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新”又走“心”,将主题报道做出特色
——以湖北日报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报道为例

2021-11-13 12:16
新闻前哨 2021年10期
关键词:湖北日报党史教育

许 旷

主题报道肩负着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主流新闻舆论的作用。但在传统思路指导下的主题性报道,常常被认为是政治味、宣传味过浓,因而在传播效果上大打折扣。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 周年。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报道,既考验记者自身对党史的领会和把握能力,也是对媒体宣传能力、报道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验。

为此,湖北日报坚持用新视角获得新效果、用新形式盘活旧材料,走“新”又走“心”,努力做到思想性与新闻性兼容,赋予主题报道新风貌、新生命、新观感。

一、精心策划,提高主题报道的关注度

主题报道不同于所谓的“硬新闻”,也不是事件性报道,往往给人新闻性不强的感觉。通过精心策划,可以拉近主题报道与新闻的距离,为主题报道注入新闻元素,最大限度挖掘主题报道中的亮点,调动受众的欲知愿望与参与意识,让主题报道成为有看点的新闻。

3 月初,湖北日报推出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专栏,报道我省各地各部门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的新动态、新实践、新模式,及时反映我省学习教育的成效和感人故事,为我省党史学习教育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组织专家精心备课,形成一批党史专题宣讲精品课程,面向省直机关、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及基层单位提供点单宣讲服务,我省各地、各单位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

记者敏锐捕捉到其中的“点单宣讲服务”亮点,对此进行报道,采写 《我省菜单式党史宣讲对接基层一线——超燃!你点单,我来讲》一稿。稿件中提到,我省组织63 位宣讲专家,推出103 个党史“宣讲菜单”,在《湖北日报》、“学习强国”湖北学习平台等主流媒体发布,供全省各地各单位“点单”。

稿件刊发以后,引起各单位高度关注和重视,大家纷纷循声而来,在平台查阅点单,联系宣讲,产生良好宣传效果。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党史学习教育中,我省各地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相衔接,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努力耕耘。

记者注意搜集线索,了解到谷城、麻城、洪湖等地抓住党史学习教育契机,充分发掘整理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和教育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党员干部,学好党史教科书、修好党史必修课、用好党史营养剂,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用好“艰苦奋斗”传家宝,荆楚各地——握指成拳同绘乡村振兴新画卷》报道了党员干部通过学党史,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让村民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

二、细节入手,强化主题报道的可读性

主题报道具有主题凝炼、内涵丰富、表述严谨等特点,以往宣传报道中普遍存在“说教味”足,“工作味”重,可看性不强、亲近度不够、不容易被观众理解和接受的弊端。

如何将主题报道做出新意,让受众愿意看、喜欢看?从细节入手,才能吸引受众,更好地传达主题思想。

人,永远是新闻的主题。建党百年这一主题架构宏大,处理不好容易出现内容空泛、距离感强等问题。

在内容选择上,我们把笔端聚焦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见证人,让新闻见人见事见灵魂。

细节,是报道的血肉。生动的、鲜为人知的个人化细节,可以让报道“活”起来。我们的报道真正能够打动人之处,可能就是对细节的复原和呈现,是对新闻事实的挖掘和确认。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发展党员,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

建党百年之际,全省各地、各行业一大批先进分子加入到党员队伍中来,为党的肌体增添新鲜血液,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从7 月5 日开始,湖北日报推出 “听新党员讲奋斗故事”系列报道,记者深入采访,聆听他们的入党初心,了解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的奋斗故事。整组报道以新的视角,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新发展党员的风采,引起广大读者的高度关注,产生良好的宣传效果。

疫情期间,快递小哥汪勇组建志愿者队伍,为医护人员拉起一条后勤保障线。2020 年2 月,汪勇火线入党。他还被公司提拔为湖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江汉分部经理。

从“白天送快递、晚上跑滴滴”的小哥,到管理200 多人的经理,人生开启新篇章,但那股热血还在他心中涌动。

凌云集团机械制造技术员苏海军,建党百年之际入党,他直言“要坚定航空报国初心,为新时代航空产业发展作贡献”。

2020 年,进入二季度以来,苏海军和团队提前超额完成半年生产任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之际,以实际行动交出一份圆满答卷。

通过新党员的奋斗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他们用劳动书写人生出彩的华章,用奋斗谱写个人梦与家国情怀相融合的动人旋律。

三、尊重史实,增强主题报道的权威性

要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报道,记者首要认真学习有关文件、领会精神实质。

作为传播者,只有自己把文件学习好、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才能把相关报道策划好、组织好,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湖北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充分发挥红色资源,挖掘老故事,是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宣传的重要内容和方法。湖北日报在纸媒、新媒体上策划、设置相关专题或专栏,颇受读者欢迎。

做好相关报道,努力挖掘是一个方面,同时还要注意实事求是。记者在采访中,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图片等,务必要仔细核实、订正。

湖北这片红色大地,走出了235 位新中国开国将帅,屹立着一座座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伟大丰碑。自5 月27 日起,湖北日报在“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专版推出“走近开国将军”系列报道。

记者分赴省内多地,进行现场探访,力求挖掘开国将军身上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和丰富细节,增强主题报道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为确保史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记者向党史专家求证、查阅文史资料,并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权威网站再三求证核实。

徐海东5000 块大洋支援中央红军、王树声大义灭亲、王近山在敌人眼皮底下打伏击战、贺炳炎不打麻药截去右肢、方槐视一本党证如生命。

一个个鲜活故事,展示了开国将军的革命时期的风采,给人以震撼,更给人以感动,系列报道迅速引起广泛关注。

在记者的笔下,读者读到的不是冷冰冰的历史注解,而是充满温情的往事追忆。

党史为鉴,照亮未来。

专栏“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中,《讲好党史故事、用心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武昌“红巷爷爷”红透社区内外》一稿,通过红巷爷爷协助社区挖掘历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的事迹,激发出今天我们接续奋斗的信心和动力。

通过将党史故事化,将故事形象化,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一个个老故事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紧扣读者心弦,撑起了党史学习教育报道这一宏大主题。

猜你喜欢
湖北日报党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