之后,就要利用学生“学以致用”的成就心理,布置他们从生活中收集有疑问的科学现象,或者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把这些内容带回学校,在科学课上交流。这是他们很感兴趣的。例如:有个学生春天看见爷爷进行泥水选播种。即把谷子倒进缸中,不饱满的谷粒就浮上来了,捞去这些谷粒,沉在缸底的谷粒就是优良种子。这个学生不知什么原理。把这问题带回学校。通过老师指导,弄清了原理:泥水浓度越高浮力越大,不饱满的谷粒轻于泥水浮力,所以浮上来了。他增长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对学习科学兴趣更浓了。又例:有个家在城里的学生,对农民的劳动工具很好奇。他经常去家在农村的外婆家看农民挖地使用的锄头。他说,锄把为什么那么长,短些不行吗?这个看似平常而又简单的现象还真有学问。老师告诉他,可以先告诉你大概的原理,因在整个小学科学课里会学到。第一是为了使用时不弯腰蹲腿,那样会伤害身体浪费体力。第二是利用惯性,锄把长,锄头运动的弧度大,当速度也大时,惯性就大,可以增加挖土的作用力。第三,杠杆原理。锄的锄刀进入土中,锄刀背就是杠杆支点,锄把越长越省力,越短越费力。这是劳动人民长期经验和智慧的创造。这个学生又开了眼界。呀,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啊!评析,这种课外学习活动体现了打破课堂中心的理念,也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体现。开发了智慧,培养了能力,激发了兴趣。

参考文献《新课程标准解读分析》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氨水酚酞巫师
氨水知识要点与考题例析
神秘的北部巫师
鼠之心
酚酞指示剂配制猜想
酚酞在酸液中的变色规律研究
酚酞试液配制中的“意外之旅”
巫师和羊
柳树之旅之与巫师大战
酸碱中和滴定知识小结
防止农用氨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