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展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三地一区”建设

2021-11-12 01:17叶锦伟
清华金融评论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安徽资本服务

叶锦伟

30多年来,安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多层次的市场体系结构。当前,安徽正在大力实施“三地一区”发展战略,有必要准确把握认识、充分发展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汇聚各层次资本力量形成强大的整体资本合力,构建形成丰富多维的资本链,撬动科技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将安徽多重戰略叠加机遇转化为强大发展动能。

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多层次性是资本市场的主要特性之一,为不同规模类型的企业获取资本服务,提供了多元渠道路径,增强了金融的普惠性。2021年9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证监会提出北交所将与沪深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错位发展和互联互通,进一步丰富了资本市场的层次,有效增强了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当前,安徽正在大力实施“三地一区”发展战略,有必要准确把握认识、充分发展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汇聚各层次资本力量形成强大的整体资本合力,构建形成丰富多维的资本链,撬动科技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将安徽多重战略叠加机遇转化为强大发展动能。

准确理解把握资本市场的多层次性

我国资本市场的多层次性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完善逐渐形成的,其层次的发展丰富也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股份制奠定了基础。一个月后,飞乐音响即成为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一批场外交易市场随之形成。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扬帆起航,此时市场层次还比较单一。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股份制和股票市场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这是党和政府的正式文件中第一次出现“多层次资本市场”这一提法。2004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九条”),提出要建立有利于各类企业筹集资金、满足多种投资需求和富有效率的资本市场体系。2004年,在深交所设立中小企业板。2009年,创业板成立,资本市场的层次逐渐丰富拓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多层次资本市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2012年9月,证监会印发《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参与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指导意见(试行)》,首次提出“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概念;2013年1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运营,新三板改革发展提速;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九条”),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201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通知》,明确将区域性股权市场纳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2018年12月,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要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2019年12月,新《证券法》审议通过;2020年8月,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挂牌上市,创业板2.0扬帆起航;2021年4月,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合并;9月2日,总书记宣布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层次更加丰富。

紧跟国家步伐,勇立时代潮头。30多年来,安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多层次的市场体系结构。从1993年首家上市公司美菱股份成功上市,到2009年安科生物作为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登陆深交所,到2016年华安证券成功上市,实现安徽2家券商同为上市公司,再到2020年7月,皖仪科技成为科创板“第一股”,安徽资本市场板块不断壮大,谱写了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皖美”篇章。截至2021年9月底,安徽共有137家A股上市公司,位居中部第1、全国第9,总市值近2万亿元。共有25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其中4家在精选层挂牌;共有7815家四板挂牌企业,位居全国第1。

资本市场的多层次性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角度。

一是从产品体系上看,有首发融资、再融资、配股、公司债、地方政府债等股债融资工具,还有资产支持证券(AB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创新融资工具,还有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

二是从投资者体系上看,目前我国股市主要为个人投资者,有近1.9亿股民,而证券公司、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各种福利基金、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占比较低。相比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更具长期、价值投资特征,对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机构投资者不断增长,长期资金越来越多地入市,在促进市场稳定的同时,也利用市场实现了较好收益。2020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权益投资收益额1135.77亿元,投资收益率达10.95%。

三是从机构体系上看,有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资管公司、公募基金等。此外,从参与主体、市场组织体系、交易机制、监管力量体系、法规制度体系等角度也能体现资本市场的多层次性。资本市场的多层次性能够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风险偏好、不同期限错配要求、不同规模企业的融资需求,比如科创板主要定位服务于高精尖科技企业,新三板主要服务中小微企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以及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健全,资本市场的多层次性也将不断丰富拓展。

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构建多层资本力量体系,更好地服务“三地一区”建设

利用市场逻辑,运用多层次资本力量,服务“三地一区”建设,根本上是要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有为的政府应积极建制度、定政策、搭平台、优环境、守底线,为市场的蓬勃发展创造最优的“土壤”和“温度”,让企业家感受如沐春风般的营商环境,“喷施浇灌”最适合企业成长的“肥料”。同时要科学合理用好政府之手,破除资源要素有效配置面临的各种障碍,培育成熟健全的要素市场,使得资源能够依靠市场的价格、利率、定价等机制调节,向优势生产领域集聚,减少依靠计划的、行政的、定向的甚至垄断的等非市场方式进行配置。在市场有效的领域做到不越位,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及时补位,在市场运行管理建设上做到不缺位,实现“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的协调配合。具体要采取好以下措施。

在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方面。应充分抓住安徽创新载体多、创新机制活、创新能力强的优势,利用资本市场覆盖科创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资本服务体系,积极构建“科创+产业+资本”的创新资本形成机制。特别是要大力发展风投创投、天使投资等资本,发挥这类资本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功能,助力科技创新从“0”到“1”。发挥安徽创新馆与交易所联合服务基地作用,嫁接资本服务,搭建融合场景,引资本之水,育创新之种,助力安徽科创之树不断开花结果。2020年以来,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量子通信领域第一股国盾量子、工业机器人领军企业埃夫特、航空装备高科技企业江航装备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进入了资本市场,这就是创新资本形成机制的生动写照。

在新兴产业聚集地建设方面。应积极围绕安徽十大新兴产业发展路线图,打造私募基金、证券投行、产业引导基金多层次资本服务图,赋能安徽“芯屏汽合”“集终生智”新兴产业发展。科大讯飞是这方面的典型,其依靠技术和资本双轮驱动,打造了“中国声谷”语音产业。此外,积极贯彻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工业互联网的重大部署,支持鼓励券商投行抢抓安徽出台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和行动计划的有利契机,提供专业中介服务,引导资本要素嵌入羚羊工业互联网等服务平台,培育更多工业互联网企业上市挂牌。

在支持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方面。应坚持改革引领,积极试点推进私募基金“照前会商”机制,优化私募基金政务服务环境,深化自贸区金融改革創新。同时,要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皖北资本市场培训,有效发挥交易所、券商等专业力量,探索研究皖北资本市场发展特色路径,用资本之力撬动皖北所长,将皖北资本洼地变为投资新高地。近日,蚌埠“小巨人”企业壹石通上市,为皖北首家科创板企业,有力支持了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要深入贯彻“两山”理念,大力发展绿色资本,积极推进REITs试点,引导生态环保类公司上市挂牌,积极践行ESG(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责任,披露环境保护信息,助力美丽生态安徽建设。

建立健全多维平台,促进资本供给和需求有效对接,加速多层次资本形成

资本形成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资本供给方和需求方达成对接的过程。因此,要围绕促进供给和需求对接各环节、全过程积极搭建交流、信息、服务、统计等平台,降低对接沟通成本,降低信息不对称,促进资本耦合。

第一,夯实区域性股权市场塔基。近年来,安徽省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迅速,积极打造服务中小微企业综合措施运用平台,取得良好成效。截至2021年9月底,安徽省股交中心共有挂牌企业7815家,位居全国第1。但总体来看,转板企业少、融资功能弱、创新业务产品少,“塔基”功能和综合措施运用平台功能都有待进一步增强。截至2020年末,安徽股交中心累计仅有20家挂牌企业转板至新三板,尚无企业转到主板上市。

区域性股权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基”,在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向更高层板块培育输送优质企业的基础性作用。北交所将与区域性股权市场建立互联互通机制,证监会也在支持各地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创新业务试点。积极抢抓机遇,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吸引更多优质中小微企业到四板市场接受资本文化熏陶,鼓励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加大规范培育力度,引导对接更高层次板块。对安徽股交中心来说,可以积极发挥国元金控大股东集证券、担保、信托等多业态的金融服务优势,为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产品服务。

第二,拓展丰富宣传培训平台。宣传培训是形成资本力量的基础性工程,为普及知识政策、提升认知理念、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政商沟通对话等搭建了对接桥梁。当前,安徽正在大力开展万家企业资本市场业务培训,要以此为示范牵引,积极拓展渠道,广泛搭建宣传培训平台。比如,可通过采访报道一些利用资本市场的典型企业家,让更多的领导干部和企业家认识了解资本市场。再如,可以进一步发挥安徽省高端研究咨询智库专业优势,争取更多资源支持,提高安徽资本影响力。又如,省“四送一服”平台,可以进一步利用其覆盖面广的优势,为更多企业送去资本知识、资本要素、资本服务。

第三,建立信息化数据统计平台。数据是当今重要的生产要素。当前安徽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发展,但相关统计指标数据、运行情况分析报告中还较少反映资本市场情况,可以由统计部门牵头建立直接融资等资本市场重要统计数据指标体系,更好反映资本市场建设运行情况,为各方面研究决策提供参考。数据统计应采用信息化数字化方式,提高效率,同时要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数据提炼分析,挖掘数据内涵价值,把数据变成更多现实生产力。

第四,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平台。中介服务机构是资本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安徽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投资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审计评估机构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有序发展,但与沪苏浙相比,在规模数量、专业能力、创新精神上都还有不小差距。一方面,应大力支持本土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全面提升华安证券、国元证券综合竞争实力和专业服务能力,积极打造特色化、差异化、精品化投行,并引导其发挥本土优势,深研安徽企业、产业、行业,创新产品服务;另一方面,应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创优服务营商环境,招引一批高质量的中介服务机构和高端资本人才来皖干事创业,内培外引,全面增强安徽资本中介服务能力水平。

第五,用好行业协会平台。目前,安徽资本市场领域共有安徽上市公司协会、安徽省证券期货业协会以及安徽省私募基金业协会三家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在汇聚资本力量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大有可为。积极支持三家行业协会与有关产业协商会尤其是省十大新兴产业协会建立常态化制度化联系对接机制,共享交流产业发展和资本政策。允许行业协会接收政府文件、参加政府会议、参与产业政策制定等,给予行业协会工作支持,促进资本链与产业链对接。支持行业协会参与组织高端论坛峰会等活动,提升行业协会组织力、引领力、动员力。利用行业协会平台积极组织开展“双招双引”、培训调研、项目路演、资本对接、研究咨询等活动,在重要政策制定过程中依托行业协会广泛征求市场主体意见。

猜你喜欢
安徽资本服务
民营书业的资本盛夏
what should overseas company do to survive in China?
兴业银行:定增260亿元补充资本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2012年高考安徽压轴题的困惑与探索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看中国·在安徽
水乡安徽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